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刘封不想作死

第241章 邓艾偷渡黄河,刘封斩曹彰(2 / 2)

因为信息匱乏以及传递不及时,就会导致守將出现严重误判,这是奇袭能否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

除掉了蒲津的守军后,邓艾只是短暂的进行了兵马的修整,又沿著黄河北岸东进南下风陵渡。

沿途八十余里地势平坦,几乎没遇到像样的抵抗。

刘封的正面强攻吸引了曹彰的注意力,让曹彰误以为刘封是想与潼关的守將里应外合,让曹彰误判了刘封的真正杀招。

风陵渡与潼关隔黄河相望,水流缓慢,虽然也有结冰,但因为距离潼关近,曹彰在风陵渡对岸也部署了兵马提防。

虽说曹彰在潼关的兵马不多,但邓艾这八百骑若是直接渡河也未必能击败曹彰,倘若奇袭失败,那就前功尽弃了。

再三衡量后,邓艾选择了在夜间渡河。

夜间渡河,虽然奇袭效果更佳,但冰冷的寒风远胜於白日,非一般军卒能忍受的。

好在邓艾有优势。

这支突骑义从本就常年居住在漠南,御寒能力是要远胜於中原军卒的。

再加上这群突骑义从又是刘封厚养的猛士,鲜卑人中的“贱民”,渴望立功翻身。

而这八百骑又是突骑义从中最悍勇不怕死的八百人。

天时和人和,邓艾都占了。

“或死,或生,当在,今夜!”

天空中朦朧的月色映照在冰面上,邓艾为了振奋军心,率先第一个策马踏上了冰面。

为了奇袭的效果,邓艾是没有派斥候“试冰”的。

换而言之。

若冰层不够,冲在最前头的邓艾,极有可能直接因为冰层破碎而坠入黄河。

邓艾身先士卒的狠劲儿,也感染了身后的突骑义从。

主將尚且不畏死,军卒又何畏死乎?

八百突骑义从忽然渡河,直接將风陵渡对岸的魏军给嚇懵了。

大半夜的,就这么直愣愣的冒著寒风来了?

你们是不要命了吗?

將岸边的魏军杀散后,邓艾没有继续向潼关进攻。

兵法有“渡河不攻城,隔河锁咽喉”的说法,目的在于震慑而非强攻。

渡河的虽然只有八百骑,但没渡河的也可能有八千骑。

虚张声势,更容易令潼关守军弃关而逃。

到了天明。

邓艾偷渡黄河迂迴到了风陵渡对岸的消息传到了潼关。

不论是曹彰还是张郃旧部,皆是惊骇莫名。

“汉军偷渡了黄河?蒲津和风陵渡的守军都是群废物吗?”曹彰气急败坏,丝毫没有责怪自我战术失误的觉悟。

若非曹彰的精力都放在了提防潼关將士偷偷投降刘封,转而忽略了刘封派遣骑兵偷渡黄河这个可能,邓艾也不会如此顺利的偷渡黄河迂迴到了潼关后方。

真要论委屈。

蒲津和风陵渡的魏军才是委屈,一觉醒来就成俘虏了,我们找谁诉苦去?

好歹来个人提前告知曹彰兵败张郃身死,我们也能有所戒备,谁会在曹彰和张郃未兵败之前去提防汉军偷渡黄河啊?

刘封打的就是个信息差,料定曹彰不会將兵败以及张郃身死的消息向蒲津和风陵渡宣传,毕竟宣传后反而有可能让蒲津和风陵渡的魏军被策反。

曹彰在这气急败坏,潼关的张郃旧部则是纷纷起了小心思。

汉军没有偷渡黄河,还能仗著潼关天险来挡住刘封的强攻,如今汉军在短时间內就偷渡了黄河且对潼关形成了前后夹击。

若是继续固守潼关,等待的就只有死路一条。

曹彰也觉察到了张郃旧部的心思,眉头一蹙,喝道:“洛阳的援军很快就能抵达,谁敢怯战,军法处置!”

只是这声威胁,並没有打消张郃旧部的小心思,反而让张郃旧部更坚定了內心的想法。

若不是曹彰,眾人又岂会沦落到如今的地步?

“征西將军决策接连失误,如今竟让汉军偷渡了黄河,再继续呆在潼关,我等性命不保。”

“可若是投降,我等家眷也会因此而受累。”

“难道不投降,我等家眷就不会受累吗?我等若是死了,也是兵败失关的大罪,家眷也会受到责罚。”

“反正都保不了家眷,不如降了苟全性命,今后或还能救出我等家眷。”

“既然决定投降,不如绑了曹彰,既能报左將军被弃之仇,又能得到富贵。我等为降將,若不能立大功,今后也难以立足。”

“有理!”

隨著邓艾出现在潼关后方,潼关上的惶惶人心再也不受曹彰控制。

尤其是张郃因曹彰而死,曹彰为了稳定军心又在潼关杀了几个军侯以儆效尤,这更加剧了潼关眾將士对曹彰的怒火。

没几个人愿意陪著曹彰在潼关等死!

