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异能在古代开餐馆

第41章(2 / 2)

这些集众人智能而成的器具、美食,如此动人。

老爷子看着沈锦清和林煜欣赏敬佩的目光,眼底闪动着细碎的光:“如何?”

沈锦清和林煜当然大加赞赏,何况老爷子雕刻糕模的手艺早已炉火纯青,沈锦清不提,单从林煜的反应就可以看出,毕竟林煜可不是容易被其他事物打动的人。

沈锦清和老爷子虽然因为林煜有着一层亲近的关系在,但沈锦清这算是买的老爷子的手艺,按着规矩钱是要给的。

老爷子每做一批糕模所要花费的心血和精力都是难以估量的,但是通常来说只会收雇主二两银子。

二两银子看着已经是普通人家一月的收入,可老爷子好几个月都未必能找到一个定糕模的客人,冷暖只能自知。

沈锦清虽然知道老爷子不容易,但还是按照规矩,递给他两贯钱,免去了他去钱庄兑散钱的功夫。

但是在这方面一直恪守规矩的老爷子却明显的犹疑了一下,才收下这两贯钱。

沈锦清本能地觉得不对劲,正想开口,老爷子却先笑开了说:“既然模子打好了,我要做的事情就已经完成了,清哥儿,去试试吧。”

“试试我做出来的新糕模。”

他笑的慈祥,眉眼间是林煜从没见过的神色,他仿佛是对沈锦清格外和蔼,又仿佛对他花费了毕生心血的糕模和蔼笑着。

沈锦清这回没有多想,当作是老人家惯常的慈祥神色:“好,正好我把调制好的馅料都带过来了。”

“做出来了之后,请您老人家每个都细细品尝,看看我做出来的月饼味道好不好,配不配得上您的糕模。”

老头子闻言哈哈大笑。

林煜也打消了先前莫名其妙的念头,看着这两个对自己最重要的人,气氛和乐,林煜的心也跟着融化了一角。

沈锦清数了老爷子做出来的糕模大约有二十三个,每个模子芝麻、莲蓉、五仁还有鲜肉馅的各做二十个出来,忙活了一晚上居然一共做了四百六十个!

这可不是小数目,就算沈锦清有林煜和老爷子帮忙,三个人也都够累得够呛。

不过月饼本身适合这个时代的人的口味,也更适合老人家的口味。

沈锦清和林煜想着老爷子的年纪在,全程没让他干重活,只是让老爷子帮忙做些添柴烧火的工夫,因此老爷子身上的疲乏程度远远不及他们二人那么严重,于是还能兴高采烈的让沈锦清和林煜陪着搭了桌椅在院中檐下吃饼赏雪。

沈锦清虽然觉得累,但是可以吃着自己新烤出来的月饼,边品茗边看雪,浑身的疲乏瞬间就一扫而空了。

林煜就更不必说,这种程度还没他以前上山打猎来得累。

老爷子则不仅仅是吃饼,他晚饭还没吃,吃着月饼,配着沈锦清带来的爽口饭菜,喝茶都喝得更香了。

第36章

月饼做好了,写好牌子挂在店里,沈锦清准备先卖一批,火锅月饼搭配着卖。

月饼又是糖又是油的,肯定受欢迎,只是价格肯定便宜不了,沈锦清先用油纸将月饼每个单独包好,既可以散卖也可以十个捆在一起成包、成盒卖。

一个月饼成本大约在十文钱,单个的卖15文,这种成套卖的,沈锦清也区分了不同的价格。

便宜一点的用写了福字的红纸包好再用麻绳捆扎,一包卖130文,贵价一点的就打了竹盒请沈锦华还有书院一些学生在画些山水花鸟显得雅致些,数量上不多,价格上也得显得好看,卖一两银子。

沈锦清因为最近这段时间忙着辣椒干和火锅的事,中间经常只做半天生意,偶尔甚至挂牌说是整天歇业,给出的理由都是在研制新品。

上次他说研究新品,捣鼓出来的辣椒酱引起不少人的兴趣,这回又说是要研究新品,感兴趣的自然大有人在,只是不能按时营业,理所当然的也会流失许多客人。

沈锦清自己也知道这样不行,只是人手不够,厨师也只有自己一个,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现在月饼和火锅都做出来了,招伙计的事情也该提上日程了。

但沈锦清目前还没合适的人选,店外也贴了招人告示,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也只能看缘分了,眼下要紧的还是得快快把月饼和火锅的名声打出去。

沈锦清昨天一天都忙着做月饼,自然没办法开门,今日早早开门迎客,就有客人上门了。

刘麻子在隔着两条街的巷子尾都闻着味儿了,最先找上门来,“沈老板,今日开门够早,昨儿你没来我还怪想的。”

“你们家这馄饨是真香,一天不吃就馋得慌。”

早年沈锦清外祖父母的夫妻档馄饨在这镇上乃至县里也是出了名的,不只吃着香闻着也香,香味传出去十里八乡的都馋到流口水也不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