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41章(1 / 2)

(' 被喊到贡院的林元志还有点蒙。

但喊着他的人嗤笑道:“一会见到周大人, 定然要道歉,知道吗。”

为什么道歉?

对方又道:“还为什么,难道不知晓, 周大人最讨厌棉花了。”

屋内听到这话的周大人沉默片刻,看了看林元志, 这才道:“其他人退下吧。”

他身边其他人欲言又止。

带着林元志过来的下属却有些得意。

到这会, 林元志已经反应过来。

因为外面的棉花之争,让周大人不高兴了?

毕竟听那意思, 他强烈支持棉花,但周大人强烈反对。

再想到这位是主考官, 就算是林元志,此刻也有点打鼓。

要知道他现在虽然是州试的州案首。

但接下来还有一道贡院的考试,被称为院试。

虽说过了州试,这院试十拿九稳,却也有例外。

自己不会真的得罪人了吧。

怪不得夫子担心不已,嘲讽他的人颇有些得意。

眼看房间里只剩下周大人跟林元志。

屋外, 以及贡院外的人则分为两派。

讨论的话题, 仍旧是棉花之争。

“周大人不喜欢棉花, 林元志却极喜欢,这合适吗?”

一句话说完, 双方争论立刻开始。

在外面的人看来, 屋内两人也在辩论这件事。

双方吵得唾沫横飞, 意外让州城更多人知道棉花。

不仅如此, 就连来曲夏州做生意的客商, 同样知道了这个名字。

喜欢棉花的人,理由很简单,保暖啊。

填充衣物里面, 就能御寒。

这对所有苦寒之地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不喜欢棉花的人,理由多多。

其一就是太过臃肿难看。

其二则是,前朝用来织布上供,还算有些品味。

今朝连上供都不必了,难道会是什么好东西?

双方看似都有道理,倒是不少务实的人心道,好不好看,尊不尊贵又有什么要紧。

穿暖才重要。

甚至有机灵的人,都准备去安丘县看看了。

要说这安丘县,最近两三年里,真是风头尽出。

从纪楚当那边的县令后,他的名字就一直在许多人耳边回响。

一会说他举人县令无能。

一会说他惩罚恶吏厉害。

后面一件件事,则证明他的能力。

其他的不说,单他写的几本关于肥料的书,就已经被更多人效仿,这种细致的农书,可以让大部分人都读懂。

从安丘到沾桥。

一件件事,都证明他的能力。

到今日州试放榜,更是一鸣惊人。

十个人上榜啊!

他们县学的本事太大了吧。

那县学择优录取是一个原因,其教学方法,肯定与众不同。

安丘县夫子原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但纪大人来之前说了,若有人问他,那便如实讲便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也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夫子认真道,“做学生的不能死读书,还要参与劳动跟实践。”

倘若是孩童,正在打基础的年纪就罢了。

但若十八九,二十多了,那就不能一味只读书。

得知这些学生,一边读书,一边下地干活时,州城读书人都震惊了。

身份尊贵的人怎么可以做体力劳动!

有辱斯文!

再听说,州案首林元志还伺候了一年的棉花地,立刻冷笑:“怪不得维护棉花,原来就是个土里刨食的庄稼汉。”

众人看过去,说话的人正是州城衙门礼司的人,也就是周大人手下。

方才就是他带着林元志进的贡院。

这个人眼神都带着轻蔑,没说出来的是,纪楚一个种田的出身,也就会摆弄这些东西。

怪不得手底下的学生也这样。

作为当地父母官,从县学出身的读书人,自然而然是纪楚“学生”。

上梁不正下梁果然歪。

外面因此吵得更厉害,甚至盖过贡院放榜的消息。

棉花之争,也算彻底拉响。

这新玩意,到底好不好啊?

一个东西有争议,就代表了它的价值。

而且不管他们怎么争,该用的人还是会用。

比如州城许多底层百姓。

老爷太太们冬日不怕冷,他们是怕的。

押车的卖货的当伙计的冬日还要送信的,心里已然有了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