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听这话,心里一个咯噔便涌起了极为不祥的预感。
按照之前的经验来看,李暄只要一有事起奏,保准不会有好事发生。
“无妨!现在的咱和之前已经不同了,不管他说什么,咱都能心如止水,都能轻松应对!”
这会,朱元璋就像是挨了无数次打之后重新来到BOSS房门口的某艾尔登之王,一脸平静地道:
“何事?你说。”
李暄深吸了一口气,掷地有声的说道:
“陛下驱除鞑虏,恢复华夏,建国大明,功比秦皇盖汉武!德越汉文压唐宗,然圣政尚有阙遗,此弊不除,恐损圣朝万年基业!致使圣朝,三百载而亡!”
话音落下。
文武百官皆是吓了个半死。
开口就是三百载而亡?
你脑袋是找别人借来的不成?
不过,有了之前多次的经验,他们这次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面面相觑,皆是满脸的困惑与好奇。
朱元璋的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心中生出怒意,说八股取士会是大明灭亡的原因之一,自己认了,说纵容藩王会令天下百姓离心背德,自己也认了,这次又准备说些什么?自己有这么不堪,做错了那么多会亡国的事情?
朱元璋严重怀疑李暄现在是为了求死在胡说八道!反正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如今的洪武朝还有什么问题,不解决会严重到亡国。
“冷静!冷静!”
“生气就上他当,顺他心了!”
朱元璋心里暗暗提醒了自己一声,马上板着脸,问道:“究竟是何弊端?你且道来。”
说的有理,他就改!
说的没理,那就当耳边风!
李暄闻言,忽地转头朝朱棣看了过去。
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朱棣心里一咯噔,下意识往后退了半步:
“你看本王作甚?”
“没什么,就是有个问题,想问问王爷。”李暄道。
“什么问题?”
“陛下在皇明祖训之中规定,朝廷当“量国力以养亲亲”,所以王爷哪怕什么都不用做,也能有用不完的银子,王爷觉得这好吗?”
朱棣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心里有说不出的紧张。
他有种感觉,自己不管说什么,怕是都落不着好。
可,李暄都已经问了,他也没法不说。
故而朱棣深思熟虑之后,道:
“这自然是极好!本王仰赖圣父慈荫,岁赐优渥,无需忧心王府开支,方可专意追剿北元残部,此诚家国之幸也!”
李暄意味深长的笑了一笑,又问:
“那,假如王爷当了皇帝,朝廷税收本就捉襟见肘,每年还得供养藩王,届时还会觉得“量国力以养亲亲”之规好吗?”
朱棣表情顿时变得有些怪异,但还是十分笃定地作答:
“自然还是会觉得它好的,诸藩皆乃本王骨肉至亲,本王供养他们,不是理所应当吗?”
“额……”话说着,朱棣忽然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他虎躯一震,脸一下就黑了。
早知道就不该说话!
什么叫假如你是个皇帝?
这是能假如的事情吗?
“别这么敏感嘛,下官只是随口一问而已,当不得真。”李暄嬉皮笑脸地说,紧接着,又问了一个问题:“那,假如每年供养藩王的开销,占了朝廷税收的三分之一,王爷还会觉得这一政策好吗?”
朱棣犹豫了一下,正想说自然还是觉得好,祖训不可为云云,之类,可还没来得及开口,就给李暄截胡抢答:“若真如李某所言,王爷定会觉得不好!是也不是?”
朱棣嘴角抽了抽,正要反驳。
就听李暄说:“藩王什么都不做,就能拿走三分之一的税收,王爷若是还觉得好,那脑子多半是有点问题。”
?
朱棣把到嘴边的话强行给咽了回去。
有种想要骂人的冲动。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
自己再反驳。
那岂不是等同于承认自己脑子有问题?
朱棣对面子看的向来是比较重的。
于是硬着头皮颔首。
“李御史说的对。”
“黄大人以为如何?”李暄又转头朝黄子澄看了过去。
黄子澄眉头微皱,谨慎地说:
“有几分道理。”
话音才落,李暄的目光就转移到了朱元璋的身上。
他立刻双手抱拳,高声道:
“臣启陛下!燕王黄公与臣圣谟同契,故臣伏惟合奏:伏乞废除《皇明祖训》“量国制以养宗亲”条,仰祈圣裁!”
这话一说出来。
朱棣与黄子澄就气的跳了起来。
“这与本王何干?”
“李暄!本官何曾答应过要与你合奏?”
“……”
李暄理所当然的说:
“你们刚刚说,我说的有道理,岂不就是同意要与我合奏?难不成,你们是在胡说八道?那可休怪本官弹劾你们欺君了。”
“???”
朱棣郁闷的差点没一口血吐出来。
但,黄子澄的反应却是相当迅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官觉得你说的有道理,是建立在供养藩王开销占据朝堂税收三分之一的前提上!可现实之中,怎么可能需要那么多的银子?莫说三分之一,如今每年供养藩王的开销,连十分之一的税收都没占!”
朱元璋已经明白了李暄这次要做的事情是什么了。
他心如止水。
这混账东西,的确聪明,一下就抓住了咱的痛点。
可是,此番与先前可不同。
供养藩王能要几个银子?
就这还能威胁到王朝根基?
扯淡!
这次任凭你说破了天!你也没理!
朱元璋马上顺着黄子澄的话说:
“黄爱卿所言有理,李暄,此事你欠考虑了。”
黄子澄振袖而起,象牙笏板在空中划出半弧,嘲讽道:
“李暄,你竟是把如此荒唐的设想当做是真的,说出此等迁阙之论,实令吾辈汗颜,《通鉴》有云“肉食者鄙”,吾今观汝台阁之议,方知古人诚不我欺,若依愚见,汝当效汉疏广悬车之智,归耕姑苏梅里,岂不胜似在此妄议祖制?免得他日青史斑斑,书作“洪武朝误国者,李暄第一”。”
朱元璋满意的点了点头。
骂的好啊!
心里一下就痛快了不少!
李暄这厮,是该骂骂!
这次咱就不信他能把这荒唐的谏言掰扯出花来!
“李暄,你在朝堂之上胡言乱语,咱要打你三十大板,你可服气?”
喜欢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说大明要完,老朱夸我千古一相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