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的御书房内,雕梁画栋间弥漫着凝重的气息。朱允炆眉头紧蹙,仿若两座小山丘聚拢在一起,额头上深深浅浅的纹路愈发明显,脚步急促而沉重,在这宽敞却压抑的房内来回踱步,每一步都似踏在心头,神色间满是焦灼与忧虑。窗外,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下零碎光影,却丝毫未能驱散屋内的阴霾。
良久,朱允炆猛地停下脚步,袍角随着惯性轻轻摆动,他目光坚定,直直地看向黄子澄和齐泰,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当下局势危如累卵,朱棣那谋逆之心早已路人皆知,昭然若揭。台岛的林墨手握重兵,麾下将士训练有素,又坐拥先进的武器装备,这般雄厚实力,若能得他相助,于我朝廷而言,无异于久旱逢甘霖,至关重要。你们即刻行动起来,在朝中广寻能言善辩之士,仔细甄别,挑选出最为合适之人,带上丰厚无比的礼物,即刻启程前往台岛,想尽一切办法,务必说服林墨站到朝廷这边。”
黄子澄听闻圣意,神色瞬间一凛,周身仿若被一股无形的庄重之气笼罩。他忙不迭地撩起袍角,动作娴熟而又满含恭敬,身形微微躬身,姿态放得极低,似要将自己的谦卑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紧接着,他声音洪亮,仿若洪钟般应道:“陛下请放宽心,臣定会使出浑身解数,广察细访,于朝中诸多能臣之中,精挑细选,定能选出那最为合适之人,前去游说林墨。只是,臣斗胆一问,不知陛下此番打算许以林墨何种好处,也好让臣心中有数,更周全地谋划说辞,让那林墨心甘情愿归附朝廷。”
朱允炆听闻此言,目光凝滞,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殿内一时静谧无声,唯有烛火轻轻摇曳,似在为这凝重的气氛添上几分不安。片刻之后,朱允炆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仿若已将诸多考量抛却,下定决心。只见他微微昂首,缓缓开口:“若林墨肯归顺朝廷,朕即刻封他为郡王,赐黄金万两。这黄金,每一块皆为足色赤金,在我大明官办的铸金工坊中精心铸制,每一块之上都清晰地铸有我大明官印,彰显其尊贵与正统。另赐绸缎千匹,皆出自苏杭之地,由当地最为上等的织工,耗费无数心血精心织就。那绸缎之上的花色,或是娇艳欲滴的牡丹,或是灵动飘逸的祥云,精美绝伦,世间罕见。还可在京城最为繁华之地,赐他一座宏伟府邸。府邸之中,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处处彰显着奢华。庭院深深,曲径通幽,假山水榭一应俱全,让他尽享这世间荣华富贵。再者,台岛可继续保持自治,一应事务皆由他自行管理,朝廷绝不插手,只待他岁岁来朝,以示臣属之礼。”
与此同时,燕王府中,夜幕深沉,唯有室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朱棣与道衍和尚相对而坐的身影。朱棣神色凝重,目光中透着破局的决心,微微皱起的眉头尽显对局势的考量,缓缓开口道:“林墨此人,绝非池中之物。其麾下势力日渐壮大,水师战力更是独树一帜,在沿海一带无人能及。如今我靖难之役正处关键时期,若能将他纳入麾下,无异于为我军增添如虎添翼之力,胜算必将大增。” 朱棣目光炯炯,神色坚定,仿若已看到胜利曙光,挺直的脊背彰显出不容置疑的王者之气,“本王打算派府中最得力的谋士前往台岛,带去本王的亲笔信。信中,本王将许以他更高的爵位,远超朝廷所封。财宝更是不计其数,珍珠玛瑙颗颗圆润硕大,翡翠玉石色泽温润、质地细腻,堆积如山。只要他愿意助我一臂之力,待日后天下太平,四海归一,他定将成为我大明最富有的人之一,尽享无尽尊荣,朝堂之上亦有他一席之地,家族荣耀世代绵延。”
道衍和尚微微点头,他身着一袭灰袍,面容清癯,眼中仿若藏着幽邃的深潭,闪烁着令人难以捉摸却又满含智慧的光芒,在烛火映照下更显神秘莫测,缓缓开口道:“王爷此举甚妙。林墨这般聪慧之人,在这乱世纷争中,定能洞察当下局势的微妙,权衡利弊,做出于自身最为有利的正确选择。以王爷开出的优厚条件,林墨若识时务,必不会错失良机。”
过了不多时日,朱允炆和朱棣的使者便如约定好似的,先后踏上了台岛的土地。朱允炆的使者一身锦缎华服,色泽鲜亮,绣纹精致,彰显着其身后朝廷的尊贵与富庶。他面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那笑意仿佛能沁入人心,见到林墨后,极为恭敬地双手高高捧起国书和礼单,动作间满是尊崇之意,口中说道:“林大人,陛下对您可是极为看重,赞不绝口。此番特命下官前来,若是您能顺应天命,归顺我大明朝廷,郡王之位即刻便能授予您,黄金万两、绸缎千匹亦将作为赏赐,送到您的府上。并且,陛下圣明,已然恩准台岛往后依旧由您全权自治,朝廷绝不插手干涉台岛的任何事务,如此诚意,还望林大人莫要辜负。”
