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吹来的风

第38章 农乡谋富路 政令阻途艰? 忽现生机转 风波又复还(1 / 1)

茅山涡村,本是个宁静祥和的小村落,村民们世世代代靠农耕为生,日子虽说不上大富大贵,倒也安稳自在。村里那片肥沃的土地,种满了各种农作物,一到收获季节,金黄的麦浪、饱满的稻穗,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眼瞅着周边村子靠着发展乡村旅游赚得盆满钵满,茅山涡村的村民们也坐不住了。大伙凑在一块儿一合计,决定搞个农家乐项目,把村里的自然风光、农家美食推销出去,让日子也能红火起来。消息一传开,整个村子都沸腾了,村民们热情高涨,纷纷出钱出力,满心期待着农家乐能早日开张。

可谁能想到,就在项目筹备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一盆冷水兜头浇下。镇政府出台了一份新的农业发展规划文件,明确指出茅山涡村的部分土地被划定为传统农业保护区,旨在保护本地特有的农作物品种和传统农耕方式,严禁大规模商业开发。这对于一心盼着靠农家乐致富的村民们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原本计划用来建造农家乐餐厅、民宿的土地,这下都成了泡影,大家的希望瞬间破灭。

“这可咋整啊!” 李大爷一屁股坐在地上,满脸愁容,“我把养老钱都拿出来了,就盼着农家乐能成,这下全打水漂了!” 王婶急得直掉眼泪,“我还特意学了新的农家菜做法,准备招呼客人呢,现在可好,全没用了!”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个个唉声叹气,村子里弥漫着绝望的气息。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村里来了个神秘的客人。这人穿着朴素,背着个旧背包,但眼神里透着一股精明劲儿。他找到村支书,神秘兮兮地说:“我有办法让你们村既能保住传统农业,又能发展旅游,不过得把村民们都召集到村头那棵老槐树下,咱们开个会。” 村支书半信半疑,但眼下也没别的办法,只好照做。

老槐树下,村民们围得里三层外三层,都用怀疑的目光看着这个陌生人。李大爷忍不住问道:“你到底是谁?真有办法救咱们村?” 神秘人笑了笑,清了清嗓子说:“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帮你们把传统农业和旅游结合起来,搞个生态农业旅游项目。咱们利用这片传统农业保护区,让游客来体验农耕生活,了解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品尝新鲜的农家菜,这样既不违反规定,又能赚钱,多好的事儿!”

村民们听了,觉得有点道理,可又担心没钱投资。神秘人拍着胸脯保证:“钱的事儿我来想办法,我有几个朋友对这种项目很感兴趣,只要咱们规划好,他们肯定愿意出钱。” 就在大家讨论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村支书接到镇里通知,原本申请的乡村旅游扶持资金,因为政策调整,审批流程变得异常复杂,能不能批下来还是未知数。这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大家刚燃起的希望又黯淡了下去。

“这可怎么办啊?项目还没开始,就遇到这么多困难!” 村支书急得团团转。神秘人皱着眉头思考片刻,说:“先别慌,扶持资金批不下来,咱们就从小规模做起,发动村民们自己先投入一些,慢慢把项目做起来。” 可具体该怎么做,大家心里都没底,未来的路依旧迷雾重重。

这时,一直没吭声的老会计站了出来,他推了推老花镜说:“咱们村里有一些闲置的农具和老物件,说不定可以利用起来,搞个农耕文化展示区,让游客了解咱们村的历史。” 年轻的大学生村官也提议:“我可以在网上联系一些旅游博主,让他们来村里体验,帮忙宣传,扩大咱们村的知名度。” 大家纷纷出谋划策,可这些办法能不能行得通,谁也不敢保证。

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村外突然来了几辆车,下来几个穿着讲究的人。为首的一位女士走上前,自我介绍道:“我们是一家旅游开发公司的,听说你们村有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想法,我们很感兴趣,想和你们谈谈合作。” 村民们又惊又喜,可想到之前的种种困难,心里还是有些犹豫。村支书谨慎地说:“我们确实有这个想法,但是目前资金和政策方面都遇到了问题,你们确定要和我们合作?” 女士微笑着说:“我们了解过你们村的情况,觉得潜力很大。资金方面我们可以投入,政策问题我们也有专业团队可以帮忙研究,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正当大家为这个突如其来的合作机会感到兴奋时,村里却传出了不同的声音。一些老一辈的村民担心,过度开发会破坏村里原有的宁静和传统,他们坚决反对和旅游公司合作。而年轻一代则认为,这是村子发展的好机会,不能错过。两派人各执一词,矛盾一触即发。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村长得到消息,县里将举办一场乡村发展研讨会,邀请各村代表参加,分享发展经验并寻求政策支持。这对于茅山涡村来说,或许是一个转机,但也充满了挑战。村长决定带领大家参加研讨会,希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村子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然而,在研讨会召开之前,村里又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让整个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喜欢山外吹来的风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山外吹来的风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