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明,已是支离破碎。
先不说王成早已控制,两广、云贵,就是福建行省,王成也占据大半。
李自成、张献忠又控制了,中原六个行省,可谓占据大明一半江山。
大明正统的崇祯,虽还是大明的皇帝。实控区域也只有,可怜的南北直隶行省。
要说崇祯的本钱,也就是百万拼凑的兵丁,还有正统皇帝的身份。
反观贼军也不似以往,不再攻破一地破坏一地,反而开始着手治理。
贼军打着为农民的旗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看似乌合之众,实则潜力最大……
总而言之,如今的大明,大致有五个势力。
远在东北的鞑子,如恶虎一般虎视眈眈。
历经三百年的大明王朝。
自立为王的大顺政权、大西政权。
扬名海外的王成,盘踞于西南。
几方势力各有长短。
王成看似最为强大,短板就是兵员不足。
看似拥有几十万兵丁,实际动用的兵丁不足十万。
在南洋的朱雀军,有两个集团军兵丁三十万。
但南洋新附不久,又要防备东南亚的,缅甸、暹罗等国。
玄武军要防备云贵、两广等地,也不能擅自调动。
亥猪师、戌狗师进入中原,恐怕会引起反感。
也只有麒麟两个师,加上白虎一师,三个师可以动用。
听到卢生的分析,大厅再次陷入沉默。
这就好比一个富翁,虽有亿万家产,不代表有亿万的现金流。
还是王成脑子转的快,马上想到应对方案。
卢生讲起中原形势,无形之中将众人引入到误区。
出兵中原又不是决战,其目的也是出兵四川,支援秦老将军。
将大西军赶出四川最好。
要是不敌,就退而求其次,守住四川的石柱。也算是达到出兵的目的。
有了这个思路,众人又是活跃起来。
在众人的商议下,很快也有了结果。
王成也很快做出出兵部署。
紧急传令贵州的常威,带着白虎一师,火速前往四川支援。
身在琼州的驻防的麒麟一师,立即开拔前往贵州边界待命。
后勤部协调军需物资,确保两个师后勤无忧。
其他各部主官,一级戒备随时待命。
“是!”
听到王成的命令,一众人起身应命,随即瘫坐在椅子上。
一众人商议了一夜,将近四个时辰,天已经是大亮了。
吕伟、常泰,两个年岁大些的,已经开始活动筋骨了。只等王成宣布会议结束……
“现在贼军头自立了,自称大顺军、大西军。恳请大帅以大局为重,自立为王以激励五军将士。”
这句话从卢生嘴里说出来,一众人也是愣住了。
反应过来之后,又同时看着王成。
王成也是愕然,回过神后,也认真考虑起来。
虽是崇祯封的定海伯,王成代行王事,不知道僭越多少回了。
就是在南洋,王成大小灭了十几个国家,封的伯爵也不下十个。
这几年,王成早已自成一体,在用明朝的身份,难免日后麻烦。
决定北上争雄,遇上贼军还好。要是遇上官军难免尴尬,落得一个相互残杀的名声。
要是崇祯再不开眼,让王成北上平叛,王成听还是不听。
广州府一众人,三次让王成自立,王成也推辞了三次。
现在要再次推辞,难免寒了众人的心。
考虑至此,王成也决定自立。
听到这个消息,一众人顿时来了精神。怕再发生变故,一众人提议今天就商议此事……
崇祯十七年正月十六
继元宵节开了一夜军事会议,又连召开扩大会议。
军方的参谋部、政治部、国防部、军需部、后勤部、兵备部,以及师及以上武官全员到场。
以吕昂为首的,内政院、武卫院、财政院、督察院、外交院,五院总理悉数到场。
民政部、监察部、人事部、财政部、建设部、税务部、商务部、教育部、警卫部、宣传部、司法部、国土部、纪检部,有十三太保之称的各个部长。
将近几十人到达会场,听闻王成要自立,会场也是热闹起来。
“上位终于想通了。”
“连张献忠、李自成都自称为王,大帅早该如此了!”
……
一众人议论纷纷,仿佛王成自立,是顺理成章……
王成在后院梳洗一番,稍作休息又来到了会议厅。
与以往不同的是,黎刚、黎猛两兄弟,没有拿自己的武器。一人拿着一个方盒,一人手持王成的佩剑。
众人安静之后,吕伟率先起身,说起王成祖上来历。
听了吕伟的讲述,一众人也是惊疑不定。
就是跟随王成最早的,刘放、虎子等人,也都怀疑事情的真假。
直到看到太祖留下的圣旨。
在场之人不乏有识之士,一眼就看出圣旨是出自宫中,看年头也有几百年之久。圣旨是真的不能再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上黎刚手里的传国玉玺,与圣旨相互呼应。
一众人也不得不相信,王成是建文后裔无疑。
弄的半天王成不是反叛,是拿回属于自家的东西,几十人也是沸腾了。
王成自立从顺理成章,也升级为天命所归。
遗失几百年的传国玉玺,都归于王成所有。
就算没有皇家身份,凭这一方玉玺,王成足可以自立了。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大字,试问哪个人能抵抗,这样的诱惑。
一众人表现的比,王成还要激动,仿佛是自己称王一样。
“我们是不是该考虑国号、年号,还有自立的事宜。”
卢生的一句话,将众人拉回现实。
一众人又激烈的讨论国号,等相应事宜。
广州府,南方的行政中心,管辖十几个行省。
能在武成堡议事的诸人,哪个不是威震一方的人物。
要是这里动上一动,南方十几个行省,也会颤抖不停。
此时的他们,如同菜场上的小贩,相互争吵着……
刘放、虎子等跟随王成的老人,曾经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屯兵。谁能想到十年后,他们能权镇一方,协助王成成就伟业。
卢生、虎大威等人,早已是大明的弃子。谁又能想到,他们不仅活着,还能见证一个新王朝的建立。
吕伟、常泰等人,更是激动不已。将近十代人的努力,他们又何其有幸。能见证建文后裔,再次复起……
喜欢明末之我若为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明末之我若为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