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147节(1 / 2)

雪下了一夜,地上一片白茫茫。

刷完牙洗完脸他就拿着扫帚扫起了雪。

王寡妇麻利的做了红枣稀饭,馏了夹着红枣的白面馒头,又做了豆腐炖鱼和辣炒猪耳朵。

家里留了半头猪,整个猪头也被留下了,那豆腐还是为了办酒席专门磨的。

姜馨玉还真是过上了睁眼就有饭吃的日子,婆母还总嫌她吃的少,一个劲儿的让她多吃点,这日子还真是美滋滋啊。

这猪耳朵真是甚合她意,脆骨让热猪耳粘糊的口感一点都不腻。

王寡妇心情也好,昨天那个小玉佛就把她征服了,如果儿媳妇不是和她亲近,哪会送她那东西呢?

“你大姐昨天说我包的腊肉包子好吃,厨房里还有几个,一会儿你都给她送回去,她今天不是要和你姐夫一起去县里。以后你想吃了,我给你做新的。”

得了便宜,夸赞别人几句当然是应该的。

“妈不但做饭好吃,对我也真好。”

王寡妇被夸的心里美,“不对自家人好,去对那路上过路的好?”

她绝对不会成为自己婆婆那种见不得儿媳妇和儿子感情好的人,这一家人过日子,就不能计较那么多。以前儿子还没结婚时,知道儿子对姜馨玉好,她心里确实酸过,可酸过后她就用她婆婆告诫自己,绝对不能成为那样惹人嫌的老虔婆。

不光几个包子,茶瓶和枕巾王寡妇都舍得让姜馨玉拿回去。

第254章 建议

姜馨玉提着东西回娘家的时候,张华和姜珍珍正准备走。

陈正宇看着她摇头,“别人家都要吃午饭了,你们才吃完早饭,我就没见过你这样的懒货。”

这小子现在压根没有青春期谈恋爱那回事,自然不知道夫妻的夜生活可以有多精彩。

陈秀云无语:“刚结婚就从婆家拿东西回来,你可真行!”

比姜盼娣还顾娘家呢,真是不知道该不该夸她。

姜馨玉挺直腰杆,略略得意的说道:“我婆母人好,还都是她让我提回来的,她就是喜欢我才对我好。”

“大姐不是喜欢昨天那腊肉包子,剩下的我婆婆都让我给她带过来了。”

姜珍珍真是受宠若惊啊。

她真心觉得小妹嫁的挺好,陈奕什么都舍得给她买,婆婆也不是个小气的。

过完年,热闹慢慢散场,姜馨玉结婚后,几乎每天都回娘家一趟,串门的人少了后,生意就恢复了。

自从结婚,她夜里就再没冷过。

王寡妇每天都会装热水袋和热水瓶提前放到她们被窝里,陈奕又像是个火炉,只要贴着他,保准暖和的一觉睡到大天亮。

不过羞愧的是,她从来没有早起过,都怪陈奕这个精力旺盛的,总是拉她做运动。

早上起床总有周围的邻居来家里串门说话,她都是被吵醒的。

王寡妇和陈奕早早就吃过饭了,给她留的饭闷在锅里,别人说着话,她闷头吃着饭。

现在左邻右舍都知道她是个懒的,天天早上不起床,饭还是王寡妇给她做好留着的。

姜馨玉出门偶尔能听到婶子大娘在背后说她小话。

在她们的口中,十里八乡都没有她这样的儿媳妇,不做饭,不起床,又懒又馋,除了长的好有工作,别的那真是一无是处。

翻炒着绿豆泥,陈秀云叮嘱道:“以后你还是起早点,这刚结婚懒几天不碍事,时间久了可不行,陈奕妈难保心里没意见。”

陈秀云都想不到,小闺女出了门就原形毕露了,连装一下都不知道装了。谁家的儿媳妇懒成她这样人尽皆知的。

姜馨玉哼道:“你可真是亲妈,我婆母都一句话不说的,最近这些天每天都有一碗鸡蛋羹呢,吃饭总让我多吃点。”

正说着话,陈正宇脸色冻的红红的从外头跑回来来,“三姑,家里发来了电报,姥姥不好了。”

陈秀云顿在当场,人都没站稳。

去年家里发了电报,说她妈身体不好了,可能撑不过去去年冬天,结果她又撑了一年。

这一次再不好,恐怕没那么容易过去了。

本来还打算着去县里,一家人拍个大合照,再去何勇家看看,现在这些都干不了了。

陈秀云和陈正宇去找大队长开了回去探亲的介绍信。

听到家里老人身体有毛病了,大队长介绍信开的很迅速。

队长觉得这些知青也是可怜,从下乡后,也就是几年回去一趟,连亲人的面都见不着几回。

陈秀云难受啊,她爹妈都没见过她生的三个闺女,这回她妈要是真出了事,她心里得多难受。

她倒是想带着闺女回去,可惜大闺女怀着孕,二闺女在县里上班,小闺女马上也要去学校教课了,剩下的小川,不是她亲生的,如果把他带回去了,那三个闺女心里会咋想呢?

走的太匆忙,都来不及给在县里的俩闺女说一声。陈秀云把小川交给了王寡妇,让他每天到她家吃饭,院子也托她帮忙看着。

陈秀云和陈正宇走了,姜馨玉也开学了。

回到宿舍后,张玲的东西已经全部消失了,学校又来了一个新的代课老师,是男的,名叫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