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

卿相失和如何战?邲地一役晋霸陨(1 / 1)

“不是?这楚人到底有完没完啊,怎么又来了啊!”

通过和赵盾PY交易,坐上元帅之位的郤缺并没有干太久,就去世了。

只顾闷头干活的荀林父,熬资历熬了几十年,终于熬到他当元帅了。

然而就当他忙着处理郤缺的丧事时,一个噩耗传来。

楚君侣即位以来第八次攻郑,而且这次还是本人带着蒍敖亲自出马。

荀林父真感觉自己倒霉透了,这一上任元帅,屁股都还没坐热,就遇到了这么棘手的事。

这元帅还怎么当啊!

荀林父直接打起了退堂鼓,化身失败主义谋士,向晋侯獳提议道。

“国君,现任楚君即位以来,任用令尹孙叔敖,励精图治。”

“时刻牢记楚国先君‘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楚国愈发强大,势不可挡。”

“这郑国又历来首鼠两端,墙头草一个。”

“当初赵元帅...弑...额。”荀林父连忙改口。

“当初灵公不君的时候,我晋国自顾不暇。”

“郑穆公,就是先文公扶持的公子兰,就倒戈了楚国。”

“他说的很有道理,说他郑国服侍我晋国从来没有失礼的地方。”

“他说郑国夹在大国之间,屈从于强势的一方,难道是郑国的罪过吗?“

”要是我们不谅解他,他也没有什么办法。”

“我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啊!“

”加上现在郑国现在的执政卿士是公子去疾,此人花招太多,不好对付啊!”

“我们晋国这边,郤缺元帅刚去世,军心不稳啊!”

“因此臣认为,我军怕是不敌,还是不要去了。”

“哦?军心不稳?”晋侯獳微微一笑,笑得荀林父都有些害怕,总感觉国君的笑容十分诡异,暗藏阴谋。

“我观我大晋诸卿一片和睦啊!哪来什么军心不稳?“

“而且郤卿既然把元帅之位托付给了荀卿,就是相信荀卿的能力。”

“荀卿可不能当缩头乌龟啊!郑国对于我晋国的中原霸业,还是十分重要的。”

“既然人家来求援,还认我们这个盟主,我们还是要去救一下。”

最后荀林父没办法,在晋侯獳的催促下,还是带着三军救援去了。

“我郑国也太惨了吧!夹在晋楚之间,以前都说鄀国朝秦暮楚。”郑庄公叫苦道。

“现在轮到我郑国朝晋暮楚了,两国还老在我郑国交战,我郑国都快成了战场了。”

“这你就瞎说了,你郑国哪里比鄀国惨了?”楚穆王笑道。

“鄀国早就被我灭了,而你郑国这不还好好的吗?”

“感觉我郑国被你们或者晋国灭掉,是迟早的事。”一想到这,郑庄公又伤心起来。

“ 不用怕,你郑国还能撑很久,没那么容易灭的。”系统笑道。

“真的假的!”郑庄公半信半疑。

“本系统从来不骗人!你看我哪次骗过人了?”

"不过现在的郑国,也已经进入了公族政治时代。”

“当初你那个孙子,就是总是疑神疑鬼,天天觉得儿子要谋害自己的郑文公。”系统继续说道。

“他的几个儿子被称作文族,在晋国的支持下掌控郑国国政。”

“随后文族和郑穆公的儿子郑灵公因为吃兲的事起了冲突。”

“君主不分臣下兲肉汤,臣下把食指伸到君主的兲肉汤里蘸了蘸,尝了尝味道。”

“这一个比一个失礼啊!”郑庄公吐槽道。

“反正就因为这事,郑灵公和文族就闹掰了,然后他就被干掉了。”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这郑穆公儿子多。“

”死了一个儿子还有十二个儿子,再立一个就是了。”系统看了看郑庄公惊愕的神情,笑道。

“这些人被统称为穆族,荀林父提到的公子去疾,就是穆族的一员。”

"文族长期把持国政,早就惹得郑伯坚和公子去疾不满。“

“但是过去有晋国支持文族,他们没有办法。”

“所以这两人想借晋楚交战之机,一举铲除文族?”郑庄公惊异道。

“这玩的也太大了吧。”

荀林父也隐隐约约觉得公子去疾有些诡异。

他带着三军来到了黄河边,还没渡河,就收到了郑国已经投降楚国的消息。

荀林父听到这个消息,反而放下心来。

既然郑国已经投降,他也不用渡河面对如日中天的楚国了。

为了寻求支持,他还特地询问了士会。

“楚君和令尹公孙敖治理下的楚国,实在是太牛批了!太强大了!”

士会直接化身楚吹,从各个角度把楚国吹的天花乱坠。

直呼楚国不可战胜。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楚国派来的奸细呢。

荀林父得到了士会的支持后,就决定下命令撤退。

“荀卿、士卿是不是老了啊,怎么变得这么怂啊!“

”天天念叨敌人不可战胜,还没开打就想跑路。”

“这个样子还怎么打?”已经从小黑屋里被放出来的晋襄公不是很高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荀林父当初给我驾过车,我还有点印象。”晋文公回忆道。

“我看他是个循规蹈矩的老实人,估计是觉得自己驾驭不了其他卿士们。

“还要在这种情况下,与如此强大的楚国决战,怕是没有这个信心。”

"所以这场战争,他一直是能避就避。”

姜还是老的辣,果然被晋文公言重了,先毂第一个跳出来反对。

“元帅!怎么能撤军呢?”

