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会议中心的穹顶下,三十二面参赛队伍的旗帜高高悬挂。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进来,在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中央厨房区被划分为十六个对战台,每个都配备了最顶级的厨具设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和隐约的食材香气——已经有队伍开始提前准备配料了。
杨龙站在87号备战区,手指轻轻敲击着战术板。豆苗刚侦察回来,手里捧着厚厚一叠资料:"哥,打听到了!广州陈家上一轮的三道菜都在90分左右,最拿手的是'冰镇咕咾肉'和'龙虾三吃'。"
"传统粤菜讲究原汁原味,"陆子浮推了推眼镜,"他们的清蒸东星斑火候控制堪称完美,上一轮拿到了91.3分。"
砂时计嚼着口香糖,满不在乎地摆摆手:"怕什么,咱们可是干掉了盘飧府!"
杨龙的目光扫过对战表——"成都周记川味馆VS广州粤海楼"。他沉思片刻,突然转向角落里安静如常的卢如烟:"如烟,32强你上。"
如烟猛地抬头,眼睛瞪得圆圆的:"我?"
"你的'玫瑰露醉鸡'练了多久了?"杨龙问。
"三、三个月..."如烟的声音越来越小,"在游戏里几乎每天都会做一遍..."
"足够了。"杨龙拍板,"32强阵容:如烟、子浮、猫头鹰。三道川菜,全部用最基础的功夫菜。"
豆豆若有所思:"以不变应万变?"
"周老爷子说过,"杨龙拿起那把缠着红绳的老菜刀,"把最简单的菜做到极致,就是绝活。"
比赛铃声响起,第一轮对决开始。
卢如烟站在操作台前,手指微微发抖。对面的粤海楼主厨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正在娴熟地处理一只龙虾,刀光如雪。
"别紧张。"陆子浮不知何时站到了她身旁,声音平静,"就当是在周记后厨练习。"
如烟深吸一口气,取出一只三黄鸡。她没有用现成的鸡胸肉,而是选了整鸡中最难处理的鸡腿部位——这里的肉最活,也最考验刀工。
"玫瑰露醉鸡的关键在于'三浸三提'。"她小声念叨着周卓教的口诀,手中的刀沿着鸡腿骨游走,精准地分离骨肉却不破坏表皮。
对面的粤海楼主厨已经开始制作"龙虾刺身",晶莹剔透的虾肉被切成薄如蝉翼的片状,在冰盘上摆成牡丹花的造型,引来观众一阵惊叹。
如烟充耳不闻,专注地将去骨的鸡腿肉用玫瑰露酒、盐和秘制香料腌制。她的手法看似简单,实则每个动作都经过千百次练习——按摩鸡肉的力度、腌制的时间、甚至摆放的角度都分毫不差。
最关键的步骤来了。如烟将腌制好的鸡肉卷成圆柱形,用棉线捆扎,然后放入85度的水中慢煮。这个温度能让蛋白质缓慢凝固,保持鸡肉的极致嫩滑。
"温度波动不能超过0.5度。"陆子浮在一旁监控着数据。
二十分钟后,如烟将鸡肉取出,迅速浸入冰水定形。解开棉线的瞬间,鸡腿肉自然舒展,呈现出完美的玫瑰色纹理。她将鸡肉切成薄片,每一片都带着淡淡的玫瑰香和酒香,摆盘时淋上特制的醉鸡汁——用鸡汤、玫瑰露和少许蜂蜜调制而成。
"时间到!"
两盘风格迥异的菜品同时呈上评委席。
粤海楼的"龙虾刺身"晶莹剔透,配着现磨的山葵和特调酱油,造型美得像艺术品。而如烟的"玫瑰露醉鸡"看似朴素,但每一片鸡肉都呈现出完美的粉红色,纹理如玫瑰花瓣般细腻。
"这刀工..."主评委夹起一片醉鸡,对着灯光看了看,"鸡肉的纤维走向完全顺着切,入口会特别嫩滑。"
果然,醉鸡入口的瞬间,评委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鸡肉嫩得不可思议,玫瑰露的香气在口腔中缓缓绽放,最后以一丝若有若无的蜜香收尾,层次分明又浑然一体。
计分板跳动:
周记川味馆 90.7分
粤海楼 89.5分
"我...我赢了?"如烟呆呆地看着分数,直到砂时计冲过来给了她一个熊抱。
"干得漂亮!"砂时计在她脸上狠狠亲了一口,"看那个老家伙的脸都绿了!"
