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杨家天下

第39章 安置流民(1 / 1)

其中光吃掉的就有八万多石,用掉五万多匹棉布。

至于另外五万匹棉布和十万石粮食,全部是用来给工坊的工人和徭役抵了工钱。

而这九千金大部分都是用来买战马和耕牛了。

现在自己的手中也只剩下八千多金了。

虽然每天售卖盐和糖的进账有几十金,这样下去明显是有些入不敷出了。

整个工匠坊内人数已经达到近一万三千多人,大营有新兵一万五千人,再加上其他工程的一万多人。

差不多五万人,每天的消耗也不是个小数目。

还好的是这些人基本都没要钱,要的都是棉布和粮食,不然他这几千金早就花光了。

这天。

出去各县丈量统筹土地的王毓回来了,同行的还有五千多在近期来到雁门境内的流民。

因为这个时代传播的问题,冀州只有常山国等几个郡国得到消息。

其他地方估计传到了,但因为路途遥远也不会有多少人来。

看着风尘仆仆的王毓,他顿时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王毓顾不得休息,当天就把这些人安户安排在了新建好的房屋内。

看着正在大兴土木,日新月异的广武,王老头什么都没有说。

但杨升看得出老头虽然有些疲惫,但还是十分开心的。

杨升也没拖他的后腿。

按原来的计划,立即让张泛带着五百士卒来负责熬粥和维持治安。

为什么不直接上大饼和米饭?

因为这些人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吃东西了,贸然吃一些硬的难以消化的食物容易得胃病。

在这里得了胃病基本就宣告着死亡了。

虽然只是粥,但还是下了一番功夫,在里面放了不少的猪肉、猪油和盐,而且熬得十分浓稠。

同时把之前就组织好的广武城内的大夫全部邀请了过来,给这些人挨个检查了起来。

该用药的用药,该救治的救治。

在这些人吃完饭后,麻木的眼神中终于有了一些神彩。

杨升知道,那是他们对生活重新燃起的希望。

没有多说什么,大手一挥,刚刚拉进新城区的几十辆大车打开了来。

接着就是给这些人开始发放衣物和鞋子,不管大人小孩都是一人两套。

至于被褥,早就已经放在了他们的新家。

终于。

这时候有人捧着手里的衣服,忍不住开始哭泣了起来。

随着一声哭声响起,瞬间就蔓延开来。

杨升看着这一幕,听着耳旁哭泣的声音心里五味杂陈,鼻子不禁有些酸楚。

他们的要求很简单,那就是活下去啊!

等众人收拾好了情绪,杨升就让他们先回去休息。

让张泛留下一百士卒负责守卫这一片区域,同时也留下的两个小吏。

对着两人说道:“有什么需要尽量满足一下!”

他多的话都没有再说一句。

然后他就回了太守府。

这一夜注定是不眠的夜晚,杨升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一直睡不着。

要知道他刚来到这里的时候完全没什么心理负担。

一切都是随心所欲,从来没有正视过这趟穿越之旅。

就连在张角的老巢广宗都睡的十分香甜。

在得到系统的时候,他都在想着自己统领无数谋臣、猛将然后和曹操等人征战的场景。

最初安置流民的想法,也只是为了自己以后有稳定的兵源。

但昨天晚上的那一幕,直接触碰了他内心最深处的东西。

看着这一幕,在听着那哭声,他的心都在颤抖。

这远比他第一次见到流民和人吃人的冲击来的更大。

他的内心也在这一刻坚定和明确了下来。

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就大。

自己有额外的能力就不应该只想着争霸天下,也在这个乱世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保护自己的同胞才是。

如果扶汉有希望能终结乱世或者直接遏制乱世发生的话,他会舍掉那个机会,继续扶汉。

可是!

扶汉啊!

想着想着他越发的睡不着。

他得寻找一个在天下、皇帝、自己这三方的平衡点。

因为不管自己要不要扶汉,必然都会拥重兵。

天下人怎么看他?

以后的皇帝怎么看他?

跟随他的谋臣、将领、士卒又怎么看他?

哎!

到了后半夜他干脆直接爬了起来,来到太守府的大厅点燃油灯,摊开绢布边研墨边开始思考了起来。

过了不知道多久,他才提笔写了起来。

君主立宪制,五个大字出现在了绢布上。

一直到天色大亮,王毓走了进来才打断了他。

听到脚步声他才停下了笔。

看着走进来的王毓,说道:“郡丞大人来了,有什么事坐下说话!”

王毓拱了拱手,把一卷绢布递给了杨升。

之后他盯着杨升看了许久,随后才坐了下去。

嗯?

太守府内的矮桌和垫子全部换成了桌椅,不再是跪坐了,怎么感觉有点像胡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就是杨升要推广的桌椅。

王毓坐定后。

嗯!

果然这东西比跪坐舒服多了。

忽然他感觉自己小腿一凉。

额!

他急忙拉了拉下摆,遮住了小腿。

心里暗想,难怪杨升在推广桌椅之前要先推广长裤了。

他抬头看着上首正在看着绢布的杨升。

突然发现这个年轻的太守大人,好像在一夜之间成熟了起来。

刚到雁门时意气风发、年少轻狂的人,现在转变的有些稳重、成熟了。

他老怀大慰的点了点头。

随后说道:“太守大人!

老夫已经率人丈量了我雁门治下的所有耕地、荒地和一些能够耕种的土地,请太守大人查阅!”

杨升听完点了点头。

手中的绢布上面清楚的记载着,雁门治下七个县的土地。

大概统计了一下,现有的耕地有两百七十多万亩,可开垦的荒地多达六百多万亩。

综合一下,雁门治下的三十六万人,人均耕地才八亩左右。

这样一算,七县完全还可以容纳下近七十万五人。

整个并州也才一百万人出头。

如果自己真的在收留了七十五万流民,那么自己一个雁门郡就超过并州全州的总人口了。

要知道在后世,这七县都属于忻州地区,人口超过了三百多万,而且耕地面积一度接近一千万亩。

现在耕地面积才八百七十万亩。

而且汉代的亩积只有460平方米左右,现代亩积是666平方米,大小都不一样。

这样一算,也就是后世的六百多万亩,这里他可以理解。

毕竟好多地方都是山林,还有待开发。

喜欢三国之杨家天下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之杨家天下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