先縠(hu2),是先克族弟。

从先克被杀,到他重新进入六卿,之间隔了不少时间,先氏已经走向衰落。

要不是赵盾和先氏关系不错,他能不能重新进入六卿还是个问题。

因此他一直急着建功立业,重振当年先轸的雄风。

只要在此役上大败楚国,他未来他接任荀林父当元帅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所以当他知道荀林父要撤军的时候。

直接怒不可遏,冲进元帅营帐,把荀林父和士会喷了个狗血淋头。

“我们晋国之所以能称霸,就是因为晋军勇猛无敌,卿士们不畏战,不怕战!”

“如果我们现在撤军回国,不战自退。诸侯们肯定会怀疑晋军的战斗力,觉得我们这些人是缩头乌龟。”

“晋国霸业也会丧失,那到时候我们这些人可以引颈自戮了!”

“难道元帅和士卿要当这样的缩头乌龟吗?”

先縠见荀林父还在踌躇不定,直接招呼都不打,率领自己管辖的军队渡过了黄河。

荀林父无奈,只好率领全军渡河,驻扎在邲地。

公子去疾听说晋军来了,连忙派使者向晋军求救。

郑使在晋军面前闭着眼睛一顿瞎说,什么郑国是假意投降,就是为了等待晋军。

晋军一上,郑军马上就跟着上。

什么楚国劳师远征,士兵们早就十分疲惫,军纪松散,戒备不严,就是一只纸老虎。

晋军只要出击,楚国必然立马溃败。

“郑使请回去告诉郑伯和正卿子良,我晋国绝对不会让贵国失望!”

先縠听到郑使说的,喜出望外,感到胜利已经向他招手,他已经看到自己登上元帅之位的日子了。

送走郑使后,他连忙催促荀林父。

“元帅!快下令出战吧!大败楚国,在此一举!”

荀林父虽然不信郑使说的话,但面对先毂的催促,他一时间也没了主意,踌躇不定。

“元帅,不可轻率出战!”栾书连忙劝谏道。

“我已经派人探查过情况,楚军卫队依然按照次序值班守夜,根本不存在军纪松散、戒备不严的情况。”

“而且郑国历来就是骑墙派,郑子良根本不可能支援我军。”

“我军要是赢了,郑国就倒向我们;我军要是输了,郑国就倒向楚国。”

“栾书说的有些道理啊,元帅,我认为也不该草率出战。赵盾之子赵朔出声表示赞同,倒是让栾书十分惊讶。

在赵盾执政时期,赵盾把族长之位让给了弟弟赵括,自己只担任元帅一职,联合先氏压制栾氏。

到了赵盾去世,赵朔接替进入六卿,由于他对先縠印象并不好。

加上先前先縠在渡黄河的时候,直接对军令置若罔闻,自己想咋滴就咋滴。

要不是现在是一贯当和事佬的荀林父当元帅,换个人早就出事了。

他看先縠处事如此鲁莽,迟早要酿出大祸。

因此他决定还是保持些距离,离远点好,免得惹祸上身。

而且栾书分析的确实有道理,他也是深表赞同。

至于赵盾的两个弟弟赵同、赵括,由于赵盾活着的时候,他们把脑子寄存到赵盾那了。

赵盾去世后又没有把脑子从赵盾那要回来。

因此他们把赵盾生前说的话视作圭臬,继续支持先縠针对栾书。

反正栾氏的人说啥,他们就反对就是了;先氏的人说啥,他们就支持就是了。也不管到底说的啥。

赵氏内部矛盾由此而起。

先縠有了赵括、赵同支持后,更加硬气了,完全把荀林父的话当耳旁风,准备去挑衅楚军。

士会和郤缺的儿子郤克见荀林父根本管不了先毂和赵氏兄弟。

大感形势不妙,连忙把上军调到山上,作为伏兵,以备不时之需。

在未通知荀林父的情况下,赵氏派赵穿的儿子赵旃去挑衅楚军,楚王侣亲自迎击。

荀林父知道后,连忙派军队去接应赵旃。

这波操作直接把孙叔敖给整应激了,他以为晋军是要来决战了。既然决战已定,就不该再犹豫,直接命令楚军全军出击。

由于先縠一派和栾书一派吵得厉害,争执不下,荀林父还在踌躇中呢。

他完全没想到楚军会在这时候突然出击,连一点准备都没有。

晋中下军大溃,纷纷溃逃。

有些晋人逃得太急,急则坏事,一不小心战车就卡在泥沼里,动弹不得。

追赶而来的楚军一边嘲讽,一边教他们如何减轻战车的重量,脱离泥沼。

晋人自然不会感激楚人,一边跑路一边阴阳怪气。

说楚人逃跑经验这么丰富,连车掉到泥沼里了也知道这么处理,他们实在是自愧不如!

士会与郤克见晋中军大溃,也不敢久留,怕被楚军主力包围,连忙也带着上军渡河撤离。

PS:周定王十年的主要诸侯:晋景公、楚庄王、齐顷公、秦桓公、宋文公、卫穆公、鲁宣公、郑襄公

霸主:楚、晋

次强:齐、鲁

喜欢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