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真刺眼,太过刺眼了。”
1915年4月3日,随着第二次巴黎公社的狂风落幕,春天悄然来临。
曾任克列孟梭内阁海军大臣的乔治·莱格,如今因与杜梅尔格合作而转任外务大臣,此刻他正站在通往波茨坦无忧宫的台阶上,微微皱起眉头,阳光炽热,刺得他睁不开眼。
今天,是法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一天。
然而,升至高空的太阳却仿佛在颂扬一个新时代——
对法国而言无比残酷的德意志帝国时代,残忍而又灿烂夺目。
“早知道会变成这样,我当初就不该接下什么外务大臣的职位。”
“哈哈,事已至此,谁都无法回头。总得有人在条约上签字。”
“我同意。”
陪同莱格作为全权大使前来的卡约,还有那位早已退役、却代表法国军方远赴波茨坦的约瑟夫·霞飞,脸色阴沉地说道。
莱格、卡约、霞飞,这三人今天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代表的身份,前来在柏林和谈会议的结果上签字。
他们自然不愿意来。
谁愿意在那将被后世千秋万代铭记为法国衰落象征的条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至少,在体内流淌着法国血液的人中,不会有这种人。
但总得有人,为这场战争画上一个彻底的句号。
总得有人,在经历了战败、又被第二次巴黎公社风暴席卷之后,为这满目疮痍的法国带来和平。
约瑟夫·卡约,从战争时期开始便率先主张与德英和解;莱格,作为外务大臣,也是那个将地中海舰队推进死地的始作俑者;而霞飞,作为前法国总司令,为了对战争的爆发与法国的惨败负责,主动担下了这背负骂名的重任。
“真是......脚步都沉得难以挪动啊。”
“莱格大臣......”
然而,哪怕已立下觉悟,这三人依旧难以迈步登上台阶。
他们惧怕的,是那座冠着法国名字的无忧宫中,等待他们的命运。
“......走吧。协约国的代表们,恐怕已经望眼欲穿地等着我们了。”
但可惜的是,他们已经无法再拖延时间。
莱格、卡约、霞飞三人叹了口气,望向台阶尽头那座黄墙碧顶的无忧宫。
三人迈开沉重的步伐,朝宫殿走去。
为了彻底结束这一切,为了给战争画上终结的句号。
......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日后将被后人称作“无忧条约/桑苏西条约”的协议,将在今日正式签署,这象征着这场多事之秋的大战终于画下了句号。
严格来说,这只是与法国之间的战争真正终结,至于与意大利的条约(原定在美丽的舍恩布伦宫签署)尚未敲定。
然而,无论是象征意义,还是实质内容,今日的这份条约都远远重要于意大利那边。对外交官而言,那份意大利条约不过是附带的点缀罢了。
就像世人都知道《凡尔赛条约》,但随后摧毁哈布斯堡与奥地利的《圣日耳曼条约》,或让匈牙利人至今耿耿于怀的《特里亚农条约》,却知者寥寥一样。
与意大利的协议,无疑也属于这类后者。
总之,今天,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将与以维也纳体系与“美好时代”为象征的旧时代彻底决裂,迎来一个新的纪元——“桑苏西体系”,亦或称作“德意志帝国时代”。
“没必要再拖延了吧,赶紧开始吧。”
“哈哈哈!当然,比洛总理。”
正如德国人民对这份条约充满期待,比洛总理也早已按捺不住,嘴角带着笑意催促尽快签署。
既然来自法国的宾客们也已就位,就更没有再浪费时间的理由了。
汉斯深吸一口气,转向代表们,缓缓开口道:
“那么,现在由我来简要说明本条约的内容。”
1.法国为补偿协约国遭受的损失,需赔偿450亿法郎。
2.法国将整个阿尔萨斯地区及洛林一半割让给德国。
3.法国将里尔一带与阿登部分地区割让给比利时。
4.法国放弃所有海外殖民地,唯有阿尔及利亚因其被法国视为本土(当然只是借口)得以保留。
5.法国陆军限制在二十万人以内(这是巴黎公社时期获准重建的兵力上限),并需拆除所有边境堡垒与防线。
6.法国需向协约国移交现有的重炮与坦克,并限制乃至禁止化学武器、坦克、飞机、重机枪的生产与持有。
7.法国海军现有舰艇将作为赔偿移交协约国,并限制新军舰建造。
8.法国不得与俄罗斯、意大利等原盟国建立任何形式的结盟关系。
此外,还有战争罪审判(不过由于像普恩加莱等人已与协约国合作,而贝当、福煦等主要军方人物也已流亡海外,该议程多半会不了了之)以及威尔逊遗留的国际联盟创立等条款,因时间关系,暂且略过。
众人似乎都迫不及待地想签完名早些回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总理阁下,想必您不会让出第一个签字的荣耀吧?”
