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传信,比马快上许多。
当邮政译员,将信件传到武成堡的时候。警备司已经收到,信鸽传来的消息。
叛军张献忠攻入四川行省后,石柱宣抚司也被叛军围困。秦老将军希望王成出兵,平定张献忠的叛乱。
秦老将军是秦飞雪的姑姑,是王成的亲戚,更是唯一载入史册的女将军。
抛开这层关系不谈。在大明,秦老将军也是,王成敬重的人。
收到这个消息,王成也不敢马虎,急忙召集众人议事。
也就在元宵节深夜,一众武官匆忙赶到武成堡。
军方六个部级主官悉数到场。
身在广州府休假的,虎子、刘放等师级以上武官,也收到通知赶到武成堡。
一众人到齐,耿炳文也将消息,当众念了出来。
秦老将军的求救信,无疑打乱年前的计划,厅中众人议论纷纷。
年初,在广州府犹如春天,往北就是寒冷的冬天。
王成的兵丁,大都在南方作战,更为熟悉南方的气候。
要是贸然前往北方,就是兵丁御寒的棉衣,也是一个大问题。
虽然前期也有准备,但数十万大军的物资,也不是一日而成。
就是兵丁过冬的衣物,一时间也难以完成。
按着年前的计划,等到来年开春,再谈出兵中原的事宜。
现在中原时局混乱,远在北方的鞑子,肯定在坐山观虎斗。
王成手下的一众武官,何尝不是这样。
卢生等少数人除外。
其他大多数武官,对于大明朝廷,已经失去信心。
大多人的心声,就是希望明朝快点覆灭。好让王成开创新的王朝,再收拾大明这个乱摊子。
有远见的武官认为,现在出兵不是个好时机。一旦加入中原乱局,再想脱身就难了。
出兵最好时机,就是等中原形势明了,再做打算是最明智的选择。
要是在两年前挥兵中原,击败贼军也不是难事。
只是面对崇祯,面对大明百姓,王成就进退两难了。
推翻崇祯建立新的王朝。
此时的大明,还是死而不僵。忠于大明的兵丁、百姓不在少数,难免又是一场厮杀。
像清军入关一样,杀尽天下反对势力,这不是王成愿意看到的。
平定农民军,再退回广州府,又难以给手下兵丁一个交代。
何况死了李自成、张献忠,难道不会再出现张自成、李献忠?
击溃农民军,根本不足以改变大明现状。
王成也很是纠结。
按兵不动,中原百姓在水深火热之中。过早出兵,也只是给一个将死之人,续几天命罢了。
这才有趁着中原混乱的契机,王成挥兵南洋的事情,也让他眼不见心不烦。
现在秦老将军求援,无疑将了王成一军。
要是再不出兵,王成过不了心里那关。
贸然出兵,又怕准备不足,故而召集众人议事。
见众人议论之后,也不再说话。
王成开口道:“张贼兵入四川,秦老将军又来求援,我应当如何应对?”
在场众人心中明了,王成深夜召集武将议事,显然是有出兵的打算。
只是王成不挑明态度,众人也不好冒进。
既然是商议,一众人也是顾左右而言他。
军需部的吕伟表示,大军所需的军备物资,还尚需些时日筹齐。
后勤部的陈子龙,同样说出兵马粮草,准备的还不是很充分。
国防部的常泰禀明,大多兵丁都在休假,一时间难以就位……
啪……
王成猛拍帅案道:“我说你们有何看法,不是让你们说准备不足。”
现在地盘大了人多了,一众人说话总会掖着藏着。
就是吕伟、常泰二人,也是跟随王成的老人,说话也会拐弯抹角。
要是以这样的态度,恐怕商量半个月,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说好听一点,是众人没有主见。说难听一点,有种人不想背锅。
王成不想当独裁者。只是在这个时代搞民主,显然也不现实。
稍微整理情绪。王成直截了当的说明,要出兵四川行省,让众人商议对策。随即又点名参谋部,给出可行性方案。
听到王成的问询,卢生不再沉默。直接走到一幅地图面前,开始说起大明的局势。
现在的大明,还有一百多万兵丁。
这些兵丁数量庞大,但真正的战斗力,还有待商榷。
连年的兵荒马乱,大明的精锐尽失。
应对北方的鞑子,根本没有招架之力,只能被动的防守。
面对鞑子,大明就如同一个,脱光衣服的女子。不知何时、何地,就会遭受欺凌,还没有能力反抗。
就是面对中原的流民军,也是疲于应对。
多年和官军对战,流民军越战越勇,越战越强。许多官军对朝廷失去信心,直接投了流民军。
此消彼长。此时的流民军,可以和朝廷分庭抗礼,丝毫不落下风。
李自成再次复起,在河南斩杀福王,获得大量的物资。
辗转几年,又在陕西击败孙传庭,现在是兵锋正盛。
现在的李自成,控制陕西、山西、河南,在西安称王,建立了大顺政权。
大顺军兵锋直指北直隶,大有取而代之的架势……
张献忠在谷城再反,击败左良玉所率的明军,又窜入四川。辗转又攻破襄阳重镇,使得张献忠势力大增。
常年和官军作战,张献忠颇有心得。对于官军的强势,张献忠避实就虚,将官军各个击破。
几年下来,张献忠控制两湖、江西,实力不可小觑。
崇祯十六年中旬,张献忠攻破武昌。
斩杀楚王后,又在武昌建立大西政权,张献忠自称大西王。
在崇祯十六年末,大西军再次进入四川。
四川再没招架之力,只有凭着四川险峻的地形,和大西军僵持着……
总而言之,官军和贼军相互厮杀,这几年各有胜负。
流民军如同野草一般,杀了一波又有一波。流民军如同滚雪球一般,势力越发的强大。
到现在,官军再也无法抑制流民军。任由流民军壮大,和大明分庭抗礼。
说完中原的形势,卢生难掩失落。
要是崇祯不刚愎自用、刻薄寡恩,大明又何至于此……
喜欢明末之我若为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明末之我若为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