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凤莲见阿姐一副风风火火的模样,拿了自己做的鲜米饼出来给许明月带上:“我早上起来刚做的,阿姐拿着给阿锦吃,阿姐没事也把阿锦带到我这里来玩玩,我都好久没见阿锦了,你跟她说小姨想她啦!”
大哥家的孩子也两个了,可许凤莲最喜欢的依然是阿锦,可以说整个许家,就没有一个不喜欢阿锦的,喜欢她身上的那股太阳般活力四射的活泼劲。
想到夏天到了,整日里泡在河里带着小雨游泳的女儿,许明月也不由笑了。
刚和孟福生结婚那两年,许明月看阿锦看的特别紧,轻易不让阿锦和孟福生单独在一块儿。
并不是她防着孟福生,而是她不放心任何一个单独和女儿共处一室的男性,她从不考验人性。
只是几年下来,她对孟福生有了更多的了解后,也对他的人品有更多的信任,虽还是把阿锦的各种安全放在心上,但也不像刚开始那样紧张,他真的把阿锦当做亲女儿一样,说是视如己出也不为过,许明月有时候扪心自问,若让她对一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当做亲生孩子,是做不到的,她最多只能做到像照顾亲戚朋友的孩子一样,给予一定的关怀和照顾,但和对待阿锦绝对是不同的。
就像是她对待爷爷的孩子许小雨一样。
哪怕她也疼爱许小雨,但在她心底,最重要的人永远都是阿锦,其他人都是要往阿锦后面排的。
其实了解之后,许明月发现,孟福生是个对人生特别悲观的一个人,但他却很少从语言上表现出这种对人生悲观的态度,而是像靠近火焰一样,目光灼热的待在许明月身边,像是从她蓬勃的生命力上吸取着阳光的温度。
受到许明月母女两个乐天派性格的影响,这几年孟福生性格上也豁达开朗了许多,气质上多了些淡然,少了些沉郁。
许明月和许金虎、江天旺告辞后,才出了公社大院,和平大队的主任就笑着朝许明月打招呼:“凤兰主任,回去呢?”
“焦主任?我还以为你们先回去了呢。”
和平大队的书记和主任特意等待这里,等许明月出来要和她一起走呢,“这不是和凤兰主任顺道吗?凤兰主任坐船来了吗?要是不方便,可以坐我们的船,刚好我们和平大队和蒲河口离的近,我可以直接送凤兰主任去蒲河口。”
“不用,我自己有船。”大河以南的三个大队,谁不知道许明月自己就有一个五米多长的乌篷船?
焦主任讪笑道:“是的,是的!”
他现在恨不能自己就没坐船来,可以蹭一蹭许明月的船才好。
他倒也没有别的意思,就想和许明月拉进关系,想多听许明月多说几句,看能不能给他们和平大队也找一条致富的道路。
从前一样是坐落在河边的三个大队,他们眼看着这几年临河大队的发展就像坐了火箭一样,先是圈河滩扩田,再是修通了和炭山的马路,从此联通了大河两岸,之后建养鸭场、修水电站,水电站都还没修好呢,又计划养鹅场、养鸡场,开办小学了。
可以预见,要不了三年,过去和他们一样的临河大队就将远远的将他们两个大队甩在身后,焦主任看在眼里,又如何不急在心里?
可偏偏他见识有限,只有想要发展他们大队的心,却有心无力。
他们大队倒是也能建养鸭场,毕竟都是河边的大队,对于养鸭、养鹅方面的条件是一样的,可开办养鸭场可不是你脑子一热,就能跟风的。
砖瓦水泥你得要有吧?鸭子们的吃食问题怎么解决?疫病问题怎么解决?
这也是他们留下等待许明月的原因,想看看许凤兰主任能不能给他们大队也提供一些技术支持。
他舔笑着脸,一张晒的黢黑的中年男人脸上露出称得上谄媚的笑来,要不是许明月不抽烟,他都恨不能给许明月点支烟了。
许明月见他这样,不由问:“焦主任是不是还有什么事?”
许明月一开口,焦主任老实黢黑的面容上,顿时露出灿烂的笑容来,客气地说:“瞧凤兰主任说的,没事我们就不能等你一起走了?”见许明月不搭话,他也不尴尬,走在许明月身边,正色问道:“是这样的,这不是看临河大队这几年发展的越发红火,我和老吴两个也是看在眼里,羡慕在心里,想着凤兰主任有没有什么能够点拨我们两句的,看看我们大队能做个啥?”
许明月闻言脚步顿了一下,看向焦主任和一旁着急的想说话,却只看着焦主任和她说话的吴书记。
许明月脚步都不停,略微奇怪的看了眼焦主任和吴书记,疑惑地说:“高顺不是入赘到你们吴家村了吗?他不是会造船吗?”
许明月疑惑不解:以前船厂的少东家就在你们大队,你问我你们大队能做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