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26章(1 / 2)

(' 要在呼文村建磨油作坊的事迅速传开。

其他地方倒还好, 但在魏家镇引起轩然大波。

说好的在他们镇上开呢?

不是在谈条件吗。

怎么不谈了啊。

事实证明,纪楚年前给的条件,已经是最优解。

既然你们不愿意, 还想讨价还价,那便没得可说了。

气得魏镇长同族众人冷笑, 都说了纪县令不好惹, 你们却一定要试探。

现在试探结果出来,你们满意了吗?

眼看好好的买卖落空。

人家纪县令从州城弄来的上好磨油器具, 全都准备拉到呼文村。

听说呼文村已经在修缮废弃的道观,准备把那不用的屋舍改为磨油作坊。

这话听得魏家镇众人心塞。

连正儿八经的作坊都没有, 更不会经营管理。

那极好的磨油器具送到呼文村,村民们能用得明白吗?

怎么想都觉得可气。

“要不然再去说说?”

魏镇长直接道:“你们可见过纪县令朝令夕改?”

没有。

人家来这里一年了,一个唾沫一颗钉,说做什么就做什么。

而且还听说一个传言。

纪县令去年平衡田税,交给州城的税收并不算多。

就是这样,人家在年末考核里还得了上上。

上上啊。

那就是七项考核全优。

年前道路不通, 大家也没多想。

年后那边有亲朋来信。

说纪楚可能有靠山。

否则他怎么能在那样的风评里扭转局面。

加上年后州城户司下的官吏, 推了纪楚写的几本化肥使用手册。

听说让农科的人夸了又夸, 准备印刷成册,推广到整个曲夏州。

如果说去年那会, 外面人还在议论安丘县纪县令能力不堪大用。

过了个年, 风评直接反转。

只看他那个上上的成绩, 就知道纪楚在州城衙门有人保。

不过也是。

他们跟纪县令接触也不是头一日。

普通书生官员, 哪有他这般做事游刃有余。

总觉得他不是刚刚当官, 而是做了许多年事的老吏。

纪楚听到这些议论的时候,忍不住叹气。

他是刚刚当官,但不是头一日当社畜啊。

至于所谓的后台, 他也好奇是谁。

但他现在看的,则是州城印出来的各种化肥手册。

其中有几处更改跟补充,是州城农科官吏修订,特意送过来让他看看是否合适。

如果合适的话,那就可以大量印制了。

还有,问他作者名讳如何写。

毕竟是官员,直接写上大名未免不雅,看他要不要起个什么号,又或者写自己的字。

这也太客气了。

客气到以为自己真有后台。

纪楚挑眉,直接在落款写上敬安两个字。

这是家乡夫子给他起的字,写上也合适。

李师爷道:“大人,要不要让人打听一下?”

纪楚摇摇头:“先不用管,若有需要,对方肯定会主动出来。”

有人在背后帮忙,肯定有所图。

但也不用紧张惶恐。

毕竟是自己有用,才有人去忙。

主动权在自己手中。

开年之后事情极多。

衙门上下事杂却不乱,安丘县衙门已然有了章程。

抽空之余,纪楚看了家里的回信,说年前的时候收到他们夫妇俩送的年礼跟银钱,让他以后不要破费。

还说家中兄嫂姐姐姐夫侄儿侄女们都好,爹娘身子也硬朗,让他不用担心。

纪家耕读传家,书信写的不算雅致,但词语通畅,更因真情实意多添朴实,让纪楚看得心里微动。

随即感慨,好多人啊。

这一大家子一起过年,肯定很热闹。

信里最后还是长兄的嘱咐,让他不用挂念家里,安心做事即可。

又说弟妹,也就是乐薇家中,他们也去看过了,一切都好云云。

总之一句话,在外面当官不辜负百姓信赖,不枉费纪家读书传家的德行。

不仅带来信件,家里还送回许多物件,都是家乡特产,这些特产让他们以解思乡之情。

那几箱东西里,甚至还有两颗山参,是纪楚三姐夫在山上挖的,说他体弱,让他多补补。

纪楚将信看了又看,纪家在其他读书人那里,或许只是略识几个字,却是真的把圣贤书读到心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