第二轮,陆子浮出战。
他推了推眼镜,冷静地走向操作台。对面的粤海楼副主厨正在准备"鲍汁扣辽参",食材奢侈得令人咋舌。
陆子浮却取出一块最普通的豆腐。
"他要做什么?"观众席窃窃私语。
只见陆子浮将豆腐切成四厘米见方的小块,然后拿起一把细如发丝的雕刻刀。他的手腕稳如机械,刀尖在豆腐块上轻轻游走,快得几乎看不清动作。
十分钟后,他将雕好的豆腐放入清水中,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原本普通的豆腐块在水中缓缓舒展,竟然变成了一朵盛开的菊花!每一片"花瓣"都薄如蝉翼,随着水波轻轻摇曳。
"这是...文思豆腐?"评委席上的老者猛地站起来,"但手法不一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传统文思豆腐是将豆腐切丝,而陆子浮的版本则是将整块豆腐雕成花形。他将这朵"豆腐菊"小心地移入鸡汤中,加入少许竹荪和枸杞,小火慢煨。
对面的"鲍汁扣辽参"已经完成,浓稠的酱汁闪着诱人的光泽。而陆子浮的"菊花豆腐羹"看起来清汤寡水,只有那朵绽放的"菊花"在汤中缓缓旋转。
"周记川味馆,'菊花豆腐羹',请品尝。"
评委们将信将疑地舀起一勺汤。当那朵"菊花"入口的瞬间,所有人都愣住了——豆腐在口中化开,鲜美的鸡汤与豆香完美融合,更神奇的是"花瓣"的厚薄不一,带来了层次分明的口感体验。
"每一片花瓣的厚度都经过精确计算,"陆子浮推了推眼镜,"最外层的0.1毫米,中间0.15毫米,花心0.2毫米。这样入口时会形成梯度溶解效果。"
粤海楼的副主厨脸色铁青。他的"鲍汁扣辽参"虽然奢华,但在创意和技艺上明显逊色一筹。
计分板再次跳动:
周记川味馆 91.2分
粤海楼 88.9分
两连胜!
第三轮,猫头鹰出战。
这位平时沉默寡言的战术专家,此刻站在操作台前,面前摆着一块五花肉和几样最简单的配料。
对面的粤海楼年轻天才已经开始制作"火焰焗龙虾",蓝色的火舌窜起半米高,引来阵阵惊呼。
猫头鹰充耳不闻,专注地将五花肉切成三毫米厚的片状。他的刀法没有花哨的技巧,每一刀都精准无比,切出来的肉片几乎透明,却能保持完整不碎。
"回锅肉?"评委席有人猜测。
但猫头鹰的做法与众不同。他将切好的肉片平铺在案板上,用刀背轻轻拍打,直到肉片变得更大更薄,几乎能透光。然后用盐、胡椒和少许料酒腌制,最后裹上一层薄薄的淀粉。
"这是...川式水煮肉的变种?"
猫头鹰将处理好的肉片放入滚水中汆烫,仅仅三秒就捞出,此时肉片已经卷曲成完美的"灯盏窝"形状。他另起一锅,爆香豆瓣酱和蒜末,加入高汤烧开,最后放入肉片和豆芽,淋上热油。
"周记川味馆,'灯盏窝水煮肉',请品尝。"
看似简单的一道菜,却让评委们吃得停不下来。肉片薄如蝉翼却异常柔韧,每一片都完美裹着麻辣鲜香的汤汁,豆芽的清脆更添口感层次。最绝的是那"灯盏窝"的形状,让每一口都能尝到恰到好处的肉汁与调料的平衡。
对面的"火焰焗龙虾"虽然视觉效果震撼,但味道上却略显平庸。
计分板最终定格:
周记川味馆 90.5分
粤海楼 87.3分
三比零!完胜!
成都周记川味馆再次爆发出欢呼声。街坊们把周卓围在中间,老爷子嘴上说着"小兔崽子们运气好",眼角的皱纹却笑成了花。
电视机里,主持人激动地宣布:"恭喜成都周记川味馆晋级十六强!"
画面切换到杨龙的特写,他对着镜头举起拳头,身后的团队成员们笑容灿烂。如烟偷偷抹着眼泪,陆子浮难得地嘴角上扬,猫头鹰则一如既往地面无表情,只是眼神比平时亮了几分。
砂时计一把搂住如烟:"看看!谁说我们如烟是小透明的?"
如烟红着脸,目光却不自觉地寻找着陆子浮的身影。当她发现对方也在看自己时,立刻低下头,耳根红得像她最拿手的樱桃酱。
杨龙收起战术板,目光扫过欢庆的队友们,最后落在十六强对战表上。接下来的对手会更强,但他们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
不求花哨的创新,只要把最基础的功夫做到极致。
就像周卓常说的:"把萝卜丝切得能穿针,比搞什么分子料理实在多了。"
32强赛场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忽然间,一阵比之前任何时刻都要热烈的惊呼声从东南角的对战台爆发出来。那声浪如同实质般席卷了整个会场,连正在收拾厨具的杨龙都不由自主地抬起头。
"那边怎么了?"豆苗踮起脚尖张望,却只看到黑压压的人群。
砂时计已经拽着如烟往人堆里挤:"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杨龙和豆豆对视一眼,放下手中的刀具,跟着人流朝骚动的源头走去。穿过层层围观的人群,他们终于看清了引起轰动的场景——
对战台上,一方是整齐站立的五人团队,穿着统一的白色厨师服,胸口绣着"李记"二字;而另一边,却只有一个孤零零的身影。
那人一身黑色劲装,连围裙都是纯黑的,上面用白色丝线绣着一个醒目的"悟"字。他背对着观众,正在处理一条活蹦乱跳的竹荚鱼,动作快得几乎看不清。
"这是......"豆豆皱起眉头。
"山本悟。"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南宫原不知何时站到了杨龙身旁,双手抱胸,眼神凝重,"日本人,跟山本雄二学了十年厨艺,三年前来到中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正说着,台上的黑衣厨师突然有了新动作。他放下厨刀,从案板下取出一个小巧的太鼓,摆在料理台边缘。
"他要干什么?"豆苗小声问。
南宫原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紧紧盯着台上。只见山本悟拿起一根鼓槌,轻轻敲击鼓面——
咚。
一声轻响,水槽里的一条竹荚鱼突然剧烈摆动起来。
咚、咚。
随着鼓点节奏,那条鱼竟然从水槽中一跃而出,精准地落在砧板上,"啪"地一声摔晕过去。
"这......"砂时计瞪大眼睛,"鱼听得懂鼓点?"
