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他们自己,晚上也是盖棉被的,谁让这东西真的暖和。
想到这,不由觉得,之前骂纪楚的话实在过分了。
反观曲夏州这边,州衙门基本已经放假,今年事情虽然多,好在都处置得妥当。
明年要做什么,大家心里都是有数的。
而且经过工司景主事周旋,已经买来大量原材料,等明年开年就能动工。
只是工业作坊园又要扩建一圈,从原本二十多个作坊,发展为三十多个作坊。
商业订单跟火器订单也能重新分配,好让一切都平衡起来。
工司明年还有个重担,那就是边关城墙以及工事的修缮,大概率会提上日程。
这件事不止曲夏州一处工司来做,大概率是五州府一起。
纪楚虽然不是工司的人了,但他到底是通判,军事上的事跟他也有关系。
他跟景主事已经商议好,边关的工事跟城墙修建,他肯定会去负责。
赶在年前,陇西右道五州府为常备军后勤筹集款项的事,自然也送到岳将军手中。
岳将军先是给皇上与内阁回信感谢,分别又给陇西右道长官们写信。
这件事的达成,让常备军五万将士们兴奋不已。
终于重视他们了!
先是火器,然后是后勤补给。
朝廷终于正式给补给了。
不仅如此,朝廷那边的冷兵器也提上日程。
冷兵器不用再研发,想来做得不会太慢。
西北常备军听到这一个个好消息,只觉得身上更暖,底气更足。
关外宵小也不用看看,他们背靠整个平临国啊!
岳将军跟邓成等人,则终于放下心里忧虑。
事后邓成也反应过来,只怕是地图的事传到皇上那,让朝中改变了想法。
没想到这次的危机,竟然能给他们提供帮助,也是让他学到了。
其实不止西北常备军受到鼓舞。
平临国各地军队,基本被这个消息振奋。
朝廷多少年没有重视他们了,以至于很多处边塞都有匪盗。
新皇终于重视他们了啊!
远在广宁卫的邓将军同样高兴。
既是为邓成所在的西北常备军高兴,同样为自己这里感到兴奋。
这几年来,几乎每年都有好消息。
听说广宁卫这边的后勤也不远了。
不说这些,只讲火器的成功,便足以让此地的将士们兴奋。
相比曲夏州那边,他们这边只能造手榴弹,而且造得比较慢。
但不管怎么说,到底是造出来了。
前段时间还用在实战上。
这东西实在太好用了。
只要运用得当,便是大杀器。
火器重启,真是再正确不过的决定。
纪楚可真是人才啊。
要是能来广宁卫就好了。
说起来,他的侄儿,以及师爷的儿子,都很不错。
正式当兵之后,进步也是非常快。
邓将军看着关外,让众人打起精神,大过年的,不能让关外的人闹事。
听说那些人看上他们的棉衣了。
这东西金贵着呢。
运过来可不便宜,绝对不能被抢。
邓将军不仅想让纪楚来广宁卫,还想把棉花种在广宁卫。
可惜纪楚还要负责西北常备军的后勤。
而棉花在他们这根本活不了。
此时的纪楚确实在筹备西北常备军的后勤补给。
实地看过,再跟将士们交流之后,纪楚对常备军那边有个大概的了解。
其实就是武器盔甲太过老旧。
这部分有火器,以及朝廷调拨,调拨这边,只有银钱到账,别的没什么问题。
另一个就是边卫的防御需要加强。
要说利用城墙彻底抵御敌军侵扰,那不大可能。
但修好之后,就不会有那样多漏洞,只要守住几个险要的口子就行。
这对西北常备军来说,压力就会减轻很多。
“都是钱。”李师爷总结道。
确实。
火器的建造需要钱。
盔甲也需要钱。
还有边卫防御加强,还要买各种材料,同样是钱。
这还没算人力跟运费。
常备军就是吃钱机器,这话一点问题也没有。
可大家又知道,如今的常备军再不给补给,那是真的要撑不下去了。
纪楚则看了看岳将军给他送来的边防图。
这图在外面已经满天飞了,给纪楚一份也不过分。
而他看的,则是关外的部分。
地图上对此也有标注,但显然不够精准。
在他的记忆里,再往西走,其实有贸易可做。
甚至有矿产可以挖。
当然了,这就是很远的地方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