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马的排名_秋曙【完结】

第63页(1 / 1)

('

第56章 必须是你亲我

一国王爷的谎言被当场拆穿,老脸臊得慌,臊得慌啊。

颜逸强装淡定地一身贵气逼人的朱红袍服,夺门而出,临走前不忘端走那碟蟹酿橙。

“糟老头子。”温舒云低低的骂。

“当年为娘就劝你别嫁他,小气巴巴的。”太夫人一摇头,满头银发与金钗交相辉映。

苏祈安:原来王爷也受丈母娘嫌弃,心里莫名平衡了。

一根葱白的手指点在她腿上,写下一行字:你是在窃笑?

苏祈安当即铁住脸,不可能,冷酷如我,绝不会有如此小人行径的表情,媳妇儿你别乱讲。

颜知渺:“……”别人对老丈人殷勤讨好,你倒好,硬碰硬对着干。

罢了,娘家呆不住了,回宅关起房门慢慢教育吧。

颜知渺不舍道:“母妃,外祖母,一直住在王府不大妥。”

是要告别的意思。

老夫人殷殷切切地挽留,还是温舒云出言相劝,才一咬牙一跺脚地忍下不舍。

苏祈安及时用言语表达晚辈孺慕之情:“外祖母以后切不可再贪凉,不然郡主又要着急了,我会劝着郡主常回王府看看。”

太夫人应了一声“诶”,便和温舒云一起送她们出府上马车。

“对了,外孙女婿,我人老了差点把这东西忘了。”

苏祈安谦恭的接下,展开一览,是张药方:“?”

“好好煎着喝,一日三次。”

“外祖母我没病啊。”

“不,你有病,你有大病。”太夫人笃定的口吻犹如在委婉骂人。

苏祈安:好奇怪。

主母归家,于苏宅上下可谓喜事。

药嬷嬷和管家老善领着各院管事等候在大宅门外,用实际行动向郡主殿下表达思念之情。

颜知渺下车一露脸,他们一个赛一个的殷勤,簇拥着她往宅里走。

苏祈安拉着药嬷嬷跟在人群后头,掏出药方道:“太夫人前两月回老家省亲,特意请了当地的名医开的,叮嘱我一日三次。”

药嬷嬷认清药方上的字,面上讳莫如深。

苏祈安悄悄问:“药方有问题?”

“没有。”

“我能喝吗?”好歹是太夫人的叮嘱,她不愿喝也得喝两口应付应付,来日被问起也好有个交代。

药嬷嬷犹豫再三,憋出一句:“你要多喝。”

“!”苏祈安微张双臂,低头打量自己,难道我真有病。

药嬷嬷是除颜知渺外,和她最亲近的人,也猜出了她们彼此动心动情,且一直没圆房。

她掂掂薄软的药方。

有了这等虎狼之药,圆房应该就快了。

太夫人真是心思敏锐啊,从何得知小两口圆房未果?难不成郡主回娘家说的?

“无病喝药,会不会伤身?”苏祈安富得流油的生活过于美好,只盼望能向天再借五百年,是以要谨慎。

药嬷嬷:“你的话……不会。”

苏祈安问及缘由。

药嬷嬷在心里分析有二。

其一,如果真是郡主告知太夫人圆房不尽人意,那肯定不是郡主不主动的问题。

其二,郡主美若天仙,夜夜与你共枕眠,你都没点那样的心思,真的不正常。

但家主毕竟是家主,面子上还是要周全些,药嬷嬷瞎掰道:“有助于你长高。”

苏祈安:什么玩意儿?

京中不缺谣言,皇家密辛最得百姓的钟爱。

街头巷尾皆在传,云明郡主和郡马分分合合,伤心赌气的回了王府娘家。

郡马日日登门谢罪,才求得了原谅。

“所以她们不和离了?”

东街菜市。

摆摊卖白菜的大娘跟卖猪肉的屠户小哥嚷嚷着,喇叭像炮仗。

屠户小哥在盆里清洗指缝间的血水:“富贵人家,哪是我们平头小百姓看得懂的。”

一穷酸秀才路过,嘴痒搭腔:“说不定是云明郡马耍的手段,先抑后扬,排名才有的涨。”

“她又涨了?”

“今日苏家的原上书院开院,还准宅中女子入课堂,不交分毫束脩,先生请的是早年被罢了官的萧逢萧老先生,排名不涨才怪。”

“听说还请了女先生。”

“真稀罕!”

