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支庞大的车队缓缓驶出了陈留城,向着城东南的刘家庄园进发。
刘昆意气风发地骑在一匹驽马上,目光掠过这支运载着巨量物资的车队,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慨叹。
回想起自己在蓝星东大的日子,虽然踏入了体制内。
但十多年的摸爬滚打,却仍让他不过是一个一无所有的“996”社畜。
然而,自从来到了东汉末年,他不仅拜入了一名高深莫测的师尊门下,更拥有了一份可观的家业。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发出了爽朗的笑声。
一旁的刘忠听到这声音,心中不禁直嘀咕:“天呐,莫非大少爷又犯病了?要是再回到那个痴傻的时候,那就麻烦了。”
倘若刘昆此刻能听到刘忠的心声,定会笑破他的肚皮。
紧随刘昆其后,是一名面容坚毅、沉默寡言的青年。
他身姿挺拔,高达八尺,神情肃穆,仿佛世间一切悲喜皆无法撼动其内心。
刘昆心情大好,不禁回头望向这位青年,眼中闪过一丝好奇。
这是母亲高氏从高家特意要过来的人手,据说此人是旁支中的佼佼者,能力出众。
“未请教兄台名讳?”刘昆笑容可掬地问道。
青年不卑不亢,拱手作揖,沉稳地回应:“见过刘公子,小人名叫高顺。”
“高顺?哈哈,小弟见过高兄!”刘昆笑声爽朗,回礼道。
“不敢!不敢!”高顺连忙客气地回了一礼。
他确实出身高家,但只是旁支一脉,论地位根本无法与刘昆相提并论。
更何况,他此次前来,是以家将的名义加入刘家。
刘昆便是他的主公,他仅仅是一名卑微的家臣而已。
随着他一同前来的,还有他精心挑选的一百名高家精锐私兵。
谁让刘昆母亲高氏是高家家主最宠爱的妹妹呢?
妹妹就这么个宝贝儿子,听闻还是个痴傻之人。
可是,这是妹妹的心头肉啊!
但又听他妹妹说,他这个外甥现在已经恢复正常了。
高家家主没有亲眼见过,但最宠爱的妹妹有所求,他这个做哥哥的,自然没有二话。
这个高顺,是他高家能拿得出最强的人了。
无论是武力,还是心智,统领能力,都是高家首屈一指的存在。
可惜,他出身旁支,否则定能成为陈留高家的中流砥柱。
“高顺?高顺?”这名字咋就这么熟悉呢?
刘昆心中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触动,猛然想起了什么。
他骇然盯着高顺,难以置信地问道:“你叫高顺?这怎么可能?”
高顺被刘昆那骇人的目光盯得有些不自在,他心中虽有些不悦,但依旧面无表情地说道:“小人确实叫高顺,如假包换。”
刘昆心中顿时翻起了惊涛骇浪,高顺啊!
三国时期,吕布手下不就有个叫高顺的人吗?
高顺!陷阵营!
此高顺,还是彼高顺吗?
然而,联想到母亲高氏曾提及此人武力出众,还擅长训练私兵。
不管他是不是吕布手下的那个高顺,就冲着他这两点能耐,这个人,他赖定了。
抵达刘家庄园后,在刘忠的精心调度下,车队携带的物资井然有序地卸载入了库房。
与此同时,从附近四个庄子抽调的一百名精壮及其家属,以及半数牛羊也陆续抵达。
刘昆对这些事务并未插手,全权委托刘忠处理。
他深信“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
自己既然对此一窍不通,便不会妄加指挥。
他可不像蓝星东大那些体制内的领导,明明什么都不懂。
却偏偏做出一副行家里手的样子,到处指手画脚,将事情弄得乌烟瘴气。
高顺踱步至刘昆身旁,拱手行礼道:“公子,顺有一言。”
刘昆眉毛一挑,顿时来了兴趣。
这位高顺在路上与他交谈时,总是时断时续,让人捉摸不透。
聊着聊着,两人就聊死了,让他感到索然无味。
而今能让他主动开口进言,实属难得。
于是,刘昆笑着回应:“高兄,但说无妨!”
高顺神色肃穆地说道:“公子,眼下的庄子人口众多,家资丰饶。顺以为,仅凭这一百私兵难以确保安稳。”
刘昆饶有兴趣地问:“哦?那高兄有何高见?”
高顺建议道:“顺建议,精选两百精壮,组建护庄队。农忙时劳作,农闲时操练。”
刘昆略作思索,摇了摇头。
高顺见状,误以为自己的提议被驳回,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然而,刘昆轻笑一声,道:“高兄,你的格局小了啊!”
高顺闻言一震,惊异地望向刘昆:“公子此言何意?”
刘昆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高兄,组建护庄队势在必行。”
高顺白了他一眼,心想:那你还摇头作甚?
刘昆哈哈一笑,决定不再逗他,便将心中所想和盘托出。
原来,刘昆的构想是将所有年龄在十五至四十岁之间的男庄客组织起来,分为两个梯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中两百精壮组成第一梯队,担任专业护庄队的职责。
他们不再参与农活,而是专注于训练以应对突发状况。
其余人则组成第二梯队,遵循高顺的建议:农时劳作、闲时操练。
如此安排既能确保农活不受影响,又能在紧急时刻迅速集结作为辅助力量。
这样的布局,使得庄丁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既守护了家园又保证了农作。
高顺听闻此计策后颇为惊讶,意识到自己先前的提议确实格局有限。
刘昆的做法更为周全,让他心悦诚服,原本游离的心此刻归属感更强了。
在两千多庄客中,男丁就有一千两百多人,除去老弱还剩下八百左右。
从这些人中,高顺精心挑选了两百精壮,作为专业护庄队成员。
他们无需参与劳作,还能领取俸禄,这让大家都欣喜若狂。
然而随后高顺颁布严厉的护庄队纪律,又让他们感到苦恼。
但一想到丰厚的待遇,他们并未放弃。
另外六百人在农忙时需参与劳作,但在农闲时也要参与训练。
且同样有俸禄可拿,虽然不多,这也让他们感到十分高兴。
可刘忠就有些担忧了,人多了是好事。
但平添了这么多张嘴,还有一百私兵和两百护庄队不参与劳作。
短时间还行,但长久以往,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后勤压力大呀!
刘昆拍了拍刘忠的肩膀,明白他心中所想,笑道:“忠叔,无须担心,一切有我。”
刘忠咧嘴一笑,大少爷您是甩手掌柜,说话当然不腰疼。
刘昆只是笑了笑,不再多言。
喜欢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