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留下的其实不少,普通老百姓出去摆摊开铺子,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而且还要起早贪黑,风吹日晒雨淋的。
发不了大财,但是足够让一家老小安稳过活了。
他们在地里忙的要命,一年下来能攒个二三两,都是了不得的人家。
一年就是十二两,都能买一亩中等田。再攒个八两,上等田就能买到。
风吹不着,太阳晒不着,隔三差五有肉吃,一月给一两,还给假让休息。
就连原本想回家的,都心动的不行。
暴躁易怒不细心,责任心不重的肯定不能留下的。教学生多少要耐心,不然吼多了,学生会有逆反心理。
在黎小鱼面试后,每种小吃选了三人留下任教。
当然,在他们上课之前,也需要试讲,多熟练怎么教人才行。
他选的是做豆制品,因为豆制教的品种类多。
他只要求从厨师学院出去的学生们,恪守本心,好好做菜。
到了离别的日子,厨师学院正门前的大庭院,站满了人。
这三个月,是他们最开心的三个月。
于他们来说,这就是师门情谊。是一种区别于血缘关系,但羁绊又深的感情。
学生们最感谢不舍的还是教他们养家糊口厨艺的黎小鱼,学艺前期他们真的很笨,怎么都学不会。
但师父会找到他们,很温柔的说他们很努力,也很厉害。成功就是需要从失败中积累经验,让他们不要难过,慢慢来,他会教到他们会为止。
但他们的师父,总是不吝啬于夸他们。菜切得好夸,进步了夸,终于做成了也夸。
不过师父也有严厉的时候,有人舍不得之前的油,重复用了四次就被师父凶了。
超过的话,很可能会吃坏人的肚子。不出事还好,万一出事,那就是大问题。
他们不舍,但也只能齐声道:“师父,保重。”
“诸位,要好好生活啊。”
他们有的还是老乡,一路上彼此有个照应。
丁仁因为要留校任教, 他的行李那些全都放在学院的宿舍里面。
三人一起回的村子, 丁仁帮他们拿一些行李。
他两人学的也是豆制品,和丁仁是一个想法, 学这个会的多, 感觉划算。
东西学的一样, 难免会怕后面会因为生意上的事情, 产生矛盾。
丁仁本来是最尴尬的那人,现在, 他成了另外两人最羡慕的。
赵二狗对于未来充满担忧,越是这样,就越羡慕丁仁能留下。
丁仁道:“别自己吓自己。实在不行不是还能卖一些给师父的麻辣烫铺子吗?咱们做出来的那一批,不就是给师父收去了。”
孙山石没有赵二狗那么慌,他清楚后面学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
现在只有他和赵二狗两人,等后面人多起来了,就赚不了现在能赚的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