“诸位,明日便是七夕,第一课,你们就学学这首诗吧。”

原上书院。

萧逢正在教学生认字,一个个虽笨拙的跟读,但贵在深知读书机会得来不易,是以勤奋刻苦,不偷懒不逃学。

他年轻时高中探花,但仕途不顺,几番波折差点丢了性命,也就认了命,靠着积蓄和祖上留下的薄产清贫度日。

颜知渺听过他的大名,晓得他有真才实学,又懂得因材施教和变通,遣了管家老善三顾茅庐,这才把他请来。

后又同他合计了一番————

“苏家学子”读书不图考取功名,图在苏家有个好前程,不甘一辈子为奴为婢,所以修身养心要学、实用的写字、术数、人情世故等等也要学。

萧逢都一一应了。

苏祈安在学堂外驻足片刻,牵着颜知渺去安静的角落说话。

“你可还满意?”

“教主您办事,我岂有不满意之理。”苏祈安学着浪子闲汉的轻浮调调。

比轻浮她哪比得过混迹江湖的颜知渺。

美若娇花的人儿挑着她下巴,眼尾情意横飞:“满意的话就笑一个。”

“你让笑我就笑?”请尊重家主必须要冷酷的客观事实。

“不笑我就不理你。”

“……”

“晚上也别想咬我那儿~”

苏祈安发挥奸商本色,竖起两指:“若是笑了,今夜能否咬两回?”

“想得美。”颜知渺见她来捉,闪身躲过,提着裙摆跑远了。

苏祈安喊她回来。

药嬷嬷端着熬好的药寻来了:“郡马,你可让我好找,快喝了吧,来,趁热喝。”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每逢佳节倍忙碌。

苏氏各铺筹备七夕,可谓是夜以继日,就算万事俱备也分毫不能懈怠。

苍穹一擦亮,苏祈安赶趟出门,照规矩先去总号,再遣把头们去各巡各的铺子。

“家主,做胭脂生意的白掌柜想要个通融,尾款晚些时候再结。”

“允。”

“天不亮,西街的绣坊外就排了长龙。掌柜的来了,想跟你讨些伙计,怕忙不过来,怠慢了客人。”

“各铺的伙计数量皆是早早就定好,火落眉毛他才来要人。”

这是“不允”的意思。

眼见跟前人要禀下一事,忽而又改了主意。

“你遣人跑一趟苏宅,在原上书院挑十个聪明伶俐,男女各一半让他们历练历练”

“是。”

“还有,酒五娘心思伶俐,在绣坊也有些日子了,升她做副掌柜。”

“是,小的记下了。”

……

苏祈安忙累得焦头烂额,好不容易得闲,品一口最爱的敬亭春雪,轻轻吹开面上的茶沫再浅浅抿下,随意地一瞥眸,竟才发觉天黑了。

坏了坏了。

她将茶杯往书案一磕,清透的茶水在指间泼上一层淡淡的水光。

“备马!”

玉京的七夕夜,场面自是热闹非凡,满城的花灯闪动着暧昧灿烂的光,比江南的上元节里噼噼啪啪的爆竹还要欢腾。

百姓摩肩接踵,骑马实乃下下策,马车和轿子更是不成。

苏祈安唯有步行,两条大长腿放着小跑,跑得腿软软,不小心撞到了三位妙龄少女和两位白衣儿郎。

少女们瞧她唇红齿白,给她递荷包。

儿郎们瞧她风华如玉,当场顿悟,觉得性别不用卡太死,邀请她共饮一杯酒。

苏祈安戴好冷酷面具,统统打发掉。

两只金鱼花灯提在手里摇摇晃晃、摇摇晃晃,很是艰难地摇晃到了一座小桥前。

秦扬河上秦扬桥,桥分两座,一大一小,大者位闹市,小者位偏静。

桥头立着一道素雪般清婉的纤影,逆风拂起她的发丝,发尾在风中打着旋儿。

苏祈安不由得生出浓浓眷恋。

“渺渺。”

颜知渺远远就看见了她,沉默着不言语,眸色是半嗔半怨。

“等久了吧。”苏祈安踩上一阶阶石梯。

颜知渺后腰靠着桥栏处的狮形望柱,两臂环抱在胸前,一副兴师问罪的架势。

苏祈安递去一只金鱼花灯:“总号事多,又忙着去取定好的花灯,怠慢了你,你别生气,保证没有下次。”

“你哪只眼睛看见本郡主生气了?”

苏祈安:两只。

“你敢腹诽我!”

“你能听见我腹诽?”太不可思议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