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贵对于科研的分析,让李光南更是仿佛找到了知音一般。
他之前就隐隐约约是这样想的,生怕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将来面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讹诈时吃亏,才一直坚持搞技工贸路线,只是没有陆家贵分析得这么准确、看得这么远而已。
此时被陆家贵说出来,简直就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虽然陆家贵是老板,是董事长,是副省部级领导,但李光南此刻甚至有了把陆家贵抓到实验室去,跟他一起闭门搞科研的冲动。
有这么一个超级富豪愿意这么支持科研,每年固定投入一千万,持续至少十年,总额高达1亿,他是真的被感动了。
联想背靠中科院,背靠国家,每年都不能给他这么多科研经费,还要他苦苦哀求,打申请报告,每年才扔给他两三百万意思一下。
跟陆家贵的大方和战略眼光比起来,联想董事长真的给陆家贵提鞋都不配。
李光南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推了推眼镜,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沙哑:“陆董,真是魄力惊人,战略眼光也看得很深远,我都被你说服了。”
“不过,你是富豪,是资本家,我不信你只会投入,不要求产出。”
“这么巨额的科研投入,你有什么要求,说出来看看,我看能不能达到?”
“如果达不到的话,我也不能轻易答应,让你的投入打水漂。”
陆家贵点了点头:“李院士问得好,我是商人,不是慈善家,我的要求就是:产学研平衡发展。”
他解释道:“我理解核心技术研发的长期性和周期性,CPU、操作系统,那是国之重器,别说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不出成果都是正常的,但我仍然会坚持投入,支持您和您的团队继续研究。”
“但是,神舟电脑必须要活下去,要有自身造血的能力,这才是长久之道,不能完全靠我增资投入。”
“所以,我要求您带领团队,在搞长期研究之前,先帮我们组装一款能应用到市场上的自主品牌电脑再说,哪怕是全部买配件来组装。”
“不需要您立刻造出自有技术的芯片、主板等等,就用市场上现在能买到的、成熟的、性价比最高的CPU、主板、硬盘、内存、显卡、机箱、散热器等等,由您把关,优化系统兼容性和稳定性,组装出我们自己的神舟电脑。”
“第一款神舟电脑,一定要稳定性好、兼容性强、性价比高,先低价卖出去,占领一部分市场,赚到钱,用市场赚来的利润反哺您那些长期的、尖端的科研项目。”
“这样,科研才能可持续,才有源头活水。”
陆家贵目光坚定地看着李光南道:“只要神舟电脑能通过市场赚钱,满足自身科研需求,覆盖掉科研成本,别说十年,就算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您和您的团队想研究多久,就研究多久。”
“我要的是一个能赚钱养活自己搞研发的产学研一体式科技企业,而不是一个只能持续输血的无底洞。”
这番话,可谓是相当掏心窝子的话了,也说得很实在。
如果是之前的李光南,可能还会争辩一下,说科研最重要,赚钱要排科研后面。
但他在联想的失败,根源就是太固执,太过于理想化了,忽略了公司上上下下养那么多人、要吃饭、要发工资的需求。
因此,陆家贵产学研平衡发展的战略,才应该是合理的,既给了他攀登科技高峰的机会,又不影响公司其他人的利益,务实而富有远见。
只思考了几秒钟,已经认识到自己在联想怎么失败的李光南,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那是一种找到新战场、被充分理解和尊重的眼神。
他缓缓站起身,向陆家贵伸出手道:“陆董,您是个明白人,也是个有魄力的企业家。您的要求,合情合理,我愿意加入神舟电脑,全力以赴,先组装出一台自主品牌的电脑推向市场,再去研究简单的配件自主化,以及后面更核心的技术,最后把自主芯片、系统弄出来。”
陆家贵高兴地双手握着李光南的手,激动地摇了摇:“李院士,欢迎加入神舟电脑,今后就靠您了。”
接下来,李光南还向陆家贵推荐了一下自己的团队,称有不少跟着他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因为派系斗争,一样遭到董事长一系的打压,自己被解除了权力后,他们会更加难熬。
因此,如果神舟电脑愿意接收的话,他可以把这些人都带出来,带到神舟电脑去。
陆家贵自然是求之不得,当场同意,并表示这些人过来,工资都可以涨一倍,达到原来的两倍,并给一笔安家费。
李光南很满意,表示他马上就会去落实这些事情。
基本条件都谈好了后,李光南也是效率惊人。
被董事会上撸掉总工程师的职位,他颜面尽失,也不想再待在联想看人脸色和白眼了。
两天后,7月4日,李光南就向联想正式提交了辞职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联想的董事长假模假样地象征性挽留了一下,见李光南去意已决,便顺水推舟地签了字,心中或许还暗喜,终于甩掉了这个老是跟他唱反调的老顽固。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李光南不仅自己走,还要带走十多个高级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这下董事长就慌了。
虽然这些人都是李光南一系的,他也看不惯,但他也知道,联想不能完全没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再怎么样,也是要一些技术人员维持基本运行的。
这么多重要人员全部被李光南带走的话,岂不是把联想的技术部变成光杆司令了?
因此,董事长竭力挽留,希望留下几个人,稳住技术部基本框架,再慢慢招人补充。
结果这些人都吃了秤砣铁了心要辞职,要跟着李光南去鹏城创业。
原因嘛,自然是因为跟着李光南不仅能继续搞技术,而且新东家还加工资,直接涨一倍,那不比待在联想受董事长一系的人排挤好得多?
董事长怀疑李光南是不是要带人加入哪家竞争对手,找李光南询问,李光南却说他只是去鹏城自己创业,没有要加入哪家公司。
董事长想了想,鹏城也没什么出名的电脑公司,加上那些工程师和技术员都坚定地要走,最后董事长无奈,也只能批准了。
不然,这些人待在公司里进行软罢工、不干事儿,还要给他们白发工资,也没啥意义。
于是,李光南就顺利地带着十多个工程师、技术员集体辞职,花了个把星期处理了一番家务事后,就一起乘飞机南下,前往鹏城神舟电脑公司报道了。
喜欢重生1991:从发财证开始逆袭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重生1991:从发财证开始逆袭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