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第12章 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不能直视(1 / 1)

割回来的肉就算是吊在井里也存不了多久。

第二天一早。

苏丰去地里忙活,顺便带上了两个儿子。

苏行和张氏搭苏小叔的牛车,把发好的巧芽送去天香楼。

苏润和李氏掐着早饭后的时间点出门。

他们拿着肉、鸡蛋和巧芽,上门拜访大伯苏安福。

一般情况下,农家走亲戚不会拿这么多东西。

但苏安福是他们嫡亲的大伯,过去没少照应他们家。

而苏润日后也要经常麻烦苏安福。

他们怎么也不能空手上门。

“大伯,大伯娘,我是翠莲!”

李氏挎着篮子,敲敲门,中气十足的冲院子里喊。

李氏原名李翠莲。

十岁的时候,双亲过世。

亲戚都嫌弃她不祥,无人收养。

苏父苏母去后山砍柴,见她倒在林间实在可怜,就把她带回来当童养媳养着。

一转眼,她在苏家也十多年了。

很快,里头传来动静。

“嫂子,今儿怎么有空过来了?”

打开门,看见苏润也跟在后面,苏远河两眼一亮。

“润子,你也来了?”

将门口让开,供李氏通过。

而后苏远河单手一抓,就把苏润身后的背篓,背在了自己身上。

“刚才还说明天去找你,没想到你就自己送上门了!”

苏远河揽着苏润,哥俩好地道。

苏安福家也有八九亩地要忙活。

不过他们家里劳动力也多,早早就种完麦子了。

地里没活。

苏远河就盘算着跟两个大哥一起去城里帮人卸货。

一人一天也有个二、三十文呢!

走到堂屋外,就见苏安福对妻子周氏道:

“拿些钱去城里割半斤肉回来!”

苏安福年过半百,胡须灰白,因为家境尚可,所以稍显富态。

每次苏丰他们上门,苏安福都得留他们吃顿饭再走。

也会特意吩咐家里买些肉。

苏安福和周氏共有三子两女。

两个女儿早已经嫁了人。

三子分别是:长子苏远山,次子苏远川和幼子苏远河。

苏远山膝下有两儿一女,苏远川也有一儿一女。

算起来一家也是十多口。

“又有口福了!”

苏远河挤眉弄眼,用力揽了揽苏润肩膀。

其余人也见怪不怪。

只有老二苏远川的媳妇郑氏,不阴不阳的说了句酸话:

“堂嫂家里又有什么事?”

“小堂弟这次居然也来了!真是稀客啊!”

李氏有些尴尬。

苏父苏母去世得早,苏丰头两年立不住,常上门找苏大伯求助。

后来孙风兰作妖,李氏又上门请苏大伯管小弟。

而苏大伯也有意关照苏丰几人。

每次上门,必定厚待。

这一来二去,积少成多,郑氏心里难免有芥蒂。

但郑氏人也不坏,就嘴上说两句而已。

说到底还是穷闹的。

“不会说话就滚出去!”

苏安福瞪了眼郑氏,又对苏远川道:

“老二,管好你媳妇!”

苏安福身为一家之主,一向威严。

苏远川投给李氏一个歉意的眼神,立刻拉着郑氏出去了。

大伯娘周氏把钱拿给大儿媳小周氏。

李氏忙上前两步:

“大伯娘,我拿肉了,不用去城里割!”

李氏扒开篮子,露出里面一大块肉和小半篮子鸡蛋。

这看得众人都是一惊。

这是出什么事儿了,拿这么多东西上门?

“远山,远河,你们全都出去!”苏安福神色微变,很快恢复了平静。

二弟早逝,他身为大哥,不能眼睁睁看着二弟骨血遭难不管。

苏远山问都不问,带着媳妇儿女就往外走。

苏远河不想走,抬眼却见他爹的脸色是前所未有的严厉。

一时间也愣住了。

苏润见架势不对,急声解释:

“大伯,误会了!”

“我近日卖巧芽赚了些钱,就来看看大伯。”

苏润一把抢过背篓放在地上,掀开麻布,露出里面水嫩嫩的巧芽:

“就是这个!”

“我想带着远山哥他们一起干!”

声音落下,满堂寂静。

众人面面相觑。

苏安福干咳一声,略微有些尴尬。

“远山,把远川喊回来!”

很快,妇孺都被打发出去。

李氏也主动提出去厨房帮忙。

苏润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将自己卖巧芽,打算趁着被人研究出来前,抢占市场的事情一一说清楚。

苏远山三兄弟听完后很是意动:

就算是一天只能卖五十斤,那也有一百文了!

苏远河勾着苏润脖子,美滋滋地:

“好小子,就知道不会忘了你哥!”

这可比他去给人扛麻袋轻松多了!

苏远山和苏远川不约而同地看向苏润,目光格外火热。

苏安福摸摸胡须,很是欣慰。

过去再混不吝,有好事还是想着家里!

果然一家人就是一家人,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安福想了想,又问:

“润子,既然这巧芽做不了多久,能不能让族人一起?”

苏安福知道:

让苏润无私奉献,是有些过分。

但他毕竟是苏家族长。

有时候难免要为全族做打算。

而苏润如果能借这个机会,改变在族人心中的印象,也没坏处。

这个问题苏润也早就想过。

但现在还不行。

“大伯,市场上巧芽多了,就会不值钱。”

“万一大家砸在手里,赔本都卖不出去怎么办?”

“到时候族人不仅赚不到钱,我们还落不着好!”

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不能直视:

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若是族人知道了赚钱的办法,说不定会有一些贪心的,将豆子全发了去卖。

可玉泉县就那么大点,一天能消耗多少?

他总不能辛辛苦苦忙活一场,钱没赚到,还落得一身埋怨吧?

苏润宁愿低估人性,也绝不高看人心。

苏安福叹气。

苏润趁机又道:

“但大伯说得也对!”

“一笔写不出两个苏字。咱家吃肉,总不能让族人连汤都喝不上!”

“再等我一段时间,保准咱族人都有赚钱的路子!”

苏润没多少家族荣誉感。

但互利共赢,未尝不可。

苏远河贼兮兮地凑过来,自以为低声道:

“润子,还有好东西啊?”

苏安福慈祥中带着好奇。

苏润笑嘻嘻地卖了个关子:

“到时候就知道了。”

“你最近多吃点儿。好日子不多了,到时候肯定很辛苦!”

不是都说吗?

人生三大苦:打铁、撑船、磨豆腐!

“我最能吃苦了!”

苏远河拍拍胸脯,还不知道自己要面临什么。

喜欢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