重生养夫郎

第91节(1 / 1)

杨郴叙道:“这有何妨,到时候我唤家里的车马送祁郎君归家便是。”

“小祁最是怕劳烦人的,且雪后乡路确实不好行。”

祁北南眉间起了笑意:“多谢马秀才体谅。二位尽兴。”

杨郴叙见着祁北南走了,眉头微皱了皱。

杨郴叙扯了个笑:“俊义哥哥说得有理。”

马俊义却瞧着独只两人了,甚为欢欣:“走吧,我晓得画舫上有个观景的绝佳位置。”

祁北南赶着牛板车到村里时,撑的伞上已经积了层白雪了。

“小宝!”

萧元宝听见声音,回头瞧着是祁北南,欢喜的小跑了过去。

“来,我拿书箱!”

祁北南将伞偏过去了些,与萧元宝拍了拍身上积的雪花。

祁北南瞧着萧元宝的一张脸颊子冻得有点发白,搓暖的手心伸去捂了一下,果然冰手。

萧元宝喜滋滋道:“你猜一猜。”

“哎呀,快过年菜价前些天就涨起来了。”

他挑起两道秀软的眉毛,眼睛亮闪闪的:“是请我去掌勺噢,单只请我一人去掌勺噢!”

“是呀。可村里的人都晓得了那日的席面儿是我掌勺做的,觉着我厉害咧。”

“要紧是我这般还没正式出师的灶哥儿价钱实惠,人家乐意喊。”

若他菜做的不好,哪怕只要二十个铜子儿,那也不会有人买账的。

萧元宝同祁北南摊开手:“哪有口头上恭喜的,真恭喜便送点礼物来。”

“哪有你这般只收礼不置食请人吃的。”

他眯起眼睛看着祁北南:“我可不是那般抠搜的人物。”

腊月二十四一日, 是小年。

萧家盖屋子的事情紧赶慢赶, 可算是将工期缩短, 也在今日完了工。

从原本萧家的小院儿院门出去,左置了间小门房, 右出有两间房,再往前隔开的是牲口家禽棚。

往后揽回来的佃户就住在外院儿上, 他们一家子照旧住在原来的小院儿。

外院儿上置得有灶屋, 新来家里的几个人, 两个壮力大初跟二三, 还有王家三口人, 萧妈妈,王老汉, 他们的儿子王铁男。

按照安排, 大初跟二三这般壮力,住在挨着大门向左的屋子, 能更好的看守庄子。

田恳搬住在离内院儿最近的,挨着门房的那间屋子。

趁着过年要大扫除污,他们要搬去外院儿住,今日又不是雨雪日,顺道搬进去,就将庄子里里外外清扫干净。

祁北南从县学回来的时候,庄子大门口上已经挂上了只圆圆的红灯笼,大初正架着梯子,王铁男怀里抱着另一只红灯笼,仰着脑袋,两人在挂另一只灯笼。

两人见着提着书箱回来的祁北南,都停下了动作。

“嗳。”

祁北南在门口外头捡了根小棍儿,把糊在鞋底上的泥给刮了下来,去了斤把重的泥,一双脚都松快了好多。

庄子里这当头上乱糟糟的,萧妈妈正端着水盆子擦洗窗棂,柱儿。

见着祁北南,都在唤郎君。

原本放在内院儿下的坛子,挪去牲口棚外的空地上,之后田恳囤肥也在那头了。

篱笆门换了道结实的新木门,院子里原本堆叠了许多的柴火,如今尽数都搬去了外院儿灶屋那头。

腾出来给田恳住的那间杂物间,教萧元宝用来做库房了。

原本的老瓦揭了下来,全部换了更好的新瓦,旧瓦能用的拿去了外院儿用。

做了些修缮,老屋这头焕然一新,与新扩建的外院儿相较也不会显得过于老旧。

“回来啦!”

去。

祁北南在屋檐下换下泥鞋,转穿了双内里纳棉花的干净鞋子,道:“这么多红纸,要写几幅呀。”

萧元宝拉着人往屋里走:“还有咱庄子也得挂个牌匾,都联系好雕匾师傅了,就等着你题了大字送过去比着刻。”

“今儿家里大扫除,你在县学里躲了大半日,家来还不得做点儿事呀。”

指挥大初二三还有王老汉一家三口搬屋,洒扫,装点内院儿外院儿。

家里屋子宽敞了,是瞧着亮堂,也周展的开。

祁北南接过来萧元宝的温水,听见他叨叨儿的说,觉得好笑:“咱家这庄子才多大呀,放在城里的大户人家来说,不过也就三进。”

“那倒也是,远还不如鑫哥儿家的宅子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