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养夫郎

第115节(1 / 1)

“冬季天寒,买纱绸的人少, 纱绸人卖出去也没几匹布。预备存够了货, 明年开春天气暖和了再售出去。”

明达教下人开了箱子, 同祁北南点看纱绸:“这些料子唤做挽月纱, 正如郎君所言,月下能泛起粼粼之光。”

祁北南拾起一匹光滑轻薄的料子瞧了两眼,上回见到这绸纱, 还是他前去京城赶考的时候。

祁北南道:“天气暖和时身披华衣,月下赏花吃酒,何其光彩照人。”

他颇有些想知晓祁北南是如何知道并州县下的庄子里,那般远的地界上,会有这样的好料子。

祁北南并非池中之物,人自有些门道在身上。

无论他如何得知,总之是把这桩生意与了他做,又何须追根求源。

他取出此次买纱的账簿,同祁北南一观。

他手头紧,又还要遣人送东西到岭县,路费更是了不得,便只好作罢。

城中那些料子中上等,款式老旧的丝绸尚且要三四贯钱的价格,挽月纱料子虽不说上等,但新颖,这般价格买下,自然是很合适的。

纱绸人还未把生意做稳,遇见明家这般大商队,能一回盘空他的积货,足可见实力雄厚。

为此才谈了个十分低廉的价格下来。

“我与明老爷也是老相熟了,你生意的品性我是信得过的。”

他将账簿合上递还与明达:“明老爷,你说是不是?”

言罢,明达抬手,跟着的人单独抱来了个红漆描金的匣子。

“货好,迟早是要兴起。只不过遍地布行都有挽月纱,时日长短上,大有不同。”

如今得了好货,明达是生意人,看得出这东西能得利,他当然想着得更多的利。

明达想尽可能的延长这个时间,一家独自经营这桩买卖。

州府上达官显贵比地方上云集,越是昂贵市面稀少的东西,反倒是越好售出去。

一根当是十两重的规制,便等同于百两银,四根金条有四百贯钱之数。

明达见状,摸不透祁北南是个甚么心意,道:“我知若非两家交情,祁郎君定也不会选择与明家合作这桩好买卖。”

祁北南对明达的利诱十分清醒,并不心动。

只不过还是那句话,家里底子薄,绸缎是要投大钱的买卖。

倘若是自家的手艺人制造的挽月纱,那还能琢磨一番独只卖这一样料子。

若再行买卖旁的丝绸,姑且不说他们有没有这些银子投进去。

“我不是生意人,挽月纱的买卖,未有长久经营的心思。而明老爷想做挽月纱的生意,怕却不止在岭县上吧。”

今再次觉出他心有盘算且不受人左右。

祁北南看着明达:“明老爷这般有长远谋划的心思,才是商人当有的样子。商人不图利图什麽。”

祁北南道:“只是我不说,未必旁人就不能从别的路子上得知。届时又当如何?”

“祁郎君只管安心,只要你答应不张口,我自有法子防范,能保得一段时间上只两家做挽月纱的买卖。”

祁北南道:“话说在前头,对谁都好。届时若出纰漏,也勿因猜忌而伤了交情。”

明达欢喜不已:

祁北南笑了笑:“明老爷吃茶。”

商队一切顺利,拿得货也不错,不过祁北南投的钱要等着货出了才能分成拿回。

祁北南打赏了中间人半吊子钱,与萧元宝开了箱子来瞧。

女子哥儿贯常用的胭脂、玉女粉、唇脂、洗面药、澡豆儿、玫瑰碱,香水等用物;

日常家用的铜制藤花手炉、铁制莲花烛台、红

读书人的用具也有,譬如湖笔、花笺、墨池、书签一系。

“我以前竟都不晓得商队会带这么多东西回来!”

货都是从外头的州府上采买回县上的,东西不似纱绸名贵,一匹料子就得几贯钱。

且许多样式县里都没有,瞧着时新好瞧不说,又还实用,怎能不喜欢。

萧元宝嗅了这盒子香粉,又闻闻那包澡豆儿,欢喜的不行。

“我正愁着二姐儿过些日子成婚送她什麽好,时下商队带了这么多好东西回来,可再不必愁了。”

“库房里没两样东西还真是周展不开。年底上再去采买礼品送人,样样都涨价贵的不行,东西不见得好,价格却不低。”

祁北南好笑道:“再是没人比你会盘算过日子的了。”

萧元宝点头说好,又道:“挽月纱贵重,虽是要拿去卖钱的,不过我还是想自留下四匹来。”

祁北南听萧元宝的安排,点头道:“这些都是应当送的,不过依蒋夫郎的性子,只怕不肯收。不如你按照他的尺寸给做好一身送去,如此这般,他倒容易收下些。”

“哥哥不喜欢鲜亮的颜色,我瞧有一匹皎玉色的不算太鲜。”

两人说一番,最后留下了八匹挽月纱。

瑟瑟的街市因着这一抹红彩,让人觉着好似暖和了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