“那是当然。我可是为了今天特别定制了这支钢笔呢。”
在听完条约内容后,莱格、卡约、霞飞三人虽极力维持镇定,但比洛总理却毫不掩饰地拿出一支看起来极其高档的钢笔。
他面带灿烂笑容,在条约上郑重其事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好了,汉斯,签名吧。”
“是,总理阁下,我将怀着喜悦的心情签字。”
汉斯也紧随其后,在条约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接下来轮到英国。”
“呵呵,我等这刻很久了。”
听汉斯一说,大卫·劳合·乔治也微笑着拿起钢笔,在条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紧接着,爱德华·格雷大臣也签了字。之后是奥地利-匈牙利帝国的代表团,包括总理施蒂尔克与贝尔希托尔德,他们在英国之后完成了签署。
“......呼,真希望这时光能永远停留。”
替代威尔逊驻欧的美国国务卿布赖恩,也与美国代表团一同完成了签署。他低声感叹,仿佛不愿返回本国。
随后,比利时、日本、x国等协约国代表陆续签署了条约。
“现在轮到法国了。”
“......明白。”
终于,轮到今天的主角、也是战败国的法国登场。
自然,法国代表的神色都很沉重。
一旦签字,法国将失去几乎所有殖民地,除了作为拉拢与奖励保留的阿尔及利亚。
洛林超过一半要归德国,里尔与部分阿登地区将归比利时。
高达四百五十亿法郎的赔款要在二十五年内偿清,海军舰艇要以赔偿形式交出,还要接受军备限制与边境非武装化的屈辱。
尽管比起当年法国强加于德国的《凡尔赛条约》,这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但对法国人而言,这仍是一场难以承受的梦魇。
战争与第二次巴黎公社的动乱让国家化为焦土,经济一落千丈,政府信用也跌入谷底。
此刻的法国人,没人能不陷入绝望。
“呼......”
因此,无论是莱格、卡约,还是霞飞,拿起笔的手都在颤抖,但最终还是咬紧牙关,深吸一口气,将笔尖落在条约纸上。
唰──唰──
随着那一笔,桑苏西条约正式签订。
“好了,签字吧。”
“明,明白了。”
两周后的4月17日。
意大利代表团也在哭丧着脸的状态下,于舍恩布伦宫签署了和平条约。
至此,这场大战,这场世界战争,在爆发两年后,终于完全结束。
当然,这是否是“最后一次世界大战”,几乎没人会相信。
......
“德意志帝国万岁!”
“为了帝国与皇帝!”
“看到了吧,法国佬!”
随着《桑苏西条约》的签订,德国人苦苦等待的柏林和会结果终于揭晓,全国上下爆发出欢呼声,众人高举酒杯,碰撞着啤酒杯畅饮,仿佛连酒都变得甘甜了。
这场胜利得来不易,是以无数牺牲为代价换来的,自然也格外甘美。正因如此,所有人都祈愿今后再也不会有战争降临。
“这下总不会再打仗了吧?”
