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说什么?你们都已经找媒婆了,我一个大男人,怎么会给阎解成做媒?
再说了,于海棠好久没来院子了,我都没见过她,更别说她姐姐。"
他光明磊落,别说没抢亲,就算抢了,也是做了件好事。
"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阎埠贵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毕竟阎解成事先并不知情。
他立刻讲述了在副食店遇到于莉的事情。
“李国庆,你觉得阎解成和于莉还有可能发展吗?”
“这个我说了不算,如果女孩子不愿意,那就是强扭的瓜不甜。
阎解成条件不错,是正式工人,还有单独的一间住房。
你又是老师,家里积蓄不少。
如果于莉不合适,可以慢慢再找,这样你还多挣些工资,一年能存三百多呢。”
李国庆分析了其中的利弊,认为没有什么比挣钱更重要。
“说实话,我也这么想。
阎解成才二十出头,何必这么着急找对象呢,连傻柱快三十岁都没急着结婚。”
阎埠贵笑着说道,他有三个儿子,不担心家族传承的问题。
“提到傻柱,那家伙很挑剔,一般的对象看不上眼。
好了,你去忙吧,我得休息一会儿,下午要去岳父家。”
李国庆担心聊太久会被吃得只剩瓜子壳。
“好,那你休息吧。”
阎埠贵克制住临走前抓一把瓜子的冲动,知趣地离开。
这时秦淮茹抱着小宝走出房间,看似随意地问道:“国庆,你最近没和于海棠联系吧?”
“没有啊!我联系她干啥?今天京茹是和她一起玩去了。
我对那些小丫头的事情不感兴趣。”
李国庆有时感到委屈,总觉得妻子防着他出轨,他可不是那种人。
“哦,我只是随便问问。”
秦淮茹松了口气,看来没什么问题。
“行,下午去爸妈家一趟,我背乐乐,刚好两辆自行车。”
又到了家庭聚会的时间,有空就聚聚,挺不错的。
“嗯,我去准备午饭,一会儿两个孩子就该回来了。”
秦淮茹转身走进厨房忙碌起来。
……
“李叔叔好!关响和朝阳哥哥在家吗?”
忽然,小红星蹦蹦跳跳地跑进来,今年刚上一年级,已经读了一个星期的书。
“哦,你两位哥哥早上就出门了。
叔叔待会儿要批评他们,下次一定带你们一起玩。”李国庆连忙站起,用心神探入空间和超级市场,挑选了一会儿,才拿出一把大白兔奶糖递给小红星。
这种糖产自尚海,价格昂贵,好几块钱一斤,据说七颗糖就相当于一杯牛奶。
在他穿越之前,这种奶糖和雪花膏都作为尚海特产出售,游客大多会买一些带走。
“谢谢李叔叔!”
小红星抱着糖,开心地回家了。
“妈妈,李叔叔给的糖呢?”
“哎呀,还是大白兔啊!你李叔叔真是对你特别好,孩子长大后一定要孝敬他哦。”
春燕笑盈盈地说。
其实她本有机会搬走,家里给她找好了单位分的房子,但她却无法离开。
此刻她正整理东西,准备一会儿回娘家。
父母和二叔二婶都很想念小红星,每周都要去一趟,否则她就会被责备。
至于许大茂此时去买日用品,等回来就出发。
……
转眼十多天过去了,贾东旭已回到院子,卖了三轮车后,需要在家休养一年。
易中海抽出时间为他做了副拐杖,起初打算作为院里的公共物品,但担心惹麻烦,最终决定送给老贾家。
“东旭,试着走几步看看。”
李国庆正在贾家陪贾东旭下棋,日子过得充实。
这时易中海带着新做的拐杖来访,虽然时间有点早,但心意可嘉。
“好嘞!”
贾东旭接过拐杖,在易中海的帮助下站了起来,试着走了几步,感觉不错。
有了这两根拐杖,他就可以暂时替代打石膏的腿行走。
“有了拐杖确实方便不少。”
易中海笑着点头,为自己的努力感到欣慰。
贾东旭虽然有时独占好处,但总体上还算不错。
另外,贾东旭靠蹬三轮车赚钱,每天都会把收入交给家里,自己则悄悄存钱改善生活,这也无可厚非,年轻人总喜欢享受美食。
“大爷,您这手艺真是没得挑。”
李国庆也夸赞道,现在易中海年纪不小了,应该提前规划好退休后的生活,因为一旦退休,工资减少,再想找人照顾会变得困难。
“我这点手艺也就这样了。”
易中海很高兴看到邻里间互帮互助,连李国庆也开始学好了。
过去他曾亏欠贾家,但现在跟贾东旭已是兄弟情深。
至于养老问题,李国庆不太合适,他既聪明又有钱。
相比之下,贾东旭和傻柱更可靠,他们可以形成双重保障。
“东旭,你觉得把刘成的女儿介绍给傻柱怎么样?”
