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棠赶自家紧回家,再晚一些,家人会担心的。
等她走到大杂院门口时,正巧碰到于莉下班回来。
“姐,你回来了。”
“海棠,你从外面回来的吧?又跑哪儿去了?妈不是让你待在家里吗?省点口粮也好。”
于莉在一家国营店当学徒,工资不高,去没多久。
……
“姐,我出去打听工作了。”
两人一边聊天一边往院子里走。
“你才十六岁,打听什么工作?还早呢,至少还要等两年,现在岗位太难找了。”
“我的同学有的去菜市场卖菜,有的扫大街,能进个小厂就不错了。”
于莉自己等了三年多,有些同学等不及了,响应号召去开荒,听说那边条件很艰苦。
“姐,我打听到街道要办个广播员培训班,明天李哥哥会带我去街道问问消息。”
于海棠兴奋地说道,她相信自己的生活会比姐姐更好,将来会成为一名广播员。
“哪个李哥哥?海棠,小心别遇到坏人。”
于莉有些担忧,妹妹年纪还小,容易上当受骗。
于海棠忙解释道:“就是那个叔叔啊,你不记得了吗?小时候我们在菜市场门口见过的,后来你也碰到过几次。”
“是李国庆啊,他跟街道的人熟吗?能帮你进培训班吗?”
于莉停住脚步,这事不小。
“当然可以了,我打听过了,李哥哥很厉害,八月底他要去北大读书,是保送的呢,人家已经是大学生了。”
“而且他们院里好几个年轻人,都是他帮忙找到工作的,有个去了轧钢厂,另一个去了东直门外边的电热毯厂。”
当时你也报了名,但最终没能被选中那家工厂。”
于海棠一向很骄傲,也不容许姐姐泼冷水,难道就不能希望她好一点吗?
“要是真这样,那他可真是厉害了。”
于莉摇头感慨,她的工作并不如意,就是因为没人帮忙调岗。
“那是自然。”
回到家,于海棠把事情讲了一遍,父亲立刻表示支持。
母亲虽仍有担忧,但考虑到是何雨水介绍的,而且也算是认识的人,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
半日后,夜深时分,李国庆正打算休息,却见秦淮茹洗漱完毕回来,却毫无睡意。
“国庆,你觉得让梁拉娣和傻柱在一起怎么样?你以前不是说傻柱喜欢她吗?”
“不怎么样,我都说了这是违法的,梁拉娣已经结婚了,再结一次就是重婚罪。
不对啊,好好的,你突然提起她干什么?”
李国庆坐不住了,奇怪,他媳妇怎么会多管闲事呢?
秦淮茹解释道:“我只是觉得她一个人带孩子挺可怜的,她丈夫应该出什么事了吧,不然都快一年了,怎么还没消息。”
“你就别瞎想了,她丈夫应该好好的,不会说不见就不见的。
还有,你别学别人做媒了。
万一介绍得不好,别人会怨你一辈子。
再说我们家也不缺那点好处费,早点休息吧,明天你还得上班。”
李国庆说完便侧过身,背对着她,假装睡着了。
“唉!我就不提这事了。”
秦淮茹见丈夫反应强烈,也不敢再说下去,心想,就算梁拉娣还有别的想法,带着别人家的孩子也进不了家门。
她轻抚着腹部,心里默默祈祷能有个女儿,那便是最好的结果。
第二天清晨,一如既往地忙碌。
无论是上班上学的人,还是忙着家务的大妈们,都早早开始了一天的事务。
这院子里能够安安稳稳睡懒觉的人寥寥无几。
刘光天仍在待岗,李国庆还未就业,聋老太太则因年迈难以安睡。
即便如此,老人们天刚亮便已醒来。
八点多钟,唐春燕送完儿子回来,正打算回屋补眠,却看见一位漂亮的姑娘出现在后院。
“你找谁?”
“你好,我是来找李国庆哥哥的,我们约好了。”
于海棠一大早就醒来了。
等姐姐出门后,她稍作等待,避开早高峰,便来到四合院。
“你要找李国庆?他至少得睡到十点才起,现在才八点半呢。”
唐春燕看了看手表,善意地提醒道。
“啊,要等这么久吗?可我有急事找他!”
于海棠有些慌乱,难道要她先回去,等时间到了再过来?
唐春燕思索片刻,指向窗户说:“去窗边喊几声试试,看他能不能被叫醒。
不行的话,就晚些再来。”
“好的,谢谢您。”
于海棠立刻走向李家窗户,调整情绪后开始呼喊,“李哥哥,起床了吗?我是海棠啊,李哥哥……”
“来了,海棠,你怎么这么早?”
李国庆虽然没睡深,但夏天不盖被子总觉得不舒服,还是冬天更惬意。
片刻后,李国庆端着脸盆走出房间,唐春燕迎上前去帮忙接水。
于海棠低声问道:“她是嫂子吗?看起来这么年轻。”
“别乱猜,那是唐春燕,对面老许家的媳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国庆漱完口便躺平休息,这并非懒惰,他向来勤快,早晚漱口从不间断,即便是在落雪天。
“那她……”于海棠满心疑惑地站在一旁等待,好在唐春燕很快回到了斜对面的房间。
李国庆此刻精神焕发,问于海棠:“你吃早饭了吗?”
“没,吃了。”
于海棠说话有些含糊,舌头似乎打了结。
“到底吃没吃?你将来要是当播音员,这样能行吗?”
李国庆走进内屋,先将手表戴好。
随后一手拿钥匙,一手拉开抽屉,取出一叠钱、一些粮票和一包烟,装进兜里。
整理好发型后,确认可以出发了。
生活简单而实在,半包烟、十块钱、一斤粮票,不花完绝不回家。
“李哥哥,我还没吃早饭。”
于海棠又惊呼一声,她站在里屋门口,目睹了李国庆出门前准备的一切,那些钱、粮票,还有手表和车钥匙,堪称“四大件”。
屋内摆设齐全,有缝纫机,外屋还有收音机。
“那咱们走吧,先去吃早饭。
有一家卖荞麦面的小馆味道不错,只收粗粮票。”
大灾之年,总有人会寻找解决办法,白面稀缺时,便用粗粮代替,比如高粱饼、小米粥、荞麦面和烤地瓜。
国营餐馆必须继续营业,否则员工工资从何而来,也总有顾客在外就餐。
“哎!”
于海棠见李国庆已推起自行车,赶紧跟上。
院子里的住户看到李国庆,只是打了个招呼,并没有多问。
昨天他们已经知道这个小姑娘是雨水的同学。
和别人走得太近可能引发闲言碎语,但李国庆也是学生,说不定以后还要一起学习呢。
出了院子,李国庆便带着于海棠去了东直门簋街附近。
自古以来,东直门就是运送木材的城门……
这里商贩众多,因此还有一些小餐馆存在。
在未来,簋街将变成闻名的小吃街,短短一公里聚集了一百多家餐饮店铺。
他觉得将来可以尝试做美食街项目,不过现在看来太遥远了,这种小事找个小妾帮忙就行。
“到了!”
李国庆领着于海棠进了一家店,点了两碗荞麦面,再加两个鸡蛋。
这面口感有些特别,颜色偏黑,像红薯粉,但营养丰富,也能吃饱。
不一会儿,面上来了,还有两个水煮蛋,没有煎蛋。
“快吃吧,将就一下。
要是不是灾年,我请你吃那家的卤肉面,味道绝了,比杂酱面还好吃。”
李国庆递过筷子,他已经饿了,于是开始吃了起来。
“谢谢李哥哥。”
于海棠尝了一口面条,里面只有酱油和葱花调味,味道独特,但依旧美味,配上水煮蛋,更加香浓。
吃完饭,李国庆结完账,带于海棠去理了发,顺便刮了胡子,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
于海棠在一旁等待,听着理发师和李国庆的对话,得知他每周都要来理发,这得花不少钱啊。
“老张,还是你剪得好,就是这种感觉,上次你儿子就没做到位。”
李国庆对着镜子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仿佛青春再次回到了身上。
“没错,他还需要多练习。”
老张收完钱,把客人送到门口后返回店里,心中暗想,李小哥的日子确实过得不错,上次带个年轻姑娘花了4.5元,这次又换了一个。
重新踏上行程,于海棠小心翼翼地问道:“李大哥,我们现在可以直接去街道办事处了吗?”
李国庆笑着回答:“这不是正往那里走嘛。”
“啊!可是街道办事处应该在那边呀!”
于海棠指着前方,却发现方向跑偏了,应该在前面巷口右转。
“我带你先去买套新衣服,一会儿再去见王主任,得注意形象,最好能当场确定名额。”
李国庆心里盘算着,今天的开销怕是要超预算了,十元恐怕不够,那只能明天在院子里躺一天缓一缓。
于海棠低声说道:“李大哥,我没有太多钱,只有一块是爹给的,要不买些苹果带上?”
“没关系,我先帮你垫上,等你发工资再还我就行,我不缺这点钱,几年后你还也行。”
李国庆没等她同意,直接将她带到王府井大街,打算花点小钱放松一下。
随后,李国庆带着于海棠来到王府井百货挑选了一件衬衣,果然是人靠衣装,这样看起来才更有轧钢厂厂花的感觉。
结账时,一位中年男子匆匆跑过来抢先付了钱。
“赵经理,您真是太客气了。”
李国庆并未拒绝,毕竟这衣服不是他买的,他和于海棠也没亲戚关系。
“客气什么啊,李经理,您这是陪妹妹逛街呢。”
赵广发是大栅栏茶叶店的老板,但目前处境艰难,因为没有茶叶供应,店铺几乎陷入停业状态。
喜欢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四合院:秦淮茹成了我工具人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