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山海

第112章(1 / 2)

“您不如去下马湾直接拿三层。刚刚昊得宝都把流程说清楚了,先支付百分之二十,就能跟下马湾的村委会签合同,拿到土地证房产证和营业执照后,拿着相关材料去办抵押,就够支付剩下的百分之八十了。”高云歌确切地从卢总闪烁的眼神里捕捉到了一丝心动,他继续去说服漂亮心情的老总。

高云歌说:“我上楼前注意到您今年新换了辆路虎,还问了其他桌的本地老板几个学区房的楼盘。”

漂亮心情老板挠了挠头,表情略有些苦恼。说来惭愧,他都这么大的老板了,两个小孩至今留守在湖南老家。好几次想把孩子带到山海来,户口一直是个绕不开的障碍,他们这些外地人就算在本地买了房,摇号时都挤不进第一梯队。

“但如果是知名企业家就不一样了,你要是买了下马湾的厂房,街道班子肯定会给你想办法。”高云歌给他戴高帽,父母企业的规模化对下一代的异地求学也会有帮助。

“对于山海市来说,我们都是外地人,但是……”高云歌说,“我们也能把握自己的一部分。”

高云歌还试图拉昊得宝老板也入伙,毕竟他是个本地人,又有做房东的多年经验,对厂房买卖的流程都熟悉。昊得宝老板很诧异,他都这岁数了,主业收租兼职办厂,扩张之心有余力而力不足,高云歌就问了他一句,同样是在凤凰山下,等下马湾入驻了更多鞋厂,麒麟湾还能火几年呢?

昊得宝老板不语。风水轮流转的道理,他到这岁数了还是门清的。

而对于其他在山海市打拼十数年、从工人翻身当老板的外地人来说,买厂房的冲动指数不亚于结婚,要么搁置一边,要么就推进得迅猛如雷霆。几毛钱的鞋配件要讨价还价,几千万的厂房说买就买,宋洲最为积极,他不积极也不行,毕竟还没跟房东们商量好来年的房租呢,借此机会直接搬厂,跟街道办签完合同,消防安检都还没过审呢,就趁年尾最后几天拆流水线和其他设备,大包小包,大车小车地搬进下马湾。

宋洲这一代的青年人讲究仪式感,虽然搬厂的整个过程极为仓促,过户的流程也没走完,他给自己那一层厂房挂了喜庆的红布帘子,请了专业流水席的厨师团队在厂房外的空地上摆了三十几桌,邀请麒麟湾里的同行好友们吃饭,分享乔迁的喜悦。

聚完这一顿,那才是真的要各回各家,不然山海市的高速路口都要上不去了。昊得宝老板边上那一桌全是洛诗妮的工人,云贵川来的小伙子们就好牛羊肉这一口,满桌的海鲜都没被夹几筷子,看得昊得宝老板直摇头,这些外路宝不懂什么才是真正的山珍海味,他这一桌多是本地人,热销菜就恰好相反。

而等所有菜品皆上齐,昊得宝老板定眼一看,不由诧异。也不知道宋洲这个温州人怎么跟厨师爷沟通的,这场席包含海参小米粥,黄鱼,猪肚和蛤类拼盘,是标准的“参膏肚璨”。

那是山海传统婚席上才会出现的菜式。

第86章 尾声

红艳的移动大棚下,三十多桌盛宴座无虚席,占据了下马湾新工业区地理位置最佳的一栋厂房前的停车空位。厂房一楼全是档口,洛诗妮的新门面连抬头都还没来得及做,门外也没什么过多的装饰物,只有一串卡通造型的铃铛气球。

不应该这么仓促的,昊得宝老板回忆起洛诗妮在麒麟湾开张时的盛况,那叫一个彩带连天,贺礼的花篮从工业区这个门摆到那个门,恨不得连剪彩用的剪刀都是烫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