“那还用说?打得这么大一场,谁还敢在欧洲挑事?这次战争的别名不就是‘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嘛。”
“也是,法国佬都被揍了三回(拿破仑战争、普法战争、世界大战),再怎么也该老实了。”
乐观的声音在德国各地此起彼伏,仿佛整个国家都沉浸在战争不再的希望之中。
当然,众所周知,那不过是虚幻的希望罢了。
可他们只能那样相信,也必须那样相信。
如果还要再经历一次这样的疯狂战争,恐怕第一个疯掉的就是他们自己。
“不过如果殖民地能多拿点就好了。”
“确实,虽然考虑到东欧和奥斯曼的收益,算是足够了,但总归还是有点可惜。”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在欢庆胜利。
那些渴望更庞大德意志帝国的人们,对这次所获的领土和殖民地未如预期感到遗憾。
当然,他们也清楚,从每年发行的殖民纪念勋章就能看出,殖民地频繁的骚乱让维持成本高得惊人。但人心总是贪婪的,有了一样,自然就会想要更多。
【滋滋──!亲爱的德意志帝国国民,大家好。】
“咦?是汉斯·冯·乔。”
“外交部长居然亲自上广播了?”
汉斯自然也明白这些贪心之人的遗憾。为安抚人心、也为了德意志帝国的未来,他早已与盟邦进行了长久的交涉和谈判,并为此筹备良久。
【首先,我要向为了帝国而在前线、在工厂、在医院,以及社会各界洒下鲜血、汗水与泪水的国民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今日我站在各位面前,是为了宣布由我帝国主导的全新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
无论是在家中、在工厂、在啤酒馆,还是在战壕中,听着收音机的人们脸上都浮现出一丝带着期待的好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关税同盟,对德国人而言既熟悉又充满荣耀。
早在八十年前,也就是1834年,由普鲁士主导的关税同盟便在德意志诸邦之间建立。
这一制度,正是后来北德意志联邦乃至德意志帝国的雏形。
这段历史足以让德国人的心跳加速,也难怪他们会聚精会神地聆听这位稳重且充满自豪的人气外交部长的广播。
【战争已经结束。仇恨敌人的时代已经结束。如今,为了重建化为灰烬的欧洲,为了不让我们的子孙再承受战争的痛苦与悲伤,我们必须团结一致。】
而在这一切的终点,正是由德意志帝国主导的“欧洲联盟”。
那是汉斯描绘的蓝图,也是德意志前行的最终目标。
很巧合的是,在前世所知的欧盟里,德国就因其强势的主导地位而被戏称为“第四帝国”。
当然,这更像是个玩笑或嘲讽,现实远没有那般夸张。
【为了欧洲的和平与繁荣,我们必须紧密团结。此次关税同盟,就是迈出的第一步。】
但第二帝国,确实拥有让梦想照进现实的实力。
既然如此,又有何理由将这份力量束之高阁?
谁说继承了第二帝国的后辈,不能以自己的方式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目前,德国的友邦──奥匈帝国、波兰-立陶宛联邦、乌克兰、波罗的海王国、高加索三国、芬兰、奥斯曼帝国,以及希腊、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黑山、比利时、卢森堡等,皆已表达加入本次关税同盟的意愿。】
众所周知,这些不是德国的卫星国,就是亲德国家,又或是这次大战后彻底被德国纳入影响范围的国家。
自诩为“平衡守护者”的英国,面对这一局面也只能叹息。
毕竟,德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决定性贡献,早已奠定了胜者的地位,任那群爱表现优越感的岛国人再怎么不甘,也无计可施。
这次大战,英国确实欠了德国不少。
因此,与其在亲戚面前翻脸,不如闭紧嘴巴,换取自己出力更少却分到更多殖民地的“补偿”。
【德意志帝国将成为欧洲新的守护者,新的引领者。但这,还只是开始。我们将为充满希望的未来继续前进。】
“哇啊啊啊啊啊啊!”
汉斯的演讲令全体德国人为之沸腾。
“凯撒帝国”的新时代,就此揭幕。
——————
百万字本书就可以进行多书名测试了,现征集本书的“新书名”,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本条后留言哦~
喜欢如何拯救德意志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如何拯救德意志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