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县令

第23章(1 / 2)

(' 其实考课院的官员在县学门口, 就被人认出来。

毕竟三个人气势不同,身边还有那么多随从。

那宋右考还是本地教谕的三叔,能认不出来吗。

但纪楚却拦下道:“既然是微服私访, 肯定有其原因。”

让长官们看看真实情况,也没什么不好。

不管是好的, 坏的, 都可以看。

看到了才能解决问题。

但他也没想到,三个人竟然被百姓围住, 还要个说法。

等了解了过程才知道,那拿着扁担的老汉耳背, 就听到纪楚,又听到无能。

一下子就把老人家气到了。

老人家自己道:“我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未见过这么为百姓考虑的好官,你们就要把他撤走,不行!”

说着,他还道:“去年要不是纪县令送炭火衣食过来, 我说不定就死了, 还能再活到今年?”

这基本上说出许多人的心声。

从去年冬日扶济开始, 纪县令在他们心中,就是好官。

这一年来所有事情, 基本是出于对扶济的信赖。

考课院三位大人听此, 难免有些动容。

反而是纪楚有些不好意思, 他只不过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赶紧道:“好了老人家, 不管为什么,您都不该动手打人的,同周大人道个歉吧。”

老人家知道自己错怪了对方, 连连道歉,还要赔医药费。

周大人揉揉头,还是算了吧。

这老人家冬日都需要扶济过活,自己还要他赔偿,那也太不讲理了。

等纪楚陪着几位大人离开,才有人道:“这难道就是前来考究大人的官员?”

“啊?这样的话,那我们是不是给县令大人添麻烦了?”

要说麻烦,也确实有。

但不至于太多。

这经历对三位官员来说也是新奇。

再说,方才百姓们群情激奋间,还让他们了解不少实情。

甚至有些震撼。

三个人对视一眼,都从中看到惊愕。

要说官声这事,只听说过有夸大的,却从未见过这般低调的。

以他们所见所闻,随便一件事拿出去宣扬,安丘县的名声,纪楚的名声,都不至于这样差。

换句话说,纪楚只要把事情写明上报,他今年的考核绝对是上等。

再加上如此受百姓爱戴,得个上上都有可能。

毕竟以考核标准,四善三最法,那也是没问题的。

德、谨、公、勤,这四条,纪楚全部都做到了。

若他做得不够好,那百姓们根本不会为他说话,更不会因为惧怕他被撤职,就群情激愤。

至于三最。

从劝农再到抚民,再到帮忙修补房屋,不让百姓流离失所,以成流民。

这些都是实打实在做,半点没有虚假。

可他并不夸耀,甚至低调得过分了。

在驿馆住下后,三位官员不约而同齐聚。

自然要讨论纪楚的考核成绩。

“上等。”宋右考直接道,“事到如今也不瞒着大家了,考核之前,我就听侄儿提起过本地县学的事,当时就觉得安丘县县令值得一个上等。”

其中意思就是,我侄儿求情了,但跟求情没关系,实在是纪县令做得好。

陈左考停顿片刻,想到受到的嘱托,也道:“我也觉得是上等,他这官做得确实好。”

“而且也有人请求通融。”

谁啊?

宋右考跟周大人同时看过来。

而周大人自己也道:“上等。”

“若他不是上等,其他各县县令更得不到了。”

周大人也心道,还有人同他说过,给纪楚放放水的。

这么一盘算,周大人忍不住问道:“纪楚籍贯何方,师从何人?有无关系?”

否则怎么那么多人给他请求啊。

想来所有人都是一个想法。

以安丘县,纪楚在外的名声,他今年的考核必然艰难。

所以大家不约而同找人求情。

目的就是让他顺利过关。

但实际上,人家根本不需要自己放水。

凭着自己的本事,只要是不瞎眼的,全都知道纪楚这官做得如何。

倘若曲夏州都是他这样的官员,只怕不到三年时间,整个曲夏州百姓的日子都会好过很多。

更不会像其他县那样,每年冬日冻死冻残疾的数不胜数。

周大人心里一震。

纪楚不简单啊!

他背后肯定有人!

三人对视一眼。

妥了。

就是上等。

“但州城那边不好交代,户司长官肯定盯着。”

“怕什么,纪楚不愿意说,咱们帮他说啊,把事实摆在面前,户司那老头不同意也没办法。”

说话的左右考官看向周大人。

周大人点头:“没错,就是上等的成绩。”

“如果不服,就摆事实讲道理。”

纪楚今年的考核成绩确定,三个人反而放松了。

等他们离开后,教谕偷偷摸摸跑过来:“上等。”

这肯定是他三叔宋右考同他私下透露的,好让大家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