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有许金虎在水埠公社阻隔, 前五公山公社革委会主任王根生失踪的消息,到底还是传到了吴城革委会耳中,上面不可能看着五公山革委会空着, 自然会派人下来查看,偏偏水埠公社和炭山是通往五公山公社的必经之路, 上面派的一波又一波的人下来, 都被许金虎给抓了。
谁上五公山和水埠公社这边的方言独树一帜, 和整个吴城周边所有的方言都不一样,吴城那边但凡是派了人过来,只要一开口, 就知道必然不是水埠公社这边的人。
现在局势紧张,许金虎管的就严些,连带着水埠公社的普通群众在许金虎的宣传下都知道了, 外面的人要来批斗他们水埠公社的人,那些红小兵每来一次, 都如狼似虎似的,水埠公社谁能不怕?尤其是在本地还算有点钱权的, 几乎全都围绕在许金虎周围,被他收编,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 都逃不过许金虎的耳朵。
许金虎做事也很绝, 你们不是喜欢批斗吗?上面是来一批, 他就抓一批。
此时叶甜和罗喻义一说话, 就是与本地截然不同的外地口音,看热闹的群众就以为又是来他们水埠公社捣乱的来了,立刻高声举报,直把叶甜瞎的都结巴了, 大声地说:“我没有!我不是!别瞎说啊!”
罗喻义也连忙高声说:“我们是插队到临河大队的知青,来水埠公社买东西的,不是红小兵!”
已经下乡的临河大队大半年,他们自然知道水埠公社的两个大领导都是来自临河大队,毕竟是整个临河大队都值得骄傲的事,他们和临河大队的队员们一起干活时,可没少听本地人和他们吹牛,不管他们听懂听不懂他们的方言吧,反正他们点头就是了,所以此时立刻表明身份。
本地人都能听懂两人的语言,他们虽不知道水埠公社的江书记和革委会主任具体是出自哪个大队,却知道他们都是大河以南的。
坐在下面木椅上的许金虎也回头看了两人一眼,认出来两人,招手叫他们过去。
会说蹩脚普通话的江天旺问两人怎么来了公社,两人便也将临河大队正在建学校,他们来公社书店买些书回去复习一下,准备考小学老师的事情说了。
江天旺和许金虎一眨眼已经有大半年没回过大河以南了,听两人说临河大队正在建的小学,不由把正在批斗的事情交给了手下人,带着罗喻义和叶甜两人回了公社大院。
这还是两人头一次来水埠公社的公社大院,相比较大河以南的破旧、落后,作为本地水路交通要道的水埠公社整体建筑比大河以南那边要繁华的多。
他们一路走过,两条主要街道全都是青石砖建成的二层小楼,古色古香,街道两边都铺着石板,石板下面是潺潺流水,一副精致典雅的南边小镇的模样,唯独公社大院,修建的和周围古镇的建筑完全不同,整个大院的建筑全部用的是突兀的红砖水泥。
只是看着这样古朴漂亮的小镇,和公社大院的建筑楼,完全想象不到,在大河的另一端,还会有那样落后封闭的所在。
两人还在打量公社的时候,许金虎和江天旺已经将两人带回了办公室,许金虎随手招呼两人坐下,才问他们:“临河的小学建的怎么样了?水电站什么时候能建好你们知道吗?”
罗喻义身板笔直的坐在那里,对许金虎和江天旺道:“水电站还在建,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建好,学校年底前应该能建好。”
许金虎和许明月每隔十天半个月就见上一次,除了关心正在建的小学和水电站的事,其他事情也不关心,随便询问了两句,就回自己办公室了,留下江天旺勉励了两人几句,让他们好好看书,鼓励他们考上教师,教书育人,也没多留他们,就放他们离开了。
叶甜也不敢去看热闹了,两人去了街下面的供销社,买了一些日常用品和糕点,去国营饭店点了碗虾爆鳝面打牙祭。
对于已经吃了快小半年红薯粉丝的两人来说,一份鲜香可口的纯麦面,差点没把叶甜鲜的把舌头都吞掉,心里想着以后要常来公社的国营饭店打打牙祭,哪怕没有红烧肉,能多吃两个肉包子也好啊!
国营饭店和供销社都在通往码头的方向,两人买完东西,就顺着街道直接去了码头,本想去码头坐船回去,没想到这个时间点已经没有去大河以南的船了,两个人只好又站到街道边上干等,一直等到下午两点多种,才又等到一辆前往炭山的空货车,两人花了钱,站到沾满黑色煤灰的车斗中,双手扶着黑漆漆的把手,站着回到炭山。
一路上差点没把两人给颠簸吐了。
好在货车是直接到炭山里面,路上两人叫货车停了下,拿了两人上午藏在草丛中的板车到车斗上,拉了一车煤回到学校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