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肉价也跟着上涨,猪肉十五个铜子往上,逼近二十个铜子了。
萧元宝暗自庆幸,去年底村里有人家劁猪,家里去买了半片猪,大几十斤回来熏在了灶上。
他回去将城里的菜价、肉价与萧护还有田恳说了一遍。
听闻城里的菜价如今已然这般了,都有些意外。
真到这日上,还是惊诧。
萧护点头道:“茄瓜、菠菜、线豆都长得好,本是想着今年瓜菜足,再抓两对幼猪来养着,如此瞧着,不如卖菜来的快。”
言罢,又对田恳夸道:“今年菜好,都是小田的功劳。”
“田大哥你就别谦虚了,为着瓜菜庄稼你下了多少力气,咱们一个屋檐下日日都看在眼里呢。”
田恳憨厚的挠了挠后脑勺。
于是萧护当天下午就去木匠家里头推了个板车回家来,搓了结实的麻绳给大黄牛套车。
这头的旱地上种得有菘菜,萝卜,胡瓜,都是些夏月里产得多,遍地可寻的瓜菜,价也是夏月里很贱的一批菜。
枣儿坝这边离萧家远,偏还靠大道近,恁些爱贪小便宜的看着地里没人,瓜菜长得好,又会顺藤摸瓜偷人的瓜菜。
除却常来这边走动外,田恳便与萧护说,将价贱些各户人家都爱种的瓜菜种在这边的远地,像是茄瓜、丝瓜、菠菜这些价高的菜,就种在离家近些的地上,能更好防贼些。
但觉着田恳说得也不无道理,就依了他。
萧元宝和田恳上地里摘菜,今儿拾掇的是家那边的地,枣儿坝这头就一日没人过来。
萧元宝背着背篓往靠着路边的胡瓜地转了一圈,明显边上就没两个成熟的瓜,不是教人摘了是什麽。
这朝知晓了城里菜的紧俏,他立便心疼了。
萧元宝转又看着小臂般粗壮的胡瓜,长条条,直溜溜,绿中带着黄。
给了田恳一半,自留一半生着咬来吃,水多籽软,又还甜。
吃罢了瓜,两人赶着太阳下去没那般晒,一个扒着萝卜砍菘菜,一个摘胡瓜,往家里跑了两趟。
晚间萧元宝去方家借了两对箩筐上来装瓜菜。
先行撒了些清凉的井水,再教一张褥子盖着,用大黄牛拉去了城里。
三人为了赶早,连早食都没吃上,这般先行寻了个摊子一人吃了碗面条,有了力气就叫卖。
田恳以前就卖过菜,这般又卖菜,与他而言再是容易不过。
牛车就停在菜市口前,一吆喝,前来买菜的城户循着声儿就来了。
“丝瓜有没有,好是不好?”
立时满满一板车的菜就现了出来。
两个娘子立绕到了板车跟前去。
两箩筐的茄瓜,两箩筐的丝瓜。
“恁菜真是好!萝卜白白净净的,盆口一般大小了。”
“这茄瓜好,紫得很,皮儿又还顺。”
生是周展不开了。
“甚么价嘛!我们府上买的起,就要新鲜脆嫩的!”
闻了价,有几个挤在前头的老夫郎老娘子嘴一瘪,放下了瓜菜调头便走。
家境富裕的,大户高门人家的要吃好菜,正愁菜市上买不得好的。
有的是黑心菜商菜农,瓜菜远不如他们的好,价还往高高的喊。还不许人饶价去,端得怪是高。
直还问下回甚么时候再来,能不能直接与他们送到宅子门口去。
“哥儿,婆子不晓得今儿这处卖好菜,来得迟了卖尽了。你家的菜好,与婆子行个方便,婆子家里的老爷过两日生辰要宴客,得要些好菜招待人不是。”
“有些甚么菜呐?”
婆子道:“要十斤茄瓜,十斤丝瓜,菘菜、萝卜、线豆十斤,胡瓜二十斤。小葱子
田恳揩着汗,与萧元宝道:“这些地里还能有。”
“哥儿,咱头回生意,你可得守信。婆子说句难听的,我们老爷也是个人物,你若后头送来的菜不好,婆子可不要。”
婆子说定,这才掏出了一吊子白文的钱给萧元宝做定金。
不由得道:“与你哥哥学得是聪明。”
说罢。
他自牛板车底下提出两篮子新鲜瓜菜来,城里菜贵又还不好,他与桂姐儿家里送些去。
萧元宝拎着菜过去,一路上遇见些娘子夫郎的,还上前来问他哪里买得的好菜。
这回的瓜菜卖得属实是好, 回到家里,萧护就将一袋子沉甸甸的铜子全都拿给了萧元宝。
萧元宝睁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