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251章 许明月的反应让许凤莲(2 / 2)

黑市在水埠公社的打击力度非常小,毕竟别人大老远的运东西到这边来,你能买到就偷着乐吧,要是打击了这些河上的货船,可怕的不是你收缴了几艘小船,怕是别人再不敢往你这边运东西。

许金虎又不是傻子,杀鸡取卵的事情他可不会做,他自己都悄默默的叫许红菱买过很多回,送到家里藏着了。

不光是他,这时代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不然为什么资源再怎么匮乏的时候,全国的黑市就没有停止过?难道这些黑市就只对底层的老百姓开放,那些官员的家属就不知道有这样可以买卖东西的途经吗?

许凤莲又给阿姐买了条裙子和一套衣服,心里美滋滋的。

许明月发现,爷爷许凤台和小姑奶奶许凤莲,好像都有些奉献型人格在,别人对他们好一点,就感动的哗啦啦的,恨不能反过来对你掏心掏肺的把一切好东西都捧到你面前,他们心里才舒服。

看着许凤莲脸上美滋滋的表情,许明月心里也暖洋洋的,留下许凤莲在家里吃饭,晚上也没让她回婆家睡了,直接跟着阿锦睡了一晚,早上一大早就划着船回水埠公社了。

许凤莲对于阿姐留她在荒山睡觉,尤其是跟阿锦睡,别提有多开心多得意了。

现在阿姐终于不嫌弃她了!

等许凤莲走后,许明月就惦记上她存放在竹子河一座无名小岛上的物资了,里面全是这些年她囤下来的车里刷新出来的东西,每次刷新一批,除了肉和蔬菜她会拿出来,阿锦的旧衣服旧鞋子那些,她都会存到岛上,或是山上的山洞里藏着,现在她终于有机会将这些东西拿出来了。

她找到老校长和许红桦、江建军,问他们,大河上来了一艘海市的商船,上面有很多瑕疵布和瑕疵品的库存衣裳,问老校长要不要以大队部的名义,吃下那船瑕疵品的布和库存衣裳。

“这些瑕疵布和衣服都很便宜,不要票。”许明月看着三人的反应,“不过俗话说便宜没好货,衣服和布多多少少都是有问题的。”

这些衣服在有潮气的小岛上和山洞里放了好几年,许明月检查过,里面很多衣服都发黄了,但因为每次存入的时间不一样,发黄的程度和地方也不一样,拿出来就不怕连瑕疵的地方都一模一样,让人发现端倪了。

三人一听有又便宜又不要票的瑕疵布和瑕疵衣裳,哪里有不要的道理?这年代的布票有多难搞?

从五七年开始,全国的布票定量就从全年的三十四市尺,下降到二十四市尺,这还是城里的量,他们这种乡下偏僻农村,就只能穿自家织的粗麻布,很多人家两年都攒不到一件衣服。

老校长说:“这事光是大队部买还不够,你们也回大队部把各村干部叫来开个会,问他们村要不要,要多少,定个量,把钱交上来集体买!”

这是个集体的年代,一个人私下搞会出事,可如果整个大队部所有村民都参与进来,由大队部牵头,就不怕了。

许家村一直都是这样,要是出什么事,许家村从来都是全村出动,谁都不怕。

他们都没有问许明月为什么会知道这件事,老校长的大孙女许红菱和孙女婿陈正毛都不晓得往老丈人家送过多少回东西了,许金虎是遇到什么好东西,就想着往家里扒拉。

江建军家也不用说,江天旺作为水埠公社名义上的一把手,虽不会做贪污腐败的事情,可从大河上的黑市上买东西这事,他自己没做过,可他小儿子小儿媳买的时候,可没背着他,啥事他不知道?

江建军的老娘现在从头到脚穿的都是小儿媳妇给她买的,家里红糖、奶粉等稀罕物可也藏了不少。

许明月整天早出晚归的乘船在大河上跑,她知道什么海市来的商船,那可太正常了,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没有任何人开口询问货主的信息。

叫了施、胡、万三个村子的小队长们来开会,一说有瑕疵布和瑕疵衣裳,一个个喜的跟什么似的。

他们三个村子在山边上,不靠河,村里会操船的人也少,平时大河上有什么好东西,三个村子消息闭塞,江家村和许家村要是不带他们玩的话,他们就跟瞎子、聋子似的,啥都不晓得。

现在许家村和江家村遇到海市来的商船,愿意带他们玩,他们哪能不惊喜?回到村子里就跟村里悄悄将这事说了,让有需要的人家有钱的拿钱,没钱的拿山货来换。

整个大河以南,就没有不缺布,不缺衣服的!

许明月见大队部这边谈好,拿了钱,也终于把她积攒了好几年的旧衣服、旧鞋子,一股脑儿的用船拉回了学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