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异能在古代开餐馆

第26章(2 / 2)

而且这边打出来的优惠是新店开业前三天所有菜品一律减三文,自然没人舍得不去占这个便宜。

一碗鸡汤馄饨十六文,一碗猪骨馄饨十三文,一碗清汤馄饨八文,照这样算点一碗清汤馄饨才五文钱,很多在镇上做工的劳苦人家都愿意吃一碗清汤馄饨。

人渐渐的多了起来,店里小内堂已经坐不下了,只得让后来的客人坐外边棚子下的桌子了。

事实证明林煜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跑堂小二,他长的一副凶相,人一多起来了他忙开了,脸上的表情更是严肃,他领着客人上坐、给客人上馄饨都一副不好说话的样子,吓得来的食客也都不敢说话了,幸好馄饨还是好吃的。

卖热汤面的那对夫妇听说林煜和他夫郎在镇上的餐馆开业了,这会儿特地暂时收摊了来光顾。

林煜忙的脚不沾地这会儿见他们来了,还愣了一下:“李叔王婶,你们也来了?”

王婶乐呵呵的说了一句:“你小子和夫郎新店开业,我们夫妻俩就在西市卖汤面能不来帮衬吗?以后咱们就是同行了,要多多帮衬。”

李叔在旁边笑着的附和:“是啊,你夫郎是个有成算的,这餐馆虽然小点但看着很不错,往后肯定能做起来,你在这儿帮着自家夫郎干活,我们又大家都相熟,往后也好多交流走动。”

林煜言简意赅:“一定。”

李叔这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把沈锦清当成当家作主的了。店里其他客人不知道林煜是入赘的,见他们夫妇跟这凶神恶煞的这么说话还觉着惊奇,但此刻也回过味来,知道里面那个小哥儿才是餐馆里话事的,吃着碗里的馄饨瞬间心定了不少。

李叔和王婶点的是一碗清汤馄饨、一碗鸡汤馄饨。李叔想省着点钱就给自己点了碗清汤的了。

王婶埋怨他:“小家子气,我们都出来吃饭了,还差那几文钱吗?”

李叔好脾气道:“省点钱嘛,能多省一点是一点。”

王婶懒得说他这省钱法,挥挥筷子说:“吃馄饨、吃馄饨!”

王婶随手舀了一个进嘴里,汤汁和肉香瞬间在嘴里爆开,她张开嘴巴呼着热气:“哟,这馄饨可真香啊!”

李叔见她喜欢这么喜欢也从自己那碗里夹了一个吃,虽然觉得也好吃,但是却没王婶反应这么夸张。

有那么好吃吗?

抱着一种好奇的心理,李叔从王婶碗里夹了一只鸡汤馄饨,中间被发现了还挨了王婶一筷子,等到他这一口咬下去才知道区别在哪儿。

张叔咂摸着嘴巴心想要不多点一份鸡汤馄饨好了,就是有点浪费钱。

在场的也是这样,美味都是对比出来的,买了八文的总是对那碗十六文的感兴趣,而一旦吃过了十六文的,再吃那碗八文的就总觉得差点儿意思了。

这会儿大家也都知道这“秘制”二字特别在哪里了。

沈锦清做的馄饨用料扎实,而且店里又一律减三文,算下来就是清汤的五文、猪骨的十文、鸡汤的十三文,大家舍不得多花这八文吃鸡汤馄饨,还舍不得多花几文钱买碗猪骨汤馄饨吃吗?于是乎不少人都再叫了一碗猪骨汤馄饨。

实在囊中拮据的,吃着那碗五文钱的馄饨也是高高兴兴的,毕竟五文一碗有肉有白面的食物还是难找。

沈锦清从林煜口中知道是张叔王婶来了,探头打了声招呼,倒是没再让张叔多花钱,紧跟着就让林煜多送了他们一小碗鸡汤馄饨,也算让张叔过了干瘾。

沈锦清看人差不多的坐满了,着手开始炒辣酱。

他在从家里带来的那些东西里翻找出一个篮子,凭空从里面拿出一大把辣椒来,洗干净擦干水分后把辣酱切圈剁碎,紧跟着切了大葱段,他把蒜头和姜片切成末后和着葱段一起装了一大碗备用。

然后宽油下锅,先把芫荽、香叶、花椒、小茴香放进去炸香,等到这些香料的气味慢慢被炸出来后,再捞出这些被炸的黑焦的料渣。

这时候外边儿的客人已经陆陆续续闻到这奇异的香味了,这是一种从没闻过的、很奇怪的气味,但却让在场的人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沈锦清没停,继续往油锅里倒入葱段和姜蒜末,大火炸开,等蒜变得金黄之后,再倒入满满一盆辣椒碎进去翻炒。

辣椒呛人的气味飘出去,食客们都被呛得直咳嗽。

有个年轻的汉子实在忍不住了,连林煜都不怕了,边咳边主动问他:“咳……咳咳!你家夫郎这到底在做什么?怎么又香又呛人的?”

刚才第一个来点鸡汤馄饨的中年男人也问:“这是做什么?还有客人在你们捣鼓什么东西呢?这才开业第一天,不想开门做生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