於是乎。

几个將校一合计,一面將投降的书信用箭射向关外,一面又伺机生擒曹彰。

“士载竟然真的成功了?”

看到潼关守將的投降书信,石苞不由惊呼出声。

一开始邓艾是希望石苞一同前往的,石苞认为这事风险太大,放弃了与邓艾同行,如今见到邓艾成功,若说石苞心中没有遗憾和羡慕那就太假了。

良久。

石苞暗暗一嘆:我不如士载多矣。

潼关守將的投降书信,不仅让刘封得知了邓艾的现状,也觅得了破潼关的良机。

刘封没有迟疑,一面向潼关投射招降信,一面下令眾军强攻。

投射招降信的目的是回应潼关想投降的將士,下令眾军强攻则是给这些人里应外合的机会。

汉军偷渡黄河、潼关军心不稳、刘封驱兵强攻.

一个个的不利消息,让曹彰疲於应对。

到了黄昏。

睏乏至极的曹彰实在熬不动了,连饭也顾不得吃,直接就靠著关楼上的柱子休憩。

几个早已存了投降之心的张郃旧部,看著打著鼾声的曹彰以及曹彰周围同样睏乏的亲兵,眼神一对视就有了动作。

兵对兵,將对將。

曹彰的几个亲兵被张郃旧部的亲兵拦住,张郃旧部直接一拥而上,將曹彰给捆了个严严实实。

被惊醒的曹彰骇然大怒:“贼子,竟敢叛孤!”

“你出卖左將军时,就该想到有今日!”张郃旧部直接一拳砸向曹彰,恶狠狠的喝骂。

这一拳直接將曹彰砸得眼冒金星,气得曹彰更是大骂“贼子”。

“不要耽误时间,速开关门!”

担心出现变故的张郃旧部,急忙打开了关门引汉军入內。

隨著汉军陆续进入,曹彰在潼关上的亲信即便想救曹彰也没了施展的机会,而本就不满曹彰的张郃旧部,直接就放弃了抵抗。

“曹彰,被自己人出卖的滋味如何?”

看著被缚紧的曹彰,刘封的语气中多了几分调侃。

曹彰又羞又怒:“要杀就杀,何必多言!”

“你以为孤不敢杀你?”刘封呵呵冷笑:“若不是张郃来救,你早就被孤斩了。可怜那张郃,忠心救你,却反被你出卖。今日你被张郃旧部出卖,正应了天道好轮迴啊。”

潼关被夺,曹彰对刘封而言也没了用处。

更何况:不杀曹彰,潼关这群张郃旧部也难以安心。

“杀了。”

淡淡的一声军令,宣告了曹彰的结局。

现实亦如游戏,前期实力不足儘可能的招降以及不结死仇,后期实力强大了直接开启杀戮模式。

不降就杀,绝不拖泥带水。

片刻后。

曹彰的首级送到刘封面前。

刘封看了一眼就不多看,吩咐石苞:“派人將曹彰首级送往弘农,再沿途传檄,若有不降者,曹彰就是下场。”

翌日。

邓艾自渡口归来,见刘封而拜:“幸不,辱命!”

刘封大笑扶起邓艾:“若非士载偷渡黄河,孤也不能速破潼关。孤有士载相助,何其有幸啊!”

邓艾语气激动:“末將,能成,此功,皆赖,殿下,虎威。”

后方。

得到消息的刘备,亦是心惊不已:“没想到燕王麾下竟还有如此驍將,偷渡黄河,堪称奇功啊!”

刘备自个儿就是喜欢弄险的,汉中之战更是亲自翻越米仓山绕到阳平关后方,奇袭且杀了夏侯渊。

如今听到邓艾偷渡黄河绕到潼关后方,助刘封破了潼关,这心中不由对邓艾又多了三分欣赏。

侍中郭攸之道:“听闻邓艾曾在丞相门下求学,且出身贫寒。”

刘备更喜:“能得丞相相授,定是文武双全之辈;出身贫寒,无家族之拖累;大汉有福了。”

皇帝需要继承人,文武同样需要继承人。

邓艾这类出身贫寒的,也是皇帝最喜欢的。

没有家族拖累,就不会如世家大族出身的一般优先考虑家族利益而非优先考虑皇家利益。

“如今潼关被破,曹彰被斩,洛阳的曹丕,该头疼了。给燕王传令,暂缓进兵,等朕入潼关。”

刘备目光灼灼。

一开始曹彰和鲜卑来犯,刘备是未央宫住太久了想过一过上阵的癮,不想再髀肉復生。

而现在。

刘备的想法不一样了。

潼关都破了,函谷关还会远吗?

刘备,想亲自带兵杀入洛阳!

虽说攻破长安是还於旧都,但只有一个长安不足以了却刘备心中的遗憾,再加上长安不是刘备攻破的,这功劳得算在刘封和刘禪兄弟上。

唯有亲自攻下洛阳,刘备才不会留有遗憾!(本章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