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全世界从成为亿万富豪开始

第226章 翁氏(1 / 1)

这种设施在几十年前可不便宜。

为了更好的保存家族的收藏品,翁万戈也算是尽心尽力了。

地下保险库中,摆放了一排排紫檀木制作的架子。

架子上面摆放的是一个个金丝楠木制作的盒子。

先不说里面存放的古籍和字画。

光是这些盒子都价值不菲。

全部都是清朝初期到清朝晚期制作出来的。

上面还雕刻了精致的花纹和图案。

一看手艺就不是凡品。

王修缘随手打开一个金丝楠木的盒子。

盒子里面四周垫着明黄色的丝绸。

一叠书稿放在丝绸上。

王修缘从玉佩空间里掏出一双崭新的棉布手套戴在手上。

小心翼翼的拿起了盒子中的书稿。

【常以正月二月甲乙之日,平旦,沐浴斋戒,入室东向,叩齿九通】

........

【吞符咀嚼,取朱字之津液而吐出滓着,香火中勿符纸纳胃中也。】

他仔仔细细的阅读完了全篇。

他现在无比清楚,这是唐代的《灵飞经》手稿。

《灵飞经》全名《灵飞六甲经》,是一卷着名的道家经书。

这卷经书主要阐述的是存思之法。

这卷经书的原稿是书写于唐朝开元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738年。

这卷经书的原作者目前一直没有确认,不过据传说可能是钟绍京所书。

我们后世学习临摹的小楷版本大多都是这个开元二十六年的版本。

全篇一丝不苟、风姿俊逸。

笔锋顺入为主,运笔流畅中却又十分稳健。

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于飘逸中见稳妥,于典雅中见遒劲。

是绝对的好书帖。

在明朝之前,这篇《灵飞六甲经》还不是很出名。

不过到明朝末年的时候,这篇经卷被刻入《渤海藏真帖》。

然后自此声名大噪。

无数书法大家纷纷临摹这篇经书,成为整个清朝最着名的小楷范本。

其实在明朝之前就有很多人发现这篇着名的书帖了。

着名的书法大家赵孟頫就曾写过这篇经帖。

要知道赵孟頫有个着名的称号,那就是元朝第一书法家。

这种牛人都曾临摹的经帖可想而知其含金量有多足。

王修缘看着书稿最后的落款是赵孟頫。

开心的差点跳了起来。

光是这篇赵孟頫亲笔的经帖,扔到拍卖行里拍卖。

你不掏出个一两亿人民币根本没戏。

要知道现在赵孟頫的真迹就没有低于五千万人民币的。

而《灵飞六甲经》这种长篇书法作品从来都是以亿为单位计价的。

他谨慎的将《灵飞六甲经》放回金丝楠木盒子。

然后将盒子收入了玉佩空间。

随后他又打开了一个盒子,这次是赵孟頫的《心经》。

王修缘深吸一口气,把心头的激动之情压制下去了。

随后一个个盒子被王修缘打开关上。

赵孟頫的《小楷黄庭经》、赵孟頫的《致郭右之二帖卷》

欧阳询的《仲尼梦奠帖》。

随后还有八大山人、颜真卿、钟繇等人的书法作品一一出现在眼前。

除此之外,还有《长江万里图卷》、明代画家吴彬的《勺园祓禊图》、

南宋宫廷画家梁楷的《道君像》、明代画家沈周的《临戴文进谢安东山图》、

清代画家王原祁的《杜甫诗意图轴》。

各个时期的书法、绘画、碑帖拓印、经书全部都有。

从唐朝到清朝,横跨一千四百多年的时间维度。

这翁氏家族的收藏比王修缘想象中的要丰厚多了。

在收起这些宝贝的时候,王修缘心里大概数了下。

一共有一万两千多件。

原本他预计可能只有四五千件,现在看来被打脸了。

是他和这些后人们太小看翁氏家族了。

毕竟是晚清除满清皇室之外的第一家族啊。

家族权力鼎盛了那么多年,在贪腐盛行的清朝当了那么多年的大官。

那么多下属官员投其所好送一大堆雅玩很正常。

光是这些下属每年送的文玩就不是一个小数字了。

哎~难怪清朝流行一句话。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这句话还真不是开玩笑。

不然翁同龢家族的一万两千件珍贵的文物怎么解释?

清朝官员的俸禄在乾隆朝之前比较低,那个我们就不谈了。

乾隆朝之后,一个正一品大员一整年的薪俸加上养廉银是五百九十四两银子。

再加上一年九十石的禄米,这点钱对于他们够干嘛?

还不够府里的仆人开销。

而且官越大,出门的排场就越大。

但是他们的钱都是从哪来的?

这都是个公开的秘密了,皇帝都不管的,也管不了。

虽然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最早是出自宋朝,但这句话是正儿八经在清朝出名的。

在晚清时期的广东有一个县官叫杜凤治,他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他的日记中详细记录了考试、催征、缉捕等方面公务的事情。

还有其他诸如官员的升迁任免、官场的内幕故事、清朝与外国的交涉情况、

为官当地的风土人情、物产物价等方面的内容。

杜凤治在广东为官十四年,共记录了四十册日记,近四百万字。

堪称写官场日记的第一人。

后世贪官写犯罪日记的点子,极有可能是来源于他。

在杜凤治的日记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细节。

比如在遵循上尊下卑的原则前提之下,官场自有一套调节上下级关系,互相抱团照应的潜规则。

上司对下属官员也不是随时随地能胡作非为的。

做的过分了也会遭人非议失去作为一个上官的威信。

和现代官场一样,你要是做过分了。

有些牛脾气的小官一样可以把你以及上上下下一大堆官员搞得下不来台。

然后这些上官还得去哄着他。

再比如说我们印象中的官员之间交谈交往会非常的谨言慎行。

但是在杜凤治的日记记录里面,他和其他官员的私下谈话完全是百无禁忌。

他上头的巡抚大人也会跟他抱怨自己和总督的矛盾。

吐槽总督受贿的事情。

总督、按察使、布政使这些大员也会和杜凤治这个小官闲聊的时候八卦其他的官员。

这些离谱的事情后世官员可没胆子干吧!!!

他们只敢偷偷摸摸的做。

喜欢寻宝全世界从成为亿万富豪开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寻宝全世界从成为亿万富豪开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