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养夫郎

第12节(1 / 1)

这顶精巧的小帽还是袁氏在世的时候拿萧护存的兽禽皮和毛一针一线给萧元宝做的,外是用的鹿皮,内里纳了一层软和的兔子毛,待着舒适又保暖。

幸得也是这帽子做得小巧了些,王朝哥儿头大戴不得,否则早也锁去了他柜子里头。

祁北南牵着萧元宝细软的小手,今日虽未曾下雨,可地面上还是有些晨霜,化开了融进泥巴里,踩着滑。

萧元宝放开祁北南的手,大跨着步子,想以此表现自己一点不怕走路。

祁北南眼疾手快抓住了人,瞧着萧元宝走路像只笨重得吃饱了的矮脚鸭子似的,不由得好笑,到底还是将他背到了背上。

不过他心里觉得祁哥哥比朝哥儿刚来家里的时候都还要好。

萧元宝听见祁北南的话,扬起脑袋来。

萧家的房舍靠近山脚,是一独户,旁头未有挨靠着的邻舍。

祁北南刚进林子就瞧见了竹林尽头有三四个人,立在一处不知在说些甚么,似乎神色忧忧。

“幸而是你爹命大,这墙塌下来没往他身子上砸,本就是身子不好,若教砸中了,我可咋活~”

“是是!得寻人修了墙。”

揩着泪珠子的老妇为难的身前二十来岁的男子说道,身侧守站着的两个十岁出的娃娃也耷拉着张小脸儿。

“别,别!”

“那……那去请萧猎户来搭把手吧。”

老妇一连说了两遍,拽了男子的胳膊:“还是,还是去寻里正吧。”

祁北南眉心微动,虽未听人碎嘴,可还是从话里能听出些不对味来。

他问背上的萧元宝:“方爷爷和孙婆婆常到家里来吗?”

“以前?现在不来了?”

萧元宝有点伤心道:“秦娘子说孙婆婆的烤芋头不好吃,我不喜欢,孙婆婆就不来了,可我明明喜欢吃的。”

“孙婆婆要给我缝衣服,方大哥哥还给我抓小螃蟹,方二姐姐和方三哥儿都带小宝顽。”

萧元宝点点头:“秦娘子不许我出去寻二姐姐和三哥儿,她说二姐姐三哥儿偷了她的铜子,还拿了朝哥儿的糕饼吃。是手脚不干净的小孩子,同他们顽会学坏。”

当初他和萧元宝成婚的时候,在村里也摆了宴,按理说同村人嫁娶丧葬都会来,然则那场婚宴来的人却是寥寥。

彼时祁北南不得其解,想着或许是他丈人常年奔波于山野林间,与村里人交情浅才如此。

祁北南觉着,活于一处,太特立独行了终究不是长久之道,俗话说独木不成林,到底还是要有些亲近来往之户才好。

昔时他成婚以后便带着萧元宝去了州府任职,对这头的人际也便未曾放在心上。

年底上县城里张灯结彩,买卖的人比平时要多不少。

祁北南听着炮声恍惚,潜意识中尚还有些不适应,胸口随之便会闷痛,然则手指间传来的温热感又将他从旧事中拉了回来。

可见人头攒头,尽数是生人,又怕走丢了去,眼中难掩怯意,便紧紧的攥着祁北南的手,贴他贴的可近。

好不易来县城一回,可别走了一街光只瞧见大人的腿和肩膀子了。

“对身过去那家是瓷行,里头卖得有碗,罐,瓶……做得精巧漂亮,不过价高,咱平素买的碗罐都是去街边的小摊铺买的。”

“我知道!秦娘子放在圆瓦罐里像糖霜的盐!”

“嗯,是了。我们小宝真是聪慧!”

两人依着路逛,祁北南在街边的火摊子上要了只烤得油滋滋的鸡腿给萧元宝捧着,进了糕饼铺上逛看,包了两包点心。

味道说不上好,盛在卖相稀奇好看,惹小孩儿喜欢。一铺子的点心果子上,萧元宝眼睛就叫这些有形儿的果子吸了去。

一匹篾黄云纹的细布,一匹云水蓝的粗布,外在半斤棉花。

他带着萧元宝来城里买这些吃用倒也还是其次,心里最紧要的其实还是带他去趟医馆。

彼时大夫看诊来说,倒也未曾有甚么大的病情,只是有些积劳成疾,身子亏空孱弱而致。

祁北南心疼夫郎往昔过得日子苦,有心将萧元宝养好,没少往家里的伙食上下功夫。

可萧护意外去世,萧元宝受了不小打击,病了一场,往后不过一年,他又升迁去了京城,萧元宝的身体便开始反复,每况愈下。

祁北南当时以为是丈人离世,萧元宝心中难过,又因他们成亲多年没有子嗣,事情积压在身忧思过重。

可当他离开了好些年后,他才慢慢明悟让他郁结忧思的并不只是这些。

只是后来祁北南高中入仕,仕途不说坦顺,却一直在往上走,门楣越发的高。

祁北南在磷州为官时,初只是个小官儿,萧元宝来往接触的官眷出身大多也并不算高,虽是交际之中矮人一头,常也要受些白眼苦闷气,与这些官眷来往的吃力,倒也勉强能应对着。

祁北南越是在官场上得力,萧元宝反倒是更受人讥讽,笑话。

如此境遇之下,日子如何又能顺心。

最是长成一个人秉性的年纪里,他与秦氏生活在一处,时时受她打压,讥讽他不好无用。

萧元宝后来虽然脱离了秦氏,可性子却已养成。

祁北南彼时亦是年轻气盛,一心奔走官途,想着自己站得高了,自便能让萧元宝过上更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