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李鹤薇抱着热水袋走进房间,柳芸正好去洗碗,她便坐在病床右侧的陪护椅,伸手掖着被角,柔声问:“冷吗?”
陶聆摇头:“不冷。”
“室外只有14°,怎么不冷?”然而当李鹤薇的手覆在女孩的手背,才知道她没有撒谎,暖烘烘的温度,舍不得挪开。
“薇姐,反倒你,肯定冷。”夕阳将陶聆浅棕色的瞳仁照得通透明亮,扣着她手腕塞进被子的动作也和眼神一样温柔。
李鹤薇可以承受凶徒的袭击,可以承受查案时遭遇的困境,可以承受穿书后的一切千难万阻,唯独受不住陶聆身在病中,还要主动关心她。
“冷。”李鹤薇鼻头泛酸,克制着不断滋生的情绪,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需要在你被子里多呆会儿。”她生长于冬季相对比较暖和的深圳,所以难以适应蒲辰湿冷的气候,走哪儿都必须带着热水袋。
陶聆闻言,平日冷静的面容在此刻染上一层薄红,闷声不语。
李鹤薇沉吟片刻,聊天似的语气和她商量:“今晚我不回去,留下来陪你。”
预料之中,陶聆婉拒:“你明早还得上班。”
“没关系,我开车来,随时可以走。”
“四张病床都满员,睡陪护椅不舒服。”
“难道阿姨睡着就舒服?”李鹤薇一句话噎住陶聆,柳芸凑巧回来,笑着说,“小薇来啦?”
李鹤薇收回轻捏着女孩掌心的手,站起身,礼貌应道:“阿姨。”
“你工作忙,不用每天跑医院。”柳芸走至身侧,将饭碗放进置物柜,拿出两个苹果,坐在旁边削皮,“林医生说小聆恢复得好,过两天没有头晕头痛,肺炎的症状控制住就可以出院。”陶聆失温导致轻微脑水肿,虽然苏醒,但偶尔还会头晕。
李鹤薇最终没能如愿留下,被柳芸斩钉截铁拒绝。
她因此每日黄昏过来,待两个小时,然后离开。陶聆心思细腻,发现她黑眼圈越来越重,饱满的脸颊明显凹陷,在办理出院手续当天小心翼翼问出口:“最近睡得不好吗?”
“有点失眠。”李鹤薇说得轻松,事实已经连续五天只能浅眠三五个小时,每晚闭着眼睛,陶聆惨死的画面就在脑海中浮现。她虽然不停暗示颜琛被捕,对方脱离危险,但时常思忖着还有未知的隐患藏在暗处,总是心神不宁,导致白天注意力难以集中,偶尔胸闷,心悸,影响日常生活。
幸好重案告破,近期的任务都比较容易应对,不至于波及工作。
陶聆质疑:“只是有点吗?”两人站在窗边,她睫毛滤着暖光,好似贼一般,偷走李鹤薇漏掉的两拍心跳。
李鹤薇妥协,缓慢地吐出一口气:“大概asd(急性应激障碍),我在调整状态。”
陶聆眸色刹时坠落谷底,继续循循善诱:“正好在医院,我们找医生确诊,对症治疗。”因为担忧,她拿过李鹤薇搁在身后床边的手机,按亮屏幕,目视着屏保的合照,后知后觉有些唐突,进退两难。
李鹤薇感受她暴露无遗的在乎,心底暖意蔓延:“密码850808,我下载的app可以挂号。”
虽然早已知道她的密码,但听对方亲口说,陶聆垂落的左手瞬间捏紧衣角,脸颊晕着淡粉,输密码解锁手机。正值周末,心理科的主任医师休息,她选择一位副主任,排在16号。
“走吧。”李鹤薇故作镇定地接过手机。
她们在心理科1号诊室门外等候,约莫半个小时,15号出来,她进去掩住门,在桌前落座。
医生询问症状,李鹤薇隐瞒穿书,换成梦境的形式,其余如实相告。
“三个月前的某一天开始,我被一个奇怪的梦困住......”
“担心朋友再次遇险?”
李鹤薇点头:“是的。”
医生指尖敲着键盘记录:“你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负面事件产生持续的焦虑和恐惧,坐立难安,头痛失眠,已经出现轻微躯体症状。”
“您的意思?”
医生滑动鼠标,选择检查项目:“先做检查吧。”
李鹤薇搁在桌边的左手下意识蜷缩:“不是asd?”
“症状相似,但她没有出事前,你就长期处于一种精神紧绷的状态,我偏向焦虑症。”医生打印检查单,递给她,“出门左转,看指示牌。”
李鹤薇拿着两三张检查单推门出去,陶聆迎上来,言语急切:“医生怎么说?”
“没事,先检查。”李鹤薇唇角勾起一抹笑。
陶聆视线下移,目光停留在她手中的检查单上,“疑似焦虑症”五个字瞬间让她眼底雾气弥漫:“怎么会?”
“刑警多少都存在各种心理疾病,及时干预就好。”
陶聆抬手碰一下李鹤薇冰冷的手,最后轻轻圈住:“因为这个案子?”
“还有三个月前的夜袭,你记得吗?我经常胆战心惊。”
“记得。”陶聆握紧她的手,“以后如果焦虑难安,能不能让我知道?”焦虑症需要适当倾诉,减轻内心的紧张情绪。
李鹤薇望着她泛红的眼角,没有答应,也没有回绝,只是略微发力,牵着她往远处的检查室迈步。
完成系列的检查,确诊中度焦虑症。
“症状不算严重,还在可控范围,但也要引起重视。”医生建议道,“最好找机会把心事告诉朋友,学会压力的分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