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88章(1 / 2)

(' 一顿饭吃得很是轻松。

下楼时,风调正揪着雨顺的耳朵耳提面命些什么,后者不管听没听见只管点头,口中机械般重复着“知道啦”“我记得”之类,眼角余光瞥见许栀和,瞬间亮起眼睛,一骨碌走到她身边,同时朝被迫闭嘴的风调说:“兄长,我先走了。对了,你现在可真是越来越啰嗦了。”

风调眉心一跳,眼瞅着就要动手。

雨顺语速飞快道:“走了走了,等我中秋回家吃饭。到时候你多晒些柿子,我爱吃这个。”

“……知道了。”风调说。

到潘楼时正值饭点,他们不慌不忙在楼上雅间吃饭,出来后天色已经黑了。沿街两侧灯笼次第亮起,星星点点将潘楼街映照成一片光海。

人声鼎沸,车水马龙。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九陌连灯影,千门度月华。

嬉笑着的稚童手持彩绘宫灯或风车在大人的间隙中穿梭追逐,细碎如银铃般的欢笑声入耳,许栀和被这样的气氛感染,恰好一个小孩从她身边穿行,几乎是下意识地,她忽地往下一扑,同时手掌蜷曲作猛兽利爪状,口中“哈”了一声。

小孩立时呆滞,旋即反应过来,发出一连串咯咯笑声。

许栀和蹙眉深思状:“居然没吓到。”

她在脑海中酝酿了一番,看样子将这段逗小孩不成功的小插曲抛在脑后,两人就这样相安无事、慢悠悠地走在街上,等到下一个路口时,她冷不丁转向陈允渡,将逗小孩的三个动作用在他身上。

“哈!”

陈允渡心念一动。

她这样猛地凑近,并不吓人,只让人觉得可爱的紧。

但他亦知道,她想听的并非这个。

瞬息间,陈允渡装出几分真被她吓到的样子。

许栀和十分满意,笑盈盈地眨了眨眼睛,口中没什么效用的安慰道:“没事,不会真的吃了你。”

“还是有点怕。”陈允渡说,“你牵着我,牵着我我就不怕了。”

许栀和看了眼旁边面不改色的人,没拆穿他,袖子下的手缓缓向他靠近。

陈允渡就要得偿所愿时,后面抱着字画的雨顺忽然眼尖地看见行人中一抹身影,“大娘子,郎君,那是魏大人和他身边近身侍奉的元亨!”

“嗯?”许栀和立刻踮起脚尖,朝着道路看去,“还真是。”

陈允渡默默收回了手。

魏清晏和元亨也瞧见了他们,顿步后朝这边走过来,同时拱手道:“陈大人,许娘子。”

许栀和:“魏大人瞧着刚下值?”

“是,近来开封府忙碌。”魏清晏略一颔首,“好在诸事快要告一段落,今岁冬日能好生歇息了。”

“那真是辛苦了。”许栀和感慨了几句,又道,“魏大人可是回去?我们正好顺路,不妨同行。”

魏清晏轻声应,“嗯。”

元亨瞅着自家郎君欲言又止,不过还没开口,肩膀上就多了一条胳膊,雨顺自来熟地搭着他,“你跟在你们郎君身边,会不会无趣?”

郎君勤于政事,空闲之余看书弹琴,鲜少出门。元亨别开头,“谁说我们郎君无趣?尔等凡夫俗子不懂欣赏。”

雨顺:“好好好,我是凡夫俗子,比不得元亨你大智若愚。”

元亨大惊:“你怎么知晓我叫什么?”

雨顺道:“你猜。”

元亨嘴上道:“我才不会猜。”同时心中暗暗推测,应当是陈大人身边的近随良吉告诉他的。

这人和良吉真不愧同一家出来,一样的话多,一样的自来熟。

许栀和看似两耳不闻窗外事地走着,但心念一直默默听着两人对话,雨顺的性子本来就活泼,不过在潘光身边时被风调压制了,现在整个人越来越有种往王维熙方向发展的趋势,不管是人是物,他都能唠上几句。

实际上,不止是雨顺,家中的所有丫鬟小厮、包括跟在陈允渡身后的良吉都有种王维熙化的趋势。许栀和时常能在府中听到一连串脍炙顺口的句子,尤其是小厮之间打牌输了闹别扭,双方掐着腰各站园圃两端对着放狠话,她看过几次,比戏楼子的折子戏还要精彩。这番影响有利有弊,缺点是府上闲暇时候如同养了八百只学舌八哥,吵吵闹闹,优点则是虽然他们闹归闹,但正事上从不失分寸,甚至能取维熙精华,学到了他待人接物的机灵劲。

见元亨快要招架不住,许栀和适时开口:“雨顺,你别招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