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的六零年代

第148章 哪怕就是挑一年的石头(1 / 2)

(' 哪怕就是挑一年的石头, 也不是轻易能够扛下来的。

所以现在别说大河以南的人了,就是整个水埠公社,乃至吴城下面所有靠近水埠公社的其它公社, 都谈蒲河口劳改农场而色变。

身体底子再好的人,在蒲河口农场待上一年, 回去后不说从此以后都不敢再做坏事了, 起码三五年内, 再想干什么坏事,都要掂量着点,他那小身板, 还经不经得住蒲河口挑一年的石头。

许明月花了将近一整天的时间,将分配到水埠公社旗下其它大队的知青都一一送了过去,又以水埠公社党委常委的身份, 将每个大队的大队书记和大队长都敲打了一番,对女知青们说了同样的话, 让她们如果有什么自己处理不了的事,可以来蒲河口, 或者临河大队来找她。

她也没有立即去水埠公社和江天旺汇报工作,等带了半船的棉布、棉被、五花肉、排骨等好东西,回到荒山时, 都已经是傍晚了。

对于许明月三五不时的就从外面带各种好东西回来, 孟福生都习惯了, 他也知道市面上是存在黑市的, 甚至连他自己都去逛过‘黑市’,刚开始的黑市,也就是过去的集市被取缔后,下面普通老百姓, 没有票,自发组织集中售卖物品的地方,很多甚至都大大方方的在码头附近的堤坝下面买卖,远处叫人把风,一旦有人来查,立刻把货物往船上一般,划着船就跑,稽查队的人总不至于也划船去追,那得准备多少条船啊?

这两年查的严了,原本的零散组织,现在被人整合起来,每次去哪里买卖,都会有人提前提醒,大家划着船,去一个提前约定好的远离人烟的地儿。

一般来说,为了方便岸上的人买卖,每次都会挑靠水的堤坝下面,这样即使被人抓住,也方便逃跑。

还有些人,就干脆划了船,在大河上买卖,通常都在十分偏僻没人的地方,只是这样的地方知道的人很少,像高顺家中却物件,又不能去供销社买东西的时候,就会去这样的黑船上。

这样的地方孟福生就没再去过了,但他知道有这样的地方,甚至知道河心的许多小岛上,都养着一些鸡鸭鹅猪,江天旺、许金虎这些领导们都知道这些小岛的存在,却没有一人说去捉拿这些偷偷养鸡鸭鹅猪的,真要打掉了这些私下买卖鸡鸭鹅猪的人,他们自己想吃鸡鸭猪肉,从哪里买?

费力不讨好,还损人不利己的事,上面的领导也不是傻子,谁干?

除非是那种迫切的想要争功的人,靠打击这些黑市买卖上位,即使这样,他们下面的手下估计都不会太乐意干。

灾年之后,许明月家里就养了两只老母鸡,四只鸭,两只大鹅,从此实现了鸡蛋自由。

许明月本来车子每月都刷新出六十个鸡蛋,加上两只母鸡每天下的两个鸡蛋,家里吃鸡蛋再也不用抠抠搜搜,每个月还有近百个鸭蛋,许明月大部分都做了咸鸭蛋。

她从小就是看鸡鸭鹅家禽饲养指南之类的书籍长大的,她小时候家里的养鸡场后来虽因为鸡瘟倒闭了,但饲养家禽类的书籍一直在家里的书架上,各种对鸡鸭鹅防疫的方子,各类饲料的配比,许明月都一清二楚。

只是这时代很多东西没有,许明月就用米糠培育虫卵,养虫子解决家中鸡、鹅的饲料问题,养出来的鸡、鹅不仅又肥又壮,产蛋量高,连带着把许凤台家养的两只鸡鹅的饲料问题一起解决了,许明月都不需要自己亲自饲养,只需要解决鸡鸭鹅防疫问题,和日常鸡鸭鹅产生的疾病问题、饲料问题,其它养殖虫卵也好,喂养鸡鸭鹅也罢,都由许凤发带着许小雨解决了。

许凤发今年虚岁都二十岁了,还没娶亲,大约是许明月和他说过,让他好好养鸡鸭,把饲养鸡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记下来,总结成经验,为未来开养鸡场和养鸭场做准备,许凤发这四年来,脑子像是完全没开窍,除了干记工员这份工作之外的时间,全一门心思的钻到养鸡养鸭养鹅的事情上了,对娶亲的事情是一点也不上心。

也因为两家都养了鸡鸭的事,不光许明月家的鸡蛋自由解决了,许凤台家的蛋类自由也解决了。

许凤台家人多,两只鸡生的蛋不够吃,就用鸭蛋鹅蛋来凑。

许明月的荒山养的两只大白鹅,除了养来生蛋吃肉外,实际上是养着做看家护院之用,原本许明月是想养只土狗看家护院,又怕阿锦和小狗玩的时候疏忽大意,被狗咬到,或者抓破皮什么的,这时代可没有狂犬疫苗可以打,也没有给狗打的狂犬疫苗。

许明月一到家门口的大水沟,孟福生就听到动静出来,许明月先将船锚抛上岸,再将船上的两只大背篓给孟福生拉上田埂,自己再借着孟福生拉她的手,顺势上了田埂,再一人拎着个大背篓回家。

为了防止自己每次拿出来的猪肉、排骨,外表都一样,许明月每次带回来的猪肉大小,方位,切割的形状都不一样,有时候还干脆在外面找个地方,把五花肉炼成猪油后,用陶罐子带回来,只说买的现成的猪油。

这次许明月也一样,带回来两斤五花肉,两根排骨条,还有一些吴家人给的河虾和汪刺鱼。

孟福生很自然的将许明月带回来的东西,一件件的规整起来,问她:“那些知识青年都送走了?”

许明月喝了口水,“送走了。”她问孟福生:“大队部的那三个人今天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