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年代好年华

重生年代好年华 第91节(1 / 2)

在谢晓芳家待了大半天,刘兰人挺热情,中午就怕她不够吃,一个劲的招呼她。

人和人之间都是相互的,之前是利益牵扯,现在就是正常的人情往来了。

谢晓芳家没有在乡下的亲戚,也就院里有几棵豆角,吃菜都要指着食品站,所以她妈才会打着这样的主意。

两位女同志骑着自行车往大队走,自然是少不了说话的。

谢晓芳来过一回五里桥大队,走的时候是哭唧唧走的,后来心里就隔应上了陈奕。

她二十出头,年纪不小了,同龄的女同志不少都有娃了,时隔大半年,她也定下了亲事,对象还是县里的,条件不知道比陈奕家好多少。

“馨玉妹子,等我结婚的时候,你和陈奕一起去县里喝喜酒。”

谢晓芳是故意这么说的。

一方面她就想让陈奕看看,她找了县里的,条件比他好多了,另一方面,她也是想让姜馨玉知道,她和陈奕现在没有一点关系。

姜馨玉自是应好,随即开始打听当学校和老师的事。

谢晓芳不是公办教师,算是代课老师。

学校的公办老教师是有数的,还都是“社来社去”的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原籍后担任的,公办教师的工资可不低,据谢晓芳所说,公办教师的工资应该比她的高至少二十块。学校里真正有水平的老师不太多,前几年被举报了的早就下岗改造去了,所以考核没那么难。

两人说着话,气氛还算融洽,很快到了五里桥大队。

陈秀云在地里上工呢,家里没人,只有撒开的小黑在院里啃石头玩。

谢晓芳看到这么大的狗就害怕,姜馨玉先进去把小黑拴了起来。

谢晓芳打量着院里,随口问道:“姜玉珠是不是你姐?她干什么去了?”

当初在镇子上拍电影,谢晓芳也去围观过,姜玉珠同志也算是本公社的名人了。

姜馨玉拿起自己的草帽说道:“她在县里新华书店上班呢,我妈让她个把月回家一趟。”

谢晓芳都惊了。她觉得姜馨玉家挺不得了的啊,竟然能搞到县城的工作。新华书店属于县文化局的,这工作并不好搞。

姜馨玉拿着草兜,带着谢晓芳先去猪圈找了王寡妇。

她家自留地的菜让大姐姜珍珍摘了不少,这几天西红柿都没几个红的了。

王寡妇这会儿正在猪圈外和队长媳妇几个妇女同志说话呢。她头上戴着姜馨玉给她送的藏青色的头花,这几天没少被其它妇女同志羡慕,心里也美滋滋的。

“馨玉咋回来了?不是去国营饭店上班了?”

不过一天,姜馨玉去国营饭店上班的事就传遍了大队所有社员的耳中。还有人特意去李老太面前故意挤兑,她看不上的三个孙女都有出息了。张凤梅都快酸成了柠檬精,心里咒骂着。

姜馨玉一时之间都不知道咋和人解释了,干脆囫囵说道:“今天去见了经理,要过几天才去上班。”

考核在六天后,只要她能通过,再顺利得到工作,才好对外公开。

要是过不了,工作没了,也是尴尬。

等一群妇女同志散了,姜馨玉才对王寡妇说道:“婶儿,你家自留地的菜多不多?晓芳姐想换点菜。”

王寡妇就知道她找她有事,不然咋直接带着人来了。不过这位女同志有点面熟,好像以前来过她家看望陈奕来着。

“有菜,我带你们去看看。”

王寡妇知道这是好事,自留地的菜只能自家吃,又不能拿出去卖,别人来换,那可是额外收入。

谢晓芳收了不少新鲜的菜,王寡妇帮着一块提回去。

回去的半道上碰到了嫁出去后许久未见的姜盼娣,她身上的衣服补丁可不少,整个人比以前又黑了一个度,看起来黑瘦黑瘦的,这一看就是天天在地里上工被太阳晒的。

姜馨玉和姜盼娣还能说上几句话,不过也没那么亲近,等人走远了,王寡妇说道:“盼娣可有能耐,今天回来带回来小半袋小麦粉,你二婶乐的跟什么似的,逢人就吹。”

王寡妇这语气姜馨玉一时听不出是好话还是赖话,直到她说出后半句,姜馨玉才确定她这是在嘲讽。

“她也真是的,有多的粮食也不留着自己吃,你看她瘦的跟面条一样,一阵风都能吹跑了。”

第158章 想的挺美

王寡妇的话姜馨玉不好接,后世有扶弟魔、妈宝男这些词汇来形容某些拥有某些特质的人。

她大姐夫张华多少是有些妈宝属性在身上的。

在这个年代,姜馨玉也听过别的婶子大娘议论谁家嫁出去的闺女又往娘家扒拉了什么好东西,现在姜盼娣已经初见端倪。

姜馨玉觉得自己以后是一定会补贴陈秀云同志的,就这一个妈,以后闺女都嫁出去了,她不对她好还对谁好?

天还没黑,姜馨玉已经把米汤熬好窝窝头馏好了,又炒了个黄瓜鸡蛋,弄了个糖拌西红柿招待谢晓芳。

俩人正在棚子下吃西红柿时,姜老头来了,他手上提了一个草兜的田鸡,有个十来只的样子。

姜馨玉瞬间想起姜玉珠拍电影后姜老头也是提着田鸡来示好。

这老头的意思真是浅显到直白啊。想让人领他的情却不舍得送值钱的东西。

“爷,你咋来了?”姜馨玉起身招呼,明知故问。

陈秀云在姜老头后脚进来,说道:“送这些干啥?拿回去你们自己留着吃吧。”

姜老头笑着说道:“馨玉不是爱吃这个?经常和陈奕去抓,振武抓的多,送过来些不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