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生存指南

第210章 只有野原殿下才是救世主!(2 / 2)

曰本后世的歌舞伎表演,这时代还在萌芽状态,属于下九流难登大雅之堂的玩意儿,正儿八经的表演还是要看“能剧”——由奈良时代从中国引进的“散乐”,后来再融合本土“猿乐”才成形,又在室町时代经观阿弥、世阿弥父子改良,成为贵族专属的“幽玄”艺术,以面具、程式化动作和宗教题材为核心。

鱼住彦四郎能从泉平次手里掏出一群人来办剧团,也是有经历的人,在京都和骏府都混过,算是半个文化人,最初追求的就是往能剧方向靠拢,很想当当“艺术家”,结果排戏之后,请了原野这位唯一的“弯津贵族”来品鉴,原野却看不懂——大概就像00后看京剧一样,一句话唱三分钟,一个动作摆三十秒,一切都慢到令人发指,怎么看怎么莫明其妙。

原野趁兴而来,败兴而去,唯一能看懂的东西就是“能剧”幕间用来热场的“狂言”,也就是大白话形式的插科打诨,原野俗人一个,全身上下没一根雅骨,也就只能看看这玩意了。

当然,也不是原野一个人看不懂,“鱼住流能剧”在弯津剧院上演之后,仅热闹了三四天就门可罗雀,差点倒闭,毕竟弯津人全是泥腿子出身,还不如原野有“艺术细胞”,看过的都表示钱全白了。

鱼住彦四郎大受打击,差点一蹶不振,但在痛定思痛之后,终于想明白了。

他现在是弯津人,该服务的群体也是弯津人,凡是原野以及弯津人看不懂的就是垃圾,不然他活该倒闭。想明白这一点后,他立刻把“能剧”扔到一边,把“狂言”当成表演主体,顺便还通过泉平次的关系,把阿满又请来指导了一番,这才又开始排新戏。

这么一路倒腾下来,现在弯津戏剧多少有点后世话剧或歌舞剧的意思了,或者说有点像小品大串烧,以逗人笑为主,只是依着时代惯性,每幕之中都还要夹杂一些合唱或独唱。

服装和布景也贴近弯津现实,甚至连故事主题都变了,不再以宗教神话、鬼怪传奇为主,而是取材自民间进行改编,要像原野说的那样“贴地气”。

犬公主、阿户等人看得代入感就挺强的,看着戏剧主人公松之丸在交不起高额年贡的情况下,挺身而出,智斗豪族武士,帮全村人脱离了险境,接着又装疯卖傻,和寺庙的和尚打赌,成功帮村子免去了高利贷的利息和牛米钱。

其中扮演和尚的演员尤其出色,把口是心非,表面清高但内心贪婪演绎的活灵活现,台词也设计的相当精彩,各种双关语和谐音惹人发笑,再加上松之丸形象正面,事事料敌先机,布下层层语言陷阱,最后令和尚有苦说不出,只能独自咽下苦果,把“狂言”的幽默以及小民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非常精彩。

但随后故事又急转直下,哪怕松之丸十分机智却也在村子里待不下去了,只能背井离乡,前往京都讨生活,不过路上又被两名低级武士抓了壮丁,让他负责背行李,不从就要一刀劈了他。

不料松之丸确实聪明,找到机会,借二人洗澡之时偷取了他们的刀甲,反过来威胁他们,迫使他们学狗叫、学鸡走、唱市井小曲、脱衣跳猴子舞,最后才顺利拿上钱逃走,令这两名低级武士同样有苦难言,引得观众一片哈哈笑声。

中途,还借两名低级武士之口,小小嘲笑了一把天皇的穷困潦倒,顺便还拿以前女天皇出征朝鲜半岛两年半,坐在石头上怀孕,回来生了小天皇的事来说笑。

对此观众们也没什么太大反应,这年头朝廷早就权威尽丧,拿来当当笑料,没人会害怕什么,毕竟原野就坐在上面,有问题也是剧院的问题,笑一笑怎么也不可能找他们的麻烦。

其后松之丸顺利抵达了京都,在一家米屋找到了工作,因为人聪明,很快得到了老板的欣赏,还被老板的胖女儿喜欢上了,但松之丸还惦记着自己的小青梅,准备过几年回去娶她,坚决不从,又闹出不少笑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