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说许金虎能有什么好事想着自己, 江天旺是不信的,就许金虎那个什么好事都想往自己碗里扒拉的性子,有好事他能想着自己?
他目光一下子就落到许明月身上。
许明月虽然是水埠公社的党委常委, 却没有在水埠公社内任具体职务,她的主要职务还是在蒲河口辅助许金虎搞好蒲河口的生产工作, 轻易是不来水埠公社的。
今天她和孟福生来到水埠公社, 知道如果有什么好事, 一定是许明月想到的,且是许金虎一个人搞不定的,才会想着拉自己一起。
于是他便唇角噙着笑, 坐在许金虎办公桌前的板凳上,笑看着三人:“哦?有什么好事?”
许金虎是个干脆性子,也不含糊, 把许明月跟他说的事细细说了一遍,原本还噙着笑的江天旺渐渐面色就严肃了起来, 眼底也满是认真的看着许金虎:“这可是一个大工程,这事还得找周县长才行。”
许金虎也笑呵呵的说:“孙县长那边也要说一说的。
吴城除了一把手的县委书记和二把手县长外, 下面还有三个副县长。
原县委书记和县长都因为吴城在三年旱灾中的政绩,都升上去了,现在的县委书记是原县委副书记升上来的, 县长也是原常务副县长升上来的, 加上现在的周副县长和孙副县长, 也就只有了两个副县长。
周书记原来在水埠公社就是负责党务工作的, 现在调到吴城后,仍然负责党务工作这一块,兼任县委副书记和县委党校校长,而原来在水埠公社担任生产主任的孙主任, 现任吴城常务副县长,负责吴城的生产、经济这一块,算是在他们原来的工作上,扩大到了全吴城范围,权利大了,职能没变。
表面上两个人的权利大了,但实际上他们想要从原领导班子的县委书记、县长手上拿到权利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中间的各种斗争、站队、拉拢,还仅仅是个开始。
两个人想要在吴城站稳脚跟,都还需要一个打开局面的契机。
江天旺想把这份天大的政绩给他的老领导周副县长,许金虎自然也不会忘记他自己的靠山,现在的常务副县长孙县长。
当然,他们背后私下喊他们的老领导喊县长,在真正的县长面前,还得喊副县长的,不然就得罪了县长。
在他们低声谈话的功夫,江建国已经买了三碗面条上来,给许明月三人,是他们本地特产的米面,汤多面少,上面飘着一丁点的猪油油花。
就这在水埠公社都已经是十分难得的吃食了,因为产粮大户的蒲河口连着三年种红薯,连带着水埠公社发的供应粮,也全都是红薯,能够吃到一点白米做的面条,哪怕是没有油的盐水面,依然让三人将汤都喝光了。
饶是如此,许金虎摸着肚子,依然没有吃饱,只灌了个水饱。
可这时代就这样,干部也吃不饱。
三人吃面条的时候,江天旺也没让江建国进来,而是让他站在许金虎办公室的外面守门,里面的几人依然低声讨论着这件事的具体细节。
江天旺问许金虎:“这事操作的具体方案写了吗?”
许金虎瞪眼:“我听到这丫头的话,马不停蹄的就来找你了,写什么方案?”他许金虎这辈子连方案是什么都不知道,字都写的缺胳膊断腿,让他写方案,不是要他命吗?
他眼睛不由看向许明月。
许明月从自己的竹篓中拿出早已经准备好的方案给许金虎说:“这还只是我的一个初步的想法,要具体实施,还要请县水利局的专家来具体实地考察和测量。”
许金虎和江天旺接过她递过来的两张纸,看完了后也就明白了,其实方案很简单,前面说过,就是之前没人往这方面想过,只要一想到,结合临河大队往五公山公社方向的地势,许金虎自己脑海中就能大致有个图案,况且许明月还在后面画了个初步的图。
许金虎看完了许明月写的方案和图纸后,说:“这样,你跟着我一起去趟吴城。”
这事他和江天旺两个人汇报也就完了,但偏偏江天旺是水埠公社书记,他只是个武装部主任,不然按照他的私心,他根本不想将这份大功劳给江天旺,眼见着这事绕不过江天旺这个公社书记,功劳最大的肯定是江天旺,他便想着把许明月也带到吴城,让她在吴城的领导们面前露个脸,混个脸熟,别到时候明明许明月是最大的功臣,功劳反而被其他人都占了去,许明月这个计划提出者,成了里面的隐形人。
江天旺得了许明月递过来的这么大一政绩,自然也没想着把许明月踢出去,也同意带上她一起。
许明月本来还想带孟福生在水埠公社四处转转,看能不能买点东西回去呢,她和孟福生两个人已经积攒了很多票。
几人商量定,江天旺就喊来江建国,把水埠公社的事情安排了一下,让他带孟福生去他宿舍,有什么事等他从吴城回来再说。
两个人就带着许明月一起,坐车去吴城。
倒不是江天旺和许金虎不愿意带孟福生,而是许明月知道孟福生身份敏感,来水埠公社还没事,要是去吴城,被人知道了他的身份,现在距离十、年、动、乱还有几年,暂且还没事,但过几年,假如有人想起孟福生的身份,就很不好办了。
所以孟福生的身份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他越低调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