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双方都可以接受并且满足对方当前需求,并且都觉得对方的要求处于自己的心理预期。
而在初次合作里,他们都认知了一个事实,他们的关系中,知识会是恒久流通的货币。
智慧宫里不会只有他们两个学者,他们的研究时光也不会放在智慧宫。那里一般安放的是艾尔海森的阅读时间,而非配合研究时间。
这是必要的。
但那段时间里,他们并没有发展出任何向对方分享琐事的分享欲,只发展出了……想要精确形容,便是分享对知识的疑问,从对方口中得到一个需要验证的答案。
彼此从阅读中看向对方,能得到的是对方对当前知识的理解,平静客观的陈述句,其后也不会附加一句“你认为呢”。
最大的改变不过是一天被课题分成了正常生活的白日,和研究课题的夜晚。
然而,在相处之中并不觉得对方的性格会如何难以忍受,与独处时得到的感受相差无几,对方存在感只体现在疑惑时必有回应上。
对知识的错误认知不会因为在争执中获胜就能由错误变为正确,这只会浪费验证时间。
所以这个课题最后是客观描述了她与艾尔海森实验的全过程,结论是“仅就作者与艾尔海森的相处而言,除了对知识永恒的疑问,相处时间的增加并不能出现过度的分享欲。”
“此结论已交与研究目标艾尔海森确认,他对此结论无异议。”
“赞迪克并不具有成为研究目标的基本条件。”
是自这个课题结束后,他们之间便建立了合作关系。
持续到现在,他们的合作关系便极为牢固。
一段合作关系中,他会得到应有的报酬,出几分力便会得几分回报。
能够互相理解的事情,便不需要多费口舌。
只是找了个舒适的坐姿,尝试观星。
晚间的放松活动。
清心看艾尔海森的命运。
两人都不是占星术士,只是平静的按照明论派的知识进行操作,也许真能看到对方的命运,也许不能。
但人类白日里看见大地,晚上便会想着抬头看一看星光。
清心看了一眼艾尔海森:“你会升职加薪。”
对于艾尔海森来说,他对目前的职位和工资显然是满意的,升职加薪意味着工作量的加重乃至失去现有的平静生活,还要处理一堆麻烦。
好消息是,清心仔细端详了艾尔海森的脸,“有转机,倒霉的应该是我的导师。”
“算了吧,我的那些话术不值得他人从口袋里掏出摩拉。”
“我不会将精力放在这种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