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千禧:从钓鱼开始发家致富

第534章 合作谈妥(2 / 2)

能拿下这么大的市场,最大的功劳还是大河渔具。

“很厉害。”黑川如实的赞叹道,一年多的功夫,能拿下这么大的市场,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大河渔具虽然厂子都没建起来,但鲢鳙饵料的口碑和销售渠道才是最大的价值。

“秦先生,我们前期可以先进行一些合作,后续产品开发也是如此。”

接下来就是正题了,两边互相给条件,满足对方的同时,让自己不吃亏。

富士的经营范围是材料,包括海钓、筏钓的线组、导环、渔轮生产等等,还是国内一部分合资汽车的配件供应商。

哪怕到了二十年后,人家的台钓鱼竿也不是主业,主业仍然是材料。

有了材料,什么生意都好做,而国内加工行业最大的短板就是材料。

秦大河需要这些,自然开始提需求。

一条t300的碳纤维生产线,大物竿不需要高碳,太脆了,t300勉强够用。

这几年先凑合,等光威那边出结果了,直接去光威订货,把国产碳纤维顶起来,才不会被人卡脖子。

后世威海渔具行业扎堆,归根结底还不是碳纤维在那里,鱼竿的生产、设计十分成熟,原材料运输也方便。

还有鱼竿的技术支援,在大物竿绝迹的年代,想要尝试着设计,只能找一些成熟的企业。

不过富士这边的外派设计师工资太高了,秦大河不想要,便拿了岛国的鱼竿参数和设计资料。

到时候去光威挖人就是,那边好歹有碳纤维鱼竿的设计经验。

拿了好处,自然要付出。

25%的股份,以及代销售海钓产品。

现在国内的海竿销售区域并不仅限于海边地区,随着中国加入wto,从今年开始,长江、珠江流域不少人都玩起了海竿、路亚竿。

这些大江大河台钓并不合适,作钓环境和大海无异的。

代理销售的海钓产品包括鱼竿、渔轮、碳素线、前导环等等。

其中碳素鱼线也是秦大河想要的,去江河湖海搏大物,普通pe线虽然耐磨,但延展力低。

尼龙线弹性好,却不适应于各种障碍区以及大江大河的复杂环境,碳素线耐磨耐拉,除了价格贵以外全是优点。

富士钓具还没有正式进入国内,就先以这种代理销售的方式摆上渔具店。

等以后正式建立合资工厂,口碑早就立起来了。

不过这种代销的关税十分高昂,鱼竿虽然不在反倾销法案的根目录范围内,但也属于高消费品。

进口产品几乎都是这样,包括刚开始的桑塔纳,二十几万一辆的价格,比人家国内还高呢。

想规避这些关税就只能建立合资工厂,给当地带来工作岗位和技术积累,也就是国内的老传统,市场换技术。

合资企业地方一般会给个免税期,加上人工成本低,利润很惊的人。

岛国的大量企业进入国内获取财富,富士自然也眼红,昨天遇到秦大河就动了心思。

回头和总部联系了之后,那边十分重视大河渔具这个新兴势力。

有广阔的销售渠道,有着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以后肯定能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现在布局十分划算。

双方都有合作意愿,自然一拍即合。

起码在前期,有外资的情况下,对大河渔具的品牌提升很大。

可以吹一下这次合作,毕竟现在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点媚外,这是不争的事实。

回头让大刘那边先注册一个品牌出来,负责代理售卖的事宜就行。

入股的谈判那边倒是大方,秦大河成立工厂和品牌,在完成和四个代理商入股之后,请专业的团队拿出评估报告,他们会按照评估报告上面的价格融资10%,再从秦大河手上购买15%的股权。

不是直接融资25%还是因为体量问题,大刘他们的股权要再次稀释,这是秦大河不愿意看到的。

现在的大河渔具也不缺运营资金,需要的是技术和稳固的基本盘。

02年这个阶段,夯实基础就行了,就算开发鱼竿也是试探性的,做好技术储备。

市场就这么大,盲目扩张没有必要。

谈了半个小时,才把细节敲定下来。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