林墨面色凝重,双手稳稳接过那卷象征着重大意义的国书。他缓缓展开,随着那泛黄的纸张一点点被摊开,一股古朴且庄重的气息弥漫开来。他的目光如炬,逐字逐句扫过国书上的内容,眼神愈发深邃。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渐渐拧成一个深深的 “川” 字,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峦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挤压,陷入了无尽且深沉的沉思之中。国书上的字句,每一个都像是被岁月赋予了灵魂,承载着沉甸甸的历史责任,每一个字都仿佛有千钧之重,丝丝缕缕牵扯着台岛未来的走向,关乎着这片土地上万千民众的命运与福祉 。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恰在此时,朱棣的使者快马加鞭赶到,使者身形矫健,翻身下马后,疾步上前,双手恭敬地捧着朱棣的亲笔信,神色诚挚,言辞间满是恳切:“林大人,王爷对您的大才钦佩已久,渴慕之心如大旱之望云霓。此番王爷起事,志在天下,若大人肯出山相助,成就这一番大业,王爷亲口承诺,必封您为一字并肩王,享无上尊荣。至于赏赐的奇珍异宝、田庄府邸,更是不计其数。届时,大人位极人臣,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定能青史留名。”
林墨双手微微颤抖着接过信件,逐字读完,信中的每一个字都似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在他的心间。他深知,这两方势力抛出的橄榄枝,无论握住哪一根,都将如同开启命运的齿轮,台岛的未来将被彻底改写。片刻后,林墨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波澜,回到府邸。一进大门,他便立刻命人召集陈风、李明等一众心腹幕僚,众人齐聚一堂,一场关乎台岛命运的商议,即将拉开帷幕 。
“大人,朱允炆虽贵为正统,但其性优柔寡断,行事常犹豫不决。朝堂之上,各方势力明争暗斗,矛盾错综复杂,政令难出中枢,整个朝廷一盘散沙,实在难以凝聚力量应对变局。反观朱棣,素有鸿鹄之志,野心勃勃,且谋略过人、雄才大略,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若我等倾尽全力助他夺得天下,以其雄图霸业之心,日后必能开创一番盛世。彼时,我台岛与之修好,或可得诸多便利,于台岛之发展,大有裨益。” 陈风目光炯炯,言辞恳切,率先发表自己的看法。
就在这时,一位谋士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想法,插话道:“虽然您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目前朱棣的兵力与朝廷相比,实在是相差悬殊啊!他的军队数量甚至不足朝廷的十分之一,如果真的硬碰硬打起来,胜负实在是难以预料啊。而且,虽然朱棣的军事才能确实非常出众,但朝廷毕竟还是有一定底蕴的,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嘛。所以,真要全面开战的话,朱棣最后是否能够取得胜利,还真的很难说呢。”
李明听完这位谋士的话,不禁缓缓地摇了摇头,他的脸上露出了深思熟虑的神色。过了一会儿,他才神色凝重地开口说道:“确实,朱棣的兵力确实不占优势,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朝廷内部的混乱状况啊。如今,朝廷中的武将们都被边缘化了,军队的调动也变得异常艰难,这样一来,朝廷根本就无法发挥出它应有的实力。相比之下,朱允炆虽然现在势力比较微弱,但是他所开出的条件却非常诱人啊。他不仅答应让我们台岛继续保持自治,而且岛上的一切事务,朝廷都不会过多地干涉。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自行管理政务、屯兵、通商等等。这种自治的权力,对于我们台岛的发展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们实在是难以轻易舍弃啊。”
众人听了李明的话,瞬间议论纷纷,你一言我一语,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有人觉得朱棣行事果敢,或许更能成就一番霸业,相助朱棣,日后台岛或许能获取更大的利益;有人则认为朱允炆毕竟是正统君主,即便如今势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且其给出的自治条件诚意满满,不可轻易放弃。一时间,议事厅内人声嘈杂,气氛紧张。林墨坐在主位上,脸色凝重得仿若覆了一层寒霜,始终沉默不语。他心里无比清楚,这个决定一旦做出,便再无回头之路。台岛将如一叶孤舟,被彻底卷入这场波谲云诡的权力纷争之中,未来究竟是福是祸,无人能够预知 。
喜欢我何时可以回去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我何时可以回去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