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养夫郎

第76节(1 / 1)

入夜, 起了些风。

萧元宝穿了件没有袖的软布褂子, 下身的裤子只到了膝盖, 裤管又宽又大。

只是空气似教滚水煮过一般,在屋子里多待上一会儿又热起来了。

屋里弥漫着一股艾草烟的味道, 却也教人静不下心来。

只是脑子里忽的又冒出乔娘子今朝说得话, 脸自发的又烫红起来。

乔娘子可真坏, 她怎么能那么说呢?

他瞧了瞧为了凉爽而敞着的窗子,只见外头有风声响动, 灰灰乎乎的能瞧见些明亮,当是有月亮。

他摸着黑在桌子上咕噜咕噜的喝了大半盏子薄荷水,胸口畅快了不少。

过了十五的月儿已不那般圆了,不过却还是皎洁明亮, 想来明日又得是个大晴天。

那今日夜里哥哥就得在考场里歇息了,虽没实地见过考场的号房是何模样,可哥哥与他说谈,还画了图给他瞧过。

萧元宝微微吐了口热气。

屋门教风开了条缝,他伸手推开了些。

十余日不曾住过人了,屋里也没点驱蚊虫的艾,有丝淡淡的墨香还没散去。

神色严峻认真,他蹑手蹑脚想溜走,每每却被唤过去跟着写字读书。

这朝上午来开门,夜里来开门屋子都没有人,教人怪是不习惯的。

一夜都是些光怪陆离的梦。

天儿热,他早些把粥煮起来放在井水上凉一凉,待着爹爹和田恳大哥回来就能吃上早食。

酸泡的线豆和鲜线豆细细的切,混在一起下点肉糜来炒,下粥最是好吃不过了。

月初的时候泡的,个头不大,这时候酸脆正是合适。

萧元宝听见院子里传来声音,从灶窗前探出个脑袋,见着竟是方二姐儿。

“正在煮粥咧,二姐姐坐会儿也吃一碗,我才抓了藠头要就粥吃。”

方二姐笑道:“只是我今儿没得口福,还得赶着去城里头,与我常去人家梳头发。天热,城里的贵娘子们得了冰,要在一处吃冰宴消暑咧。”

方二姐儿:“可不是。今年热的了不得,城里的冰饮子比往年足足贵了两倍,就是那棕叶子做的大蒲扇,从往年的两个铜子一把,卖到四五个铜子了。”

听闻城里东西卖得恁贵,不由得咂舌:“如何了得。”

方二姐儿游走在各个大户间,晓得的也多。

“别说是冰,今年菜啊、果的,都涨价了,待着秋收,只怕粮食也都得跟着涨价去。”

“瞧这又长根又壮实,看着便甜咧。我学了手艺,少得功夫往地里去,娘和三哥儿说今年家里瓜菜结得少不说,还长不大,瓜长着长着就焉包了去。”

萧元宝圆了眼睛,他这阵子也有下地去,在村里进进出出的,便发觉了他们家地里的菜和庄稼要比旁人家里的长得好。

只是他还不晓得城里菜市的行情也恁般差了。

方二姐儿喜道:“好事情,今年若有好菜,卖菜定能挣钱!”

“哎呀,瞧我,光顾着与你唠嗑,竟是忘了要紧事。”

萧元宝打开帖子瞧了瞧:“不误事,鑫哥儿邀我过几日去他家里做客,说要请我吃些冰饮子。且还有些日子呢。”

方二姐儿道:“这般都邀你两回了。”

“是咧,明家人虽是商户人家,可比恁些官宦人家好相与得多。”

“嗳,二姐姐慢走。”

待着萧护和田恳从地里回来时,吃饭时与两人说了自己要去城里。

夏月里常见的果菜无非是胡瓜、线豆、韭菜、菠菜、菘菜、丝瓜、茄瓜一系……瓜菜的种类还是十分丰富的时节。

不见得好。

没有两个摊子上的菜瞧着好的,菜农空出手来就往瓜菜上洒点水,教人看着新鲜些。

“大伯,你这茄如何卖的?”

“一斤拿六个铜子便是。”

那带着草帽的老汉道:“哥儿,老汉我便是瞧着你年纪小,还不曾与你要价钱。你去打听打听旁头恁些摊子,张口要八个铜子咧!”

萧元宝咂舌:“往年这茄瓜顶破天了也才四个铜子,咋今年贱卖的都要六文了。”

老汉道:“小哥儿不瞧瞧今年甚么天时,恁旱,地里不肥,瓜菜生得不好,有些拿来城里卖已是好了。如何还有来与人挑三拣四的。”

萧元宝见老汉不好说话,便没再多话,挽着篮子又去了别的摊子打听去。

品相好的茄瓜,更甚有卖到十个铜子的。

萧元宝咂舌,恁些卖上十个铜子儿菜价的,穷苦些的人家咋吃得起,往年猪肉的价都才十几文咧。

农户人家尚且自个儿地里种得有菜,倒是随时有菜吃。

萧元宝从菜市出去,又上了一趟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