咚、咚、咚。
更惊人的一幕出现了。水槽中剩余的竹荚鱼一条接一条跃出,随着鼓点节奏精准地摔在砧板上,每条都恰好晕过去却又不伤及肉质。
会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神乎其技的一幕震住了。
"竹荚打鼓。"南宫原低声解释,"日本传统的炫技手法。利用竹荚鱼对特定频率声波的敏感反应,让它们'自愿'上砧板。"他顿了顿,"国内以前海捕野生黄鱼时,也有类似的击鼓捕鱼法,但用在料理台上......"
"纯表演。"杨龙一针见血,"但对评委很有效。"
果然,评委席上的几位评审已经站起身,伸长脖子看着这前所未见的料理方式。对面的"李记"团队明显慌了手脚,主厨手中的刀差点掉在地上。
山本悟这才转过身来,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他看起来三十出头,眉眼冷峻,左眉上有一道细小的疤痕。没有多余的表情,他拿起厨刀,开始处理那些"自愿"上砧板的竹荚鱼。
刀光如雪,鱼鳞纷飞。山本悟的手法快得惊人,去鳞、去内脏、剔骨,一气呵成。最令人称奇的是,他全程没有用手触碰鱼肉,仅靠一把刀完成所有操作——刀尖挑起鱼鳃,刀身压住鱼身,刀刃轻轻一划,整副鱼骨就完整剥离。
"无手料理......"南宫原喃喃道,"山本雄二的独门绝技。"
不到十分钟,一盘"刺身盛合"已经完成。竹荚鱼肉被切成薄如蝉翼的片状,在盘中摆成波浪形,旁边配着现磨的山葵和特调酱油。看似简单,但每一片鱼肉都闪烁着珍珠般的光泽,证明其新鲜度和刀工的极致。
"李记"团队的作品相比之下黯然失色。尽管他们的"葱烧海参"用料考究、火候精准,但在山本悟的表演面前,显得过于中规中矩。
计分板毫无悬念:
山本悟 93.7分
李记 88.2分
"压倒性胜利......"豆豆轻声说。
会场再次爆发出惊呼和掌声。山本悟面无表情地鞠躬,然后开始收拾刀具,对周围的喝彩充耳不闻。
南宫原拍了拍杨龙的肩膀:"如果你们打进八强,很可能会遇到他。"
杨龙没有回答,目光始终锁定在那个黑衣身影上。山本悟收拾完厨具,突然抬头,隔着人群与杨龙四目相对。那一瞬间,杨龙仿佛看到对方眼中闪过一丝挑衅的光芒。
黑衣厨师微微颔首,然后转身离去,留下会场内久久不散的议论声。
"装什么酷啊!"砂时计不满地撇嘴,"不就是会敲鼓吗?"
"不,没那么简单。"陆子浮推了推眼镜,"他全程没有用手触碰鱼肉,是为了保持鱼肉温度不受体温影响。那鼓点也不只是表演,特定频率的震动会让鱼肉肌肉放松,口感更佳。"
猫头鹰难得开口:"战术性炫技。"
杨龙收回目光,转向自己的团队:"走吧,回去研究一下这个'竹荚打鼓'。"
离开会场时,杨龙又回头看了一眼。山本悟已经消失在选手通道尽头,但那黑色的身影和那个白色的"悟"字,却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中。
成都周记川味馆的电视机前,周卓盯着屏幕上山本悟的特写镜头,眉头紧锁。他放下手中的茶壶,对满屋子的街坊说了句"出去抽根烟",然后独自走到了后巷。
月光下,老厨师从怀里摸出一张泛黄的老照片——那是二十年前的国际厨艺大赛合影,年轻的周卓站在角落,而中央聚光灯下的,正是意气风发的山本雄二。
"老东西......"周卓对着照片冷哼一声,"派徒弟来砸场子?"
他将照片收回口袋,抬头望向北方的夜空。在北京的某个赛场,他的徒弟们即将面对一场硬仗。而那个黑衣日本厨师的出现,让这场厨艺比拼突然多了一丝火药味。
喜欢游戏时空的第二次告白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游戏时空的第二次告白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