易中海突然提出了这个建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成的女儿?”贾东旭愣住了,“大爷,您说的是以前跟我相亲的那个胖姑娘吧?”
“对,就是她。
她到现在还没结婚,我觉得挺适合傻柱的。”
易中海正在为傻柱挑选媳妇,一圈下来,他只认得刘玉华。
李国庆也知道这件事。
刘成也是二车间的人,还和他是工友,不过傻柱不喜欢胖姑娘。
“大爷,我觉得挺合适。
何大清跑了,傻柱的婚事需要院里的长辈帮忙。”
“是啊,我也这么认为。
那我下午就去找傻柱聊聊,安排相亲。”
易中海很兴奋,胖姑娘力气大,脾气也好,适合养老。
“不是,这...我..."
贾东旭有些 ** ,他总共才相亲三次,第一次是和秦淮茹,结果被哥哥捷足先登。
第二次没看上,难道这次要和傻柱谈对象?
他是不是摊上大事了?
易中海高兴地离开了,但李国庆觉得这事成不了,傻柱太挑剔了。
算了,还是继续下棋靠谱,东旭从未赢过,是不错的对手。
谁知道下棋时,他因为太累,在贾家的铺上睡了一觉。
...
很快到了九月底,李国庆发现种的黄豆可以收成了,摘了几颗豆荚,剥开一看就知道成功了。
他立刻去农业部,找到了许久未见的方主任。
“李国庆,你怎么亲自来了?”
方主任有些惊讶,这不太寻常,即使在下午也不该这样。
“主任,请您看看这是什么。”
李国庆将一颗豆荚放在办公桌上,为了留种,他没有摘青豆,否则用青豆磨的豆浆口感更好。
“黄豆荚啊,‘七七七’,你拿这个来干什么?”
方主任一脸困惑,难道这是在考验干部?
李国庆笑着说道:"剥开看看。"
"看什么?"
方主任剥开一个豆角,里面的豆子已经成熟,看起来没什么问题。
"再剥开这个。"
李国庆又递过来一个豆角,这次明显不一样,个头大了不少。
方主任仔细一看,不禁惊呼:"这么大的豆子,是从哪儿弄来的?"
对比之下,两种豆子差别非常明显,个头至少大了一倍。
"其实我特别爱吃豆制品,比如红豆腐、豆浆和豆干。"
"所以我就利用闲暇时间研究黄豆品种。"
"我去种子库挑选优质豆种进行试验,已经好几年了。
今年我种了几株,本来是打算摘下来做豆腐的,但发现跟以往的不同,就带过来了。"
李国庆随便编了个借口,毕竟只是普通的黄豆,并不算什么高科技成果。
"你是在哪儿种的?"
方主任强忍住内心的激动,隐约觉得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
"就在我的四合院里,在厨房外的小花坛里种的。"
李国庆没有提到墨宝的事情,这样正合适,应该能顺利拿到手。
"走,带我们去看看,顺便叫上陈工他们一起。"
方主任立刻行动起来,叫了两位相关领域的专家,还特意让李国庆多叫一个人帮忙骑自行车,因为他自己需要坐车。
汽车开进胡同,最后停在四合院门口。
听到声音的阎埠贵急忙跑出来,看到李国庆下车后,顿时愣住了。
方主任和两位专家一同下了车,走向院子。
“李国庆,怎么回事?”阎埠贵低声询问。
“哦,我种了些黄豆,想送给领导尝鲜,口感更好。
三位,改日再聊。”
李国庆说完便带人来到后院。
三人看到那里种着的黄豆,两位专家仔细研究起来,从土壤到种植密度、周期及施肥等细节都做了记录,最终小心翼翼地挖出四株带根的豆苗带走。
“方主任,有用的话别忘了我的功劳。”
“少不了你。”
方主任简单回应,对于荣誉向来大度。
他们随即带着豆苗返回农科院继续研究,并迅速上报。
“什么?增产一倍多?太少了,不能这么汇报。”
接线员表示疑惑,亩产才两百斤,跟以往的上千斤差距太大。
“千真万确,不是夸大其词,我们马上送豆苗过去。”
接线员有些惊讶,这样的成果可信吗?
当天上午,最高 ** 亲自查看了豆苗,并摘下一颗豆荚剥出豆子观察。
“这是小李同志培育的?很不错!”
第三天,《人民日报》头版刊登消息,宣布成功研发高产黄豆品种,计划半年内推广全国。
奈何这消息毫无波澜,但李国庆得到了想要的墨宝。
四字“劳动模范”及落款让他满意。
黄豆的研究与他再无关联,他专注于自己的事务。
……
喜欢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