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养夫郎

第157节(1 / 1)

沿街观看的百姓直喝彩。

萧元宝见状,赶忙将一朵藏在袖间的辛夷花取出,往他身上投掷而去。

就见着一张不大秀才的脸庞。

一富家公子哥儿嗤了一声。

话音刚落,便听楼上楼下传来惊呼。

登时街市上就更为热闹了。

任珩挑起眉眼,戏谑道:“探花,你可真是风流人物呐~接了人家的花儿,可当心人家寻上门来,要你负责。”

两人一笑,拱手以贺祁北南。

虽说祁北南打地方上来,在京城并没有故交亲眷,不必做宴款待, 可没有私宴还有公宴。

凭他酒量不小,亦是吃醉了一场。

当日下朝, 翰林大学士又设宴, 邀他赴宴吃酒。

接着, 又有些官员相邀, 祁北南拣选着可去的几处,走了两场。

吏部与他批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催促他快去快回。

此番也是为了便于地方上的进士返乡整理庶务, 此后便全身心的进入官途。

车马畅通,夏月天气晴朗,赶路也快,且也不是头回走这条路了,返乡时倒是快,只费了十二日就到了县里。

一个前去拜县官,谢师长,见同窗;一个则将京城中采买的礼品送往县中来往好的人家。

忙完县里,还回了庄子,小住了两日。

只往昔一个脚盆子,如今大了,一人一个脚盆。

“如今我任官于京都,轻易不得变。他日就是到地方做官,如按寻常而言,少不得也要年之后。”

既是入了仕途,为官之人除却喜爱在自身出来的州府县城上起家经营外,另一处便是京都了。

从此处县城调于彼处州府,若无门路,大半辈子都在地方过了。

像是这些官员,即便是在地方上打转,却也积极的在京都置办产业。

祁北南姑且还未想儿孙事,自个儿和萧元宝要在京中,少不得要在那头经营。

萧护道:“我听光宗说,京城繁荣,可甚么都贵。只怕没有些银子傍身,你们日子过得紧凑,也教旁人低看。”

“县里距京遥远,不似县城与乡里这般,有个甚么事情几个时辰话便带到了。我们去了京中,萧叔在县里,多有挂记。”

萧护闻言看向了萧元宝,轻笑了一下,道:“爹老了,不似年轻的时候能出去闯荡。以前一门心思埋在山里头,后转要耕种田地,心头多不适应。如今这些年做下来,反倒是觉着比打猎的时候快活。”

祁北南倒是早猜出了萧护会如此,庄子上的庶务田恳早就能尽数料理得来了。

不过那二老身子病痛,确是在城里养老更妥帖。

萧元宝道:“明年我与阿南哥哥便要成亲,届时公务繁忙,如何有日子返还来县里。婚宴多也可能办在京城那头,莫不是爹爹不瞧我们成亲了?”

萧元宝瘪起了嘴。

萧护反倒是劝起萧元宝来:“如今北南如此出息,村里头谁待爹不是毕恭毕敬的。去了京城,未必还有这样的日子过。”

去了京城,尚且还没有这些殊荣。

萧元宝闻言脸微微一红,刮了祁北南一眼,想着都还没成亲,怎就说到这茬上了。

萧护听这话便乐呵起来了,这厢倒是答应的爽快:“到时候有了小外孙,我就过去照看孩子。”

“那就先这样说定了。”

乡下宁静,听得虫鸣蛙叫声声。

以前三步就能走出来瞧瞧村里的夏夜,如今却得走上好一会儿才行了。

只是小树或许长高长大了,田拓宽育肥了。

萧元宝想着,要是他和哥哥在京城好,那爹爹在县里也不会差。

“不怕蚊子叮,在外头瞧甚?”

烛油火贵,村上灯歇的早,还不到人定,村里也就只余下了几户富足些的人家还亮着灯。

“回来总忍不得想些小时候的事。”

萧元宝眉心微动,不由得回头看向祁北南:“我实在是想不出小时候有甚么不开心到现在也还能记得的事。”

街市摊子时新的小吃食哪种没吃过。

鞋子也各式各样的十几双,分春夏秋冬来换着穿。

方家孙婆婆哥哥姐姐的都疼他,里正大伯见着他也总从衣兜里掏东西与他吃。

萧元宝只觉得乡下的每一条小路想起来都无比的亲切。

“说着,我都想回到小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