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语录

第203章 无尽知识(1 / 1)

天书在空中轻轻摇曳,其声威严而自豪:“你的灵魂之力,于我面前不过蝼蚁之微。吾乃天书,乃灵魂与神识之根源所在,你区区影妖,焉能抵挡?”

影妖的恐惧之声颤抖着划破虚空:“你,乃是万物文明之根本,一切生灵灵智诞生的曙光,你的存在,甚至超越了盘古大神那开天辟地的古老岁月。”

天书以一种超脱尘世的语调缓缓回应:“诚然如此,若将那些创世大神视为物质世界的实体,我则寓于虚无之中,是那无形无象的意识,是那不灭不朽的虚无,游离于生死世劫之外。”

白飞闻言,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震撼,大声询问道:“世劫?什么是世劫?”

天书的声音继续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与释然:“过往,因你之实力与灵魂尚未觉醒至足以承载我真正力量的境界,我便只能隐匿锋芒。而今,随着你灵魂与实力的双重飞跃,我终于得以展现我部分的实力。至于世劫,你日后便能知晓。”

白飞缓缓接道:“如此说来,我即是你,你亦是我,难分彼此。”

天书却显得有些不耐,它的声音在虚空中回荡,带着一丝超脱的意味:“你的修为日益精进,我所能展现的力量亦随之水涨船高。然而,你我之间,并非血肉相连,更非灵魂共融。我的强大,根植于你的力量之中,唯有我心甘情愿伸出援手,你才能借得我这份力量,正如此刻情形一般。假使你有一日化为虚无,我亦不会随之消散,依旧能遨游于九天之上,静候那命中注定的有缘人。”

白飞陷入了沉思,天书却不愿再给他更多踟蹰的时间,声音突兀地打断了他思绪的流淌:“小子,别再愣神了,速速进行炼化吧。”

影妖慌不择路,其声哀戚,恳求之情溢于言表。白飞见状,双手轻舞,宛如指挥着无形的乐章,金色的符文跃然而出,化作流光,精准无误地缠绕上影妖那虚幻的灵魂体,缓缓牵引着那份纯净而强大的灵魂之力,融入他自身的灵魂深渊之中。

这玄级修士的灵魂力量,果然非同凡响,一旦被白飞吸纳,他的灵魂体竟如春苗遇雨,迅速成长,从稚嫩孩童蜕变至英姿勃发的青年模样,色泽更是蜕变为了耀眼的金黄色,熠熠生辉。

随着影妖灵魂力量的消逝,白飞体内原本因伤而生的痛楚也随之烟消云散。此时,那枚内丹仿佛感知到了主人的变化,不再桀骜不驯,而是温顺地贡献出它蕴含的浩瀚能量,任由白飞细细品味,缓缓炼化。

内丹之中蕴含的能量之庞大,超乎想象,使得白飞的修为如同破竹之势,一举突破至五阶之境,却仍未有丝毫停滞,势头不减,继续向上攀登,直至六阶巅峰,方缓缓收敛锋芒,稳固于这一崭新的境界。

突破之后,白飞的心绪如同脱缰野马,急不可耐地沉浸于那玻璃穹顶之下,细细品味着其中蕴含的道纹奥秘。此刻,那些曾经模糊不清的道纹仿佛被晨光照亮,纹路清晰可辨,走势宛如天成,引领着他步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他依样画葫芦,尝试着模仿那些道纹的轨迹,企图以此捕捉天地间的一丝韵律。然而,天书却在一旁看得直摇头,终是忍不住开口,语调中带着几分无奈与教诲:“学习道纹与法则,岂是这般生硬模仿所能成就?亦非是你那般以身试火、沐浴瀑布的鲁莽行为所能领悟。倘若如此便能轻易掌握道则与法则,这世间岂不是早已高手如云,遍地皆是仙人了?”

白飞心中一滞,险些脱口而出几句抱怨,却终究还是将这股情绪强行压下,脸上挂着一抹苦笑,近乎绝望地低语:“那你欲为何……”话语未尽,却似有无尽苦楚与困惑藏于其中。

天书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随即又恢复了那副正儿八经的模样,缓缓言道:“我原是担心挫了你的锐气,再者,你那略显笨拙之法,倒也初见成效了。”

白飞轻轻晃了晃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诚恳与求教之意:“如此说来,我究竟该如何?”

天书此刻傲然开口,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知识,即是那翻云覆雨、改天换地的力量。”言罢,它面前的空间仿佛被无形之手轻轻拨动,瞬间堆砌起一座由古朴玉卷构成的小山。

白飞尚未及反应,天书那清冷的声音再次响起,没有丝毫停顿:“眼前这些,乃是世间目前所能触及的三千大道法则的精髓所在,每一条都蕴含着宇宙至理,以及无数细枝末节的小道法则,繁复而深邃。更有你所探寻的灵草灵植之秘,从罕见奇珍到平凡草木,无一不包;炼丹之术,从古老传承到创新之法,种种经验与技巧,皆收录其中。更有材料百科,无论金属矿石、天地灵材,其性质、用途,乃至炼器之道的奥秘,皆在这些玉卷之内。这一切,我悉数赠予你。”

望着眼前这座仿佛能压垮思绪的玉卷之山,白飞的心情复杂难言。喜悦如同春日暖阳,温暖而明媚,他深知这些玉卷的价值,足以让他在未来的修炼道路上,直抵巅峰。然而,愁绪亦如影随形,如此浩瀚的信息量,如何消化、如何运用,成了摆在他面前的又一道难关。但无论如何,这份突如其来的宝藏,已让他对未来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待与决心。

天书洞察了白飞心中的忧虑,缓缓言道:“凭你目前的灵魂强度,遍览这些知识,怕是要耗上一甲子的光阴。至于能铭记几何,乃至将其融会贯通,那便要看你的天赋与努力了。”

白飞闻言,首次对天书抱以诚挚的敬意,轻声道:“多谢指点,我心已明。即刻起,我便潜心研读。”语毕,他心神一敛,退出了那片浩瀚的识海,飞入了矗立于九龙潭畔的高塔之中。挑选了一间静室,他将其命名为“书阁”,作为自己沉浸书海的所在。

喜欢天书语录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天书语录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