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到时候宝儿她妈过来照顾。”
“那就好,我还琢磨着,到时候让我妈提前回来呢。”
憨娃家里也没个人,真不行老娘还得去帮忙。
“还有啊,现在宝儿肚子大了,家里鸡鸭养不过来就丢给你师娘养着,就说我讲的。”
“哦。”
秦大河摇了摇头,看自家兄弟这叼样,就知道不敢说,回头他帮忙送自家院子养算了。
反正等自己一家人出门,鸡鸭肯定要给丈母娘照顾的。
在肯德基坐了一会儿,两人便走了出去,看看姑苏的夜景。
街面上的人已经开始稀疏起来,这会儿才八点出头。
“哥,武汉那边热闹些。”
“嗯,这边的人没啥夜生活。”
憨娃五块钱买了个手串,在手上把玩了一下,准备回去送给婆娘。
秦大河看了眼,做工还行。
不过他也没买,自家婆娘好像喜欢包包,等去了深圳买点国际大牌子的。
那边有免税区,甚至办个旅游通行证去港岛那边买都可以。
呃,他在腾讯的工龄也有一年多了,应该没啥问题,社保都缴纳了呢。
从亚细亚一路走回万人码头,路上人是越来越少。
回度假酒店的路上,更是一片漆黑。
“这也不行啊,路政连个灯都舍不得按照。”骂骂嘞嘞的把车停好。
进了度假酒店,发现大刘正在大堂和人聊天呢。
“大河,怎么玩到现在。”大刘招呼了一声,“陈叔,这是大河渔具的老板,秦大河。”
“陈叔”好奇的看过来,两个黑脸汉子,短袖外露的胳膊粗壮异常,一看就是钓鱼佬。
“你好,久仰大名。”秦大河有点激动,忙不迭的上前伸出手,没想到今晚能见到光威的老板。
很精神的六十岁老头儿,毛发旺盛,双眼有神,典型的山东大汉。
憨娃儿也呐呐的跟了过来,他不认识人,只能尴尬的点点头。
“呵呵,我一个老头子,还久仰大名啊。”陈叔拍了拍沙发,“先坐,我对你才是久仰大名,刚进入渔具行业就搞出这么多东西。”
“您老珠玉在前,后辈肯定要效仿的,要不是光威先做出来玻璃纤维鱼竿,现在买一根还得几百块呢。”
哪怕是玻璃竿,刚开始都没有国产的,也是光威带头研发克服困难,才有了国产玻璃纤维做的鱼竿。
“我就是个卖鱼竿的,肯定要把你们的家伙事做好才行。”听到秦大河的吹捧,他心里稍稍有些得意。
玻璃竿生产线已经过去十几年了,没想到一个后辈还能说出来。
不过这也是撞上了,现在干渔具行业,秦大河特意在网上查了些资料,了解光威的集团的现况。
毕竟渔具这玩意,有没有碳纤维真的一个天一个地,不关注不行。
就着鱼竿的话题,两人稍微聊了下,随后陈叔开始散香烟。
这边都是老烟枪,直接就点起来了。
深吸一口香烟,秦大河好奇的问道,“光威现在也有碳纤维鱼竿,是进口原材料?”
好像早就开始研发了,具体的他也不清楚。
“哦?你对这个感兴趣?”陈叔有点意外。
“国产碳纤维必须要有,现在随便一根进口的垃圾鱼竿都要一千多,更别说其他东西了。”他接着说道。“国内钓鱼人越来越多,钱让老外挣了多糟心。”
“有见识。”
大刘都竖起大拇指,现在媚外的人还挺多的,甚至有些脑子不清楚的吹嘘“贸工技”。
没有核心科技,年年都用衬衫去换设备?
陈叔也点了点头,“今年春天我已经成立了一家子公司,专门研究碳纤维,看有没有那个运气了。”
“至于售卖的碳纤维,生产线和原材料都是进口的,成本太高。”
对于这点,他也没什么办法,研究不是一朝一夕的。
不过他还是有魄力的,现在公司的资金全压到碳纤维上去了。
“陈叔,要是资金有困难,我去找我爸,让他投点儿。”大刘顺势说道。
“呵呵,这个我和老刘自己聊,你就别掺和了。”他摆摆手。
子侄辈喜欢钓鱼,他作为渔具公司老板愿意聊两句很正常,但生意上就算了。
相反,他对秦大河很有兴趣,这一年多时间搞出不少东西。
因为鲢鳙饵料的盛行,长竿都卖了挺多的。
“我听说你去国外定制了九米的鱼竿?”
“嗯,钓大鱼就是一寸长一寸强,七米二的还是有点不够用。”他转头把钥匙拿了出来,“娃儿,去车上把我的鱼竿拿过来。”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