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养夫郎

第168节(1 / 1)

“先前我随着兄长赶考来京时在路上吃了祁大人带着的油酱菜,味道可好,我哥哥总也还惦记。不怪你手艺好,这般用功。”

“你还不信我,你做得油酱菜,内里的香蕈可不就是山珍么。再者怎连菜食还分个高低贵贱的出来。”

“你家去时我与你两罐子拿回家去吃。”

“你们家可是在岭县的圪山村有处庄子,庄头儿姓朱。”

“那当就是了。”

姜汤团听着也觉缘分,便问:“唤作甚么名儿?家里的下人我还是都晓得的。”

姜汤团眉头动了动:“你说的这个名字,姓朱的倒是有。他就是我与你说的母亲身边的妈妈领来的人。”

“那便是他了。”

“我少见着他,不过倒是也都还在我们家。”

不过萧元宝大抵也从他的话里猜了出来,估摸王朝哥儿是想爬姜汤源的床,与他母亲一般给人做个小,不想没成,教打发了。

“怎了,他与你可相熟?”

“儿时在一个村子里,如今各安天涯,忍不得问上一句。”

晚些时候,萧元宝送走了姜汤团,还给他捎带了两罐子的酱菜。

萧元宝觉着吃了这油酱菜的,似乎都没人说吃不惯。

做油酱菜要用到的料子其实很是寻常, 葱姜大蒜,八角桂叶椒子一系。

菇子的话手上还有几箱子能吃用,雪菜自不必说了, 市场上多的是, 即便是没有,自家买了菜也能腌制。

萧元宝前去城里逛了一圈,菜市上倒也有那般圆肥嫩黄的冬笋,它们藏在泥土里头, 不肯冒头,却也教眼儿尖的农户用锄头掏了出来。

这笋冬后即死, 不能破土抽条长成高大的竹子, 味道又鲜甜, 好似天生就是长来做一道珍馐的。

要是选用来做油酱菜, 那这价格必然是不合适的。

萧元宝忽的拍了下脑袋,去了干货铺里。

伙计听问笋,当即引他去了货架前, 教他自选要甚么笋干。

伙计跟说书似的, 叭叭儿的吐出名字来。

四五月里的收的小笋,教大太阳晒得干酥,潮湿的冬月里都不曾长霉发腐。

萧元宝拿着笋干,面露笑意。

他在外城巡察整市的进度,一双脚埋在雪里,早冻得没了知觉。

“鞋芯子里怎都湿润了!”

见秦缰打热水要与祁北南送去,说想泡脚。

与他收拾脱换下来的鞋的时候,摸了一把鞋面儿,发觉湿得能沾水在自个儿手心上。

他埋怨的将鞋子拿到祁北南跟前:“甚么时候打湿的?便是当着差不好回来换鞋,你差遣一声,我唤秦缰给你送去也成啊。”

也是行走间,雪一点点给浸透去的。

他便哄着萧元宝道:“许是下午打屋顶的雪的时候给打湿的,想着快要下职,也就没有麻烦。”

萧元宝道:“年轻的时候觉着健壮不知保养,以后老了骨头疼才晓得厉害。”

萧元宝默了默:“也是我不好,改明儿我上外头的皮子行里去寻两块皮料,裁剪了缝做成靴子,内里头纳上厚软的毛,教你上职的时候穿。”

祁北南道:“那皮子可贵,用来做靴也忒奢侈了。”

说罢,他眼珠子一转,放下手头的活儿,过去挨坐到祁北南身侧去:“再来,我想着了一桩生意,挣了钱别说买一张皮子与你做靴子了,就是买十张也成。”

“我做那油酱菜旁人都说好吃,原先我觉着就是再寻常不过的一个小菜食,成不得甚么气候。可京城里这许多的山珍海味,就是街边随处一家小食肆味道也都还不差,如此这般,汤团还说我这酱菜好吃,岂不是真不错。”

“这话倒是不假,我那翰林院的同僚,任大人。前些时候也还与我讨要油酱菜吃,说拿上好的羊羔酒与我换,我也没答应。他那张嘴何其刁,都还讨要着吃,可见确实是有风味的。”

与他说了自己已然挑选看了食材的事情。

我想着便是比不得哥哥先前筹谋的那些大桩生意,这般三瓜俩枣的挣些在手上,也比只出不进的好啊。”

“再来,就是价格了。还是那句话,酱菜是市井小菜,并非甚么稀罕物,便是要拿出来卖,价格也不能定高了去;咱家的酱菜与旁的不同之处便在于用了价贵的香蕈,但这一味食材是自家里的,不花银子去外头采买,成本价也便不高,倒是也还能占一个价格的优势。”

萧元宝见祁北南答应,心中十分高兴,已然是满脑子生意经了。

烧了热水,将笋干和干熏泡发。

备料就去了一日的功夫。

翌日,齐备了料子食材。

雪菜为首,笋与菇齐平,肉糜最罕来炒制。

肉糜进油锅,肉香味立时便四散开来。

萧元宝先前做得油酱菜都不多,下多少料子心里头都有准数,但这回是大锅足量,为确保味道不出偏差,他也一头炒制一头尝着味儿。

只觉这喷香的味道又家常,又更惹人口齿生津。

待着祁北南家来的时候,新做的一大锅酱菜已经放凉,教萧元宝分装进了圆肚儿的小陶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