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整个陇西的建材商会来说, 漳兴元年的正月,过得格外漫长。
刚开始知道边关需要大量石料,以为自己能赚一笔。
再得知是纪楚需要, 大家歇了心思。
本以为这就算了,又听说陇西右道的官员们, 准备强行让他们签契约, 给边关运送石料。
搞得众人胆战心惊,以为这必是亏本买卖。
等到二月初, 纪大人那边终于发话,不会强迫大家运石料, 全靠大家自愿。
当然了,他出的价钱并不高,顶多是平价。
当时就有人劝。
平价谁给你送,还是官府施压最为合适。
事实上,纪大人并未那样做,而是说工业作坊园新生产一种建材粘合剂,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
那黏合剂叫水泥。
如果想要购买水泥, 需要有运送石料的契凭。
运送两万斤石料, 可以购买五千斤水泥。
最低也是五千斤起步。
消息传到陇西建材商户们耳朵里,疑问便来了。
什么是水泥?
水泥真有那么好?
他们拼着亏本, 也要按照四比一的比例, 去运送石料, 然后买到水泥?
疑问虽疑问, 但大家默契地往曲夏州州城跑。
“虽然不知道水泥是什么!但工业作坊园出来的, 那还会差?”
“纪大人能这么自信,这东西必然不错,咱们先去看看。”
“看看?拉着石料去吧, 他们工业作坊园但凡做出来点什么,能不抢购一空吗?!”
已经有人直接带着石料去往曲夏州了!
工业作坊园做出来的新建材,就算是屎,大家也要尝尝咸淡。
对于众人的热情,纪楚丝毫不意外。
他们作坊园名声在外,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就在各方行动的时候,曲夏州的官员也在观察水泥。
纪楚既然敢押宝这个,肯定没错的。
而此刻的工业作坊园里,巨大的炼制炉,搅拌炉正在工作。
远远看过去,就像小山一般巍峨。
这让很多头一次来作坊园的人感到震撼。
周围机器的轰鸣让人觉得置身另外一个世界。
从安建三十五年开始建的工业作坊园,已经改变了太多人的生活。
平临国知道这里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可只有到了这个作坊园,才知道震撼。
整齐有序的规划,络绎不绝的车马,代表了这个世界最先进的生产力,全都在这个堪称小城镇的地方。
这里的各个作坊,吞噬着大量煤炭钢铁,制成一件件好用的机器。
虽然历时两三年时间,平临国其他的地方,也仿照曲夏州建起一个个作坊园,可论规模,论成果,这里还是别具一格,远远超过其他地方。
从陇西各地来的建材商户们,刚进来就被眼前的一幕幕震撼。
“这么高的烟囱,怎么建起来的啊。”
“还有这么多煤炭,真的用得上吗。”
“那里面是什么东西?怎么装得如此严实。”
“闲人让路!”
只听差役大喝道。
路过的伙计赶紧把他们拉开:“不要挡路啊。”
“那里装的都是火器,你们不要命了?”
火器?
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火器?
可以彻底改变战局的新式武器?
赶紧避开一点,否则就完蛋了。
众人赶紧避开,忙问道:“敢问这位小哥,水泥作坊从哪里走?”
“巧了,我正好去水泥作坊,同我一起吧。”
整个工业作坊园,跟外面的世界几乎完全不同,尤其是各个作坊所造的东西。
“这里啊,这里是造缝纫机的,你们应该都见过。”
“这里?在搞什么轨道车,说是在整个园区内铺设,到时候园内运送就会很方便。”
“水泥是从过年的时候开始研究的,你们不知道很正常啊,我们这日日都有新东西出来。”
众人说着,来到声音最大的水泥作坊。
想要造水泥,还想要价格便宜,就必须大批量生产,那样一炉的成本才能降下去。
放之前的曲夏州,肯定建不起这样大的锅炉跟搅拌机。
如今却是可以的。
谁让他有数科作为后盾。
此刻的水泥作坊里,已经挤满十几个建材商户。
刚刚赶来的刘老三听到他们那的建材商会会长笑着道:“纪大人,我们已经调拨二十万斤的石料,正在送往西北常备军的路上,还请您同那边说一下,记得接受。”
往常备军那边送东西,要有额外的准许,还要有人接。
一般来说,等事情都谈妥之后,再往那边送即可。
可这个地方的商会会长十分鸡贼,先送货,再谈事,甚至道:“银钱的事好说,大人你们先用着即可。”
刘老三听着,只觉得这人谄媚,又听人家道:“只要先把水泥的份额拨给我们家,这就行了。”
“放心,水泥的银钱我也带来了。”
这么一算,这家会长还真是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