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拿了一百块钱,心里暖烘烘的,又觉得有点过意不去。他挠挠头说:"这钱给得也太多了吧?我其实没帮上什么大忙。要不这样,下次有啥活儿要干的,你尽管叫我,别再给我钱了。"
徐大志哈哈一笑,拍拍黄明的肩膀:"咱俩谁跟谁啊,还跟我见外?我不在学校的时候,不都是你帮我打卡签到吗?这可不就是正经工作嘛!"
他喝了口汤,接着说:"最近镜湖酒厂那边,暂时用不上咱们全上。我琢磨着,要不咱们进一批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学校里卖?够你在学校里忙活一阵子的。"
说起卖书这个主意,还是徐大志之前给黄明介绍兼职时想到的。现在武侠小说正流行,书店里新书一上架就卖得飞快。大家都爱买纸质书,捧着书本看得津津有味。
不像现在啊,人人都抱着手机,整天刷些零碎的文章看。那时卖书这生意虽然赚不了大钱,但胜在稳定。起码能让黄明在学院内把生活费挣出来,还不用逃课,顺便还能继续帮他签到。这买卖在学校里就能做,再合适不过了。
黄明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徐大志已经一挥手把事情定下来了。
看这架势,黄明知道推辞也没用,只好点点头,低下头专心干起饭来了。
下午上课后,徐大志叫住黄明说:"等会儿跟我出去一趟,咱们去找邹英有点事要做。"
黄明点点头没多问。
下午最后一节课下课铃一响,两人就匆匆离开教室,直奔供销宾馆,在宾馆前台找到了正在值班的邹英。
徐大志把邹英叫到大厅的休息处。刚落座,他就开门见山:"昨天那笔生意谈成了,现在有两件事需要你帮忙。你放心,不会让你白忙活的。"
邹英露出为难的笑容:"徐总您太客气了,我是您的员工,帮忙是应该的。不过要是请假的话,宾馆这边要扣工资......"
徐大志没搭理她的小心思,没接她的话茬,直接说:"第一件事,帮我在晚报广告部找个熟人,最好是跟你或者你亲戚朋友有沾亲带故关系的。当然,该给的好处费一分不会少。"
"第二件事,"他继续道,"工商局那边也需要找个有熟人关系的。同样,该打点的地方我都会打点到位。"
邹英听得直发愁,心里暗想:我要是有这么多体制内的关系,还用得着在宾馆当服务员吗?但她还是委婉地说:"徐总,我就是个前台服务员的,哪认识这么多体制内的人啊,这事恐怕不好办......"
徐大志用不容反驳的语气对邹英说:"给你三天时间,动用你所有的人脉关系去办这件事。实在不行的话,最多再宽限你一个星期。"
他这话说得斩钉截铁,完全没有商量的余地。
邹英还是头一回领教徐大志这种做事风格。他根本不跟人商量,直接就下达指令,把事情安排得明明白白,这让邹英深刻感受到了徐大志雷厉风行的做事方式。
中午他们就在供销宾馆门口附近的一家小餐馆随便吃了顿饭。吃完饭徐大志一点都没耽搁,马上赶回学校去了。
因为晚上还有晚自习,他已经很久没参加了。徐大志心里清楚,要是这次再缺席,班长柳慧芳肯定要发火了,他可不想惹这个麻烦。
此时,柳慧芳耳朵一热,嘀咕不知道谁又在骂她了。
……
1987年10月28日,农历九月初六,星期三。
宜:结婚、会亲友、出行、搬家、纳财、买衣服、纳畜、祭祀、造畜稠、成人礼、上梁、竖柱。
忌:动土、安葬、开生坟、行丧、伐木、作梁。
上午,徐大志安安稳稳在学院里学习了一上午。
下午,他又翘课了。
徐大志吃过中饭就跑出去了,他这次是到兴州市电视台门口蹲点去了。
在电视台门口抽了几根烟的功夫,他就跟进出电视台的人搭上话,把电视台里几个栏目编导的情况摸了个大概。
等到下班时间,徐大志精准地堵住了一位《今日观察》栏目的编导罗古风。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别说地方电视台的导演了,就是全国拍电影的知名导演也没几个钱。不像后来,导演们能拿票房分成,接各种商业活动赚外快。
那时候的导演就是拿固定工资的普通上班族,特别是在市级电视台工作的编导,这份工作就跟其他事业单位的岗位没什么两样。
罗古风在电视台一楼被徐大志突然拦下时,整个人还有点没反应过来。
徐大志笑呵呵地递上名片,不由分说就拉着罗古风往附近一家饭馆走。
两人刚坐下,徐大志就直奔主题:"罗导,我是广深市全球通营销公司在南都省的负责人。最近我们有个合作商想在你们节目里投个冠名广告,您看能不能帮忙牵个线,给安排一下?"
他说着从兜里掏出包好烟推到对方面前,"这事肯定不能让您白忙活。"
当然,这好烟是他前两天从镜湖酒厂搞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虽然一包烟在现在不算什么,但那个时候这情形可就不一样了。徐大志这手既显得大方又恰到好处,让人觉得很会办事。
罗古风摸了摸那包好烟,接过徐大志递过来的一支烟,立刻爽快地答应道:"这事简单!我这就给广告部秦主任打个电话,要是他还没下班,干脆叫他过来一起吃顿饭,你们先熟悉熟悉。"
说完就站起来,快步走回电视台一楼去打电话了,他办事的风格和徐大志一样干脆利落,说干就干。
没过多久,兴州市电视台广告部主任秦季就赶过来了。
徐大志马上递上自己的名片,接着二话不说先塞给秦季主任一包好烟,然后又顺手递上一根烟点上。
三个人坐下来后,三个老烟枪似的就立刻吞云吐雾了起来,屋子里很快就烟雾缭绕。
那时候电视广告还算是个新鲜玩意儿,找电视台打广告的厂家还没多少,更别说请电视台的编导和广告部主任吃饭谈合作的了。
所以当徐大志在饭桌上提出,想让镜湖酒厂在电视上打一个月的广告,还拜托罗导帮忙做一期专门讲黄酒专题的观察节目时,这事儿很快就谈成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饭桌上的气氛越来越热络。
刚开始大家还客客气气地称呼职务,到后来都勾肩搭背地称兄道弟了。
散场的时候,徐大志直接坐上了电视台的编导专车,一行人直奔兴州大酒店。徐大志把早就在那儿存了的两箱镜湖黄酒,这会儿取出来,给了罗导和广告部的秦主任,每人各送了一箱。
这一出手就是两箱好酒,罗导和秦主任都觉得这小伙子太会来事儿了,够意思!
当场他们就拍着胸脯说:"老弟,以后有啥事直接来办公室找我们,有啥事直接开口就行了!"
接下来要做的广告拍摄和黄酒专题节目,只要方案一定稿,他们就会第一时间通知徐大志过来审稿。
最后,这两位电视台的部门负责人还特意让司机把徐大志送回了供销宾馆那边,这待遇可真是给足了新结识小老弟的面子。
喜欢重生寒门逆袭全靠狠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寒门逆袭全靠狠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