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费力掀开眼皮,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
最后的记忆在跌进厕所以后戛然而止。
韩泊禹不禁扯起一抹苦涩的笑意,真荒唐,他竟然会梦见有个玉雪可爱的小孩救了自己。
而且那小孩跟自己小时候还长挺像。
要是当初没弄丢孩子,估计孙子也有这般大了吧?
想到这里,韩泊禹心脏阵阵揪疼,挣扎着就要起身。
不知道昏迷多少天,他得去看看妻子。
一只手把他按回去,“太好了,韩教授你终于醒了,你现在身体很虚弱,请不要乱动,我这就去叫医生过来。”
“你是?”韩泊禹十分警惕地望着眼前身穿墨绿色军装的青年。
“我是第十海军基地霍东临团长的警卫员小张,我们霍团长陪妻子回老家扫墓,正巧救了你。”
“小姜干事跟文秀英同志是好姐妹,你的岳丈文老专家,还是霍团长女儿的老师。两家交情颇深,所以我们团长命我留在医院照顾你。”
“韩教授,你昏迷了两天,目前在县医院。文老师那边病情比较严重,不能再耽搁下去,已经安排转移到省级医院治疗。”
小张简单把来龙去脉说给他听,为了证实自己所言非虚,还出示了相关工作证件。
这年头冒充军人属于违法行为,韩泊禹瞬间放下戒备,听话地躺了回去。
他唯一牵挂的便是妻子,听到她转移到省医院接受更好的治疗,心中对那位霍东临团长无比感激。
刚躺下没一会儿,挣扎着要起来:“不行,我得回去,第六大队那台老古董拖拉机除了我没人能修好。”
“这几天正是抢收的关键时期,绝对不能出任何岔子。”
自从下放以后,夫妻俩受尽蹉跎,只有在第六大队感受到温暖。
这里民风淳朴,队员们都很照顾他们夫妻俩,还同意让身体虚弱的妻子去学校做不记名的老师,工作轻省。
韩泊禹为此感激不尽。
刚要起身时就被小张伸手压了压,“你呀别着急,拖拉机有人修了。”
韩泊禹一怔:“大队长请到了市里的维修师傅?”
“不是!”小张咧起一口大白牙,挺起胸膛大声说道:“是我们团长的女儿夏夏,她能修。”
最后一桩心事彻底放下,韩泊禹笑着感叹:“真是英雄出少年,一代更比一代强。”
岳丈在遭受学生背叛后,还能重新招收那位叫夏夏的姑娘,对方的天赋肯定特别高,才让老人家起了爱才之心。
“唉,韩教授你说错了……”
“什么?”韩泊禹不明所以。
小张与有荣焉:“夏夏今年才四岁呢!”
“?”
韩泊禹怀疑自己听错了,抬手轻轻拍了拍耳朵,想要把残留的粪水拍出来。
然而,更惊愕的还在后头——
“救你的也不是我们团长,而是夏夏的龙凤胎哥哥,满满小朋友。”
“……”
韩泊禹双手叠在胸前,闭上眼睛,安详地躺在病床上。这梦境,真是越做越离谱了。
四岁能徒手修拖拉机?
四岁就知道利用杠杆原理,把他从厕所撬出来?
……不可能!除非他们家祖坟冒青烟了。
-
“夏夏啊,拖拉机又抛锚了,你看咋修呢?”
廖师傅上其他大队修机子去了,迫不得已,罗大队长厚脸皮地抱走小团子来到地头间。
听说老姜家的曾孙女会修拖拉机,传的神乎其神,不少村民围过来凑热闹。
罗大队长知道队里娘们都是什么德行,板起脸子赶人:“滚滚滚赶紧干活去,不然扣你们工分了。”
众人撇撇嘴,一哄而散,当然不看好的居多。
夏夏一回生二回熟,修理拖拉机有诀窍,常见故障无非就是那几个,散热器破漏、离合器打滑、气门弹簧折断等……看看是发动机问题,还是地盘需要检修。
除了维修拖拉机,罗大队长发现糯米小团子还有另外一项技能,算账既快又准。
老会计算大半天的账本,她只要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
于是夏夏童工就这么被征用上了,每天半个工分,算在老姜家头上。
蔡金花扬眉吐气,这两天换上花色鲜艳的衣裳下地干活,走到哪都是人群的焦点。
当然最震撼的要属第六大队的村民,不少人甚至跑到老姜家,问姜宁宁讨教教子秘诀。
一开始,姜宁宁实话实说:“两个孩子天赋好,平时,其实我没有怎么教。”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就凭咱们两家的关系,你甭跟婶子见外了。”陈大娘紧紧握住她的手。
“我听说有那什么头悬梁锥刺骨,绳子和钉子都准备好了,就等着你的经验呢。”
一副你尽管提,绳子钉子管够的表情。
“……”
这话差点给姜宁宁整不会了。
那句物以类聚的老话是对的。能跟蔡金花交好的小姐妹,又岂是泛泛之辈?
她重拾思路,无奈上鸡汤:“如果条件允许,要送孩子全部去上学,尤其是女娃娃。知识就是力量,读书改变人生,我爸姜明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大娘用力点头,没错,第六大队一共就飞出姜明这么一只金凤凰,从小他成绩就好,还爱看书。
只不过……“女娃也要上学?”
陈大娘有些不太乐意,“村里五六岁大的小女孩已经能帮家里干不少农活,少一孩子,就少个劳动力。像我小时候,站在小板凳上面帮忙做饭,大冷天的挑衣服上河边去洗……”
面对姜宁宁越发蹙紧的眉头,她声音越来越轻,最后消弭在嗓子眼。
姜宁宁语气严肃:“我本来以为婶子跟我奶奶一样,是个明事理有远见的智慧女性,跟村里那些老娘们不一样,结果太让我失望了。”
陈大娘张大嘴巴,原来她以前在姜宁宁心中地位如此之高,怎么可能承认自己被蔡金花比下去?
“婶子也送家里的丫头片子……”
姜宁宁眉头蹙得更紧。
陈大娘连忙改口:“送家里的女娃娃去上学。”
陈家条件还不错,生的也多,全部送去上学其实不费什么事。
就是心里有点不太得劲。
哪个女人不是一代代过来的,出嫁前从父,嫁人后相夫教子。读书,古往今来都是男娃的事情。
话音刚落口,双手就被姜宁宁反握住了,那双水汪汪的杏眸里满是崇拜:
“婶子你真是太英明了,要是以前有条件读书,你和我奶现在肯定在公社当女干部了。”
喜欢社牛崽崽带娇软亲妈去随军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社牛崽崽带娇软亲妈去随军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