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然道:“互相帮忙嘛,陆少可以相信麦良平,就信不过我?”
“呃……”
陆少看向他有些失神,拿捏不定。
周浩然给他思考的时间,看向旁边的李长兴,“李老板,你的印刷厂里,最多能招工多少?”
李长兴道:“五十人。”
“才五十人?”
周浩然皱起眉头,有些不满。
“没办法,庙太小啊。”
李长兴叹了口气。
周浩然沉声道:“不行,陆少那边需要解决两百多个国营工人的包袱,你这边必须都解决!”
“要是这样的话……”李长兴跟在他身边时间久了,也机灵了,“如果非要把这批国营工人都接收过来,也不是不行。”
周浩然眉梢一挑,“哦?怎么做?”
李长兴道:“我最近正计划着要收购三彩印刷厂嘛,如果交易顺利,把三彩印刷厂改组为长兴出版社旗下的二厂,就什么都解决了。”
“嗯,我觉得行。”周浩然连连点头,自顾自的说,“昨晚,麦总还给我打电话呢,说三彩印刷厂现在已经深陷危机。没有订单、没有客户,在《民生调查》的报道下,社会名声也毁了,说不定还会遭到相关部门的查封。”
听到二人的对话,陆少真是生生气笑。
同时,也深切感受到了麦良平跟眼前这位年轻周总的巨大差距。
此前麦良平找他。
都是求他找关系,来解决一些业务上的事。
这只会让他越来越烦。
他对业务没兴趣!
这位年轻的周总就不一样了,根本不谈业务,只围绕着他最感兴趣的话题展开。
找到命门,才能对症下药。
周浩然见他沉默了,就微笑着说:“陆少,你在三彩印刷厂也投了不少钱吧?”
陆少道:“两百万。”
周浩然转头对李长兴道:“李老板,等你收购三彩印刷厂的时候,陆少的钱,一分不少的都要退给他!一定不能让陆少吃亏!”
李长兴道:“没问题!”
陆少又好气又好笑,就好像他已经答应了似的。
周浩然道:“陆少,我看这事就这么定了吧。三彩印刷厂那边,你指望不上,麦总他自身还难保呢,他哪有能力来接收这两百多个国家工人?”
陆少对这话倒是很同意,“麦良平太让人失望。”
“那就这么定了吧!尽快的推动对三彩印刷厂的收购,等收购完成了,就可以接收这边的国营工人了。绝不会给陆少在处理其他国有资产时制造任何麻烦。”
周浩然提出了他的方案。
有半强迫的性质。
不这么办,陆少你又能怎么样?
……
要么说挫折能让人成熟呢。
麦良平终于看明白了。
跟周浩然、李长兴那伙人斗下去,没有什么好下场。
既然斗不过,那就避其锋芒。
这一次,麦良平发自内心的服软了。
他紧急开会,跟手下的几个兄弟一起,商量着应对眼下三彩印刷厂危机的办法。
车到山前必有路!
很快,他们就拿出了一揽子的策略。
一,进行安全公关整改。
公开整改措施,要求媒体正面报道,挽回声誉。
二,债务重组。
积极跟银行协调,延长还款期限或者申请利息减免,来争取喘息的空间。
三,捆绑销售回款。
推出预付款折扣或长期合作优惠,吸引客户提前支付订单款项,缓解现金流压力。同时,积极跟客户联系,让他们把到期的应收账款尽快支付。
四,挖掘国企合作。
长兴印刷厂那边的报价太低了,想跟他们竞价,这是不可能的。好在现在的政策是印刷产业要全面的向民间开放,很多国营出版社的订单也不必锁死在国营印刷厂里了,可以跟民营印刷厂合作。
不妨利用陆少的关系,拿一些国企订单过来。
民间的订单,抢不过他们。
国企的订单,靠的是关系!
这可以为三彩印刷厂找到一条生路!
五……
却没想到,这边开会呢,外面就闹哄哄起来了。
门卫老张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厂长!厂长,来人了!”
“谁来了?”
“监督局的人,说是我们厂没有安全生产,经群众举报,要对我们厂进行查封!”
“嘶!”
麦良平脚下一个趔趄,赶紧扶了一把桌子。
就觉得心头隐隐刺痛。
太他妈狠了!
他此前找陆少的关系,也让市场监督局的同志出面,对长兴印刷厂动手过。不过,当时还是太客气了,没有直接对他们进行查封,只是勒令整改。
长兴印刷厂按要求整改了。
却并没有在市场中引起太大反响。
书商们还是积极的往那边跑,要去那边下单。
现在,反击来了。
这可狠多了!
利用《民生调查》的舆论效应,可没有什么整改的商量余地,上来就是直接查封!
这是直接就往人的命门上砍啊!
“麦总……”
手底下的人都神色慌张。
“没事,没事……”麦良平知道这时候不能乱,越乱越完蛋,“你们去配合相关部门的同志,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不能查封啊!”
旁边的那个眼镜男是合伙人,他也在这个厂子里投了200万,虽然不如麦总的800万投资多,可这也是他的全部身家了。
麦良平一挥手,“没事,先配合他们!我去找人,他们今天怎么查封的,明天我就让他们怎么给咱们解封!放心,有我在,三彩印刷厂